1、一、 如果你想学习单片机,要有一定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础,汇编语言和 C 语言的学习经历,因为学习单片机既要学习硬件设计,又要学习软件的编程,要懂得编程语言之后,才可以学习单片机。二、 如果你想学嵌入式,且希望向嵌入式软件方面展的话,目前最常见的是嵌入式LINUX 方面,关注这个方面,我认为大概 3 个阶段:1. 嵌入式 LINUX 上层的应用,包括 QT 的 GUI 开发2. 嵌入式的 LINUX 系统开发3. 嵌入式的驱动开发,嵌入式目前主要面向的几个操作系统是:LINUX,WINCE等,LINUX 是开源免费的,而且其源代码是开放的,更为适合我们学嵌入。另外,C 语言是所有编程语言中
2、的强者,单片机, DSP,类似 ARM 的种种芯片的编程都可以用 C 语言搞定,因为它可移值性强,编译效率高,运算速度快, ,便于实现理更复杂的的数据结构,所以要认真掌握。而 LINUX 是操作系统就是用 C 语言编写的,所以应该先学 LINUX 方面的编程,只有你会应用了,才能进一步了解其内核的精髓。再者,学习嵌入式的周期比较长, (当然学完之后你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的) ,自学的话,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功底。总之,学习嵌入式,第一.C 语言要掌握(硬件略懂)第二.学习一种嵌入式的处理器架构,个人推荐 32 位的处理器,像ARM,因为嵌入式开发 8 位的处理器显得有点低端,大多数只能用作简
3、单的工控.第三.学习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像 LINUX,WINCE 等都可以,LINUX 更好,因为它是开源的。三:ARM 是一种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通信,网络,无线等各类的产品基于 ARM 技术的微处理器已占 75%以上的市场份额,可见其技术已逐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像手机就是用 ARM7 ARM9 ARM11 的微处理器技术开发的。嵌入式系统最常见的 ARM 系列,ARM7 ,ARM9 ,ARM11 ,cortex-A8 等。我们都是曾经从大学里走出来的迷茫羊羔,工作以后我才知道,在大学里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学会怎么去学,相信自己,理清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性
4、格,剖析自我适合往哪方面发展,认定目标,坚持到底,你一定会成功的!Atmel xxR90 系列 大有超过 51 系列趋势哦Microchip PIC 系列 特别是 PIC 16F877 芯片适合学校使用TI 公司 MSP430 系列 16 位超低功耗特别适合手持设备,最有前途的单片51 系列,目前开发软件 Keil 51,该软件支持 C 语言。但是在网上下载的版本,只支持 2K程序PIC 的开发软件是 MATLAB,C 语言支持软件 PICCMSP430 系列的开发软件是 IAR,该软件有开放一个月的全功能限期版本和 C 语言 4K 支持版本老式单片机由于没有 FLASH 存储器,所以仿真编程
5、难度很大,新型号的单片机,几乎都有 FLASH 存储器的芯片,这样的芯片都支持在电路编程(在系统编程) ,所谓在电路编程,就是用 3 到 5 根线就可以将程序写入单片机,并能够将单片机内的程序运行情况、寄存器内容等信息传输到 PC 机上。这种编程方法需要在单片机与 PC 机之间安装一个仿真接口,该接口一般需要购买。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支持该单片机编程和仿真的接口需要购买,而且简单接口在仿真时会占用芯片资源,给单片机系统开发带来不便。MSP430 系列单片机也是具有这种能力的单片机,但是该单片机采用 JTAG 接口,JTAG 是一种标准(IEEE1149.1) 。既然可以测量芯片,当然可以将数据
6、写入芯片,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数据下载中也使用 JTAG 接口,出现了在系统编程( ISP)的概念,也就是,即使可编程逻辑器件安装到系统中,也可以对其内部电路进行修改,JTAG 技术和 EDA 软件的进步,是可编程逻辑期间的开发和使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使用 JTAG 口,必须在计算机与芯片之间连接一个装置,该装置随芯片而异,实际上JTAG 接口装置都是很简单的(就是一个缓冲器) ,但是由于各个公司的早期产品不完全支持 JTAG 接口,而 JTAG 接口装置又必须兼顾这些早期产品,就使得 JTAG 接口装置变得复杂了。用于仿真编程的 JTAG 接口装置可以自制(很重要,可以节省开支)单片机是 DSP
7、 、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高级硬件产品开发的基础。如果在学会单片机的基础上,学会了 CPLD 和 FPGA 的开发以及硬件描述语言,就可以在高速产品的开发方面获得一杯羹。单片机在采集模拟信号是,通常都需要在前段加上模拟量/数字量转换器,简称模/ 数转换器,即通常说的 A/D 芯片。党单片机在输出模拟信号时,通常在输出级要加上数字量/模拟量转换器,即常说的 D/A 芯片。解决全业务 IP 网络和电信级能力之间的矛盾Telecom IP 起源于互联网的 IP 技术和传统电信业务的实时性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Telecom IP 成为全业务 IP 网络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电信业务具有端到端的特性
8、,要求IP 网络能够保证端到端的带宽和性能,以及构建端到端的网络管理能力。Telecom IP 把电信级的能力与 IP 网络的高效能力结合起来,保证端到端 IP 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可维护性,从而使 IP 技术和电信网络的结合成为可能。1、解决网络能力快速发展与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 All-IP 转型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每年投入百亿美元用于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All-IP 转型是提升网络能力同时降低 Capex 和 Opex 的必然选择。在固定接入领域, “大容量能力、光铜一体”的接入设备成为趋势;为提高移动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通过移动接入 IP
9、化可大大帮助运营商降低传输成本;在传送与承载层面,IP 承载是实现网络扁平化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有效选择;而核心网 IP 化,则真正成为“云计算”的基础,实现了海量信息集中计算和处理。在电脑 DIY 已十分普及的今天,手机 DIY 还可以说是一个天方夜谭。电脑高手们利用电脑配件,组装成自己需要的、各性化的电脑。反观手机市场,手机用户没有电脑用户这幸运。手机用户还只能使用厂家提供的手机。 对于不少手机用户来说,都有这种感觉,手机提供的功能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或者说自己需要的功能,分散于不同的手机,这不仅仅在从手机外形方面存在,还从手机的功能上也同样存在。如果能让用户自己 DIY 手机,可以满足这部分用
10、户的要求。这也是手机发展的一个趋势。iPhone 手机的几个主要特点是: 1) 屏幕足够大。 iPhone 手机采用了 4.8 寸的屏幕,分辨率达到了 640*480。使手机操作界面与 PC 显示器界面更加的接近,其单手操作的理念有机会得以实施。 2) 用户易理解的手势操作。双击可以放大或还原图片,手指拨动可以切换图片,双指拉伸可以放大图片,双指收缩可以缩小图片等都是模拟自然的操作方式,用户自然地从现实世界中迁移知识 3) 功能简单。只提供了最简单的功能,在短信中没有转发功能等。 4) 逼真的图标。在 iPhone 上的图标设计都十分形象,使用户一看就能理解其含义。 5) 超炫的界面转场效果。
11、在 iPhone 上使用了多种很炫的转场效果,这些效果不仅使界面的过渡更自然,同时也给了用户提供了正确的反馈信息,使用户很容易就理解并记住交互的形式 6) 传感器的使用。在 iPhone 手机中使用了温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光感应传感器等,完成了很多界面的自适应操作,对用户更人性化。3. 人机界面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 为了更有效地在人机之间传递信息,一些新型的交互技术和设备逐步成熟,如语音、手写、手势、3D 交互、鼠标、数据衣、数据手套、头盔以及人机之间的传感设备。这些新的交互技术在手机上的使用发展了手机交互的带宽,突破了人与手机交互的基本障碍,构造了更和谐的人机环境。(1)3D 技术 由于人生
12、活在三维空间,习惯于看、听和操纵三维的客观对象,人类都是生活在三维的现实情景中,三维的交互对人类来说是自然的方式。因此,三维的人机交互界面是未来发展界面发展的方向之一。 3D 交互技术是为了克服传统交互的 2D 限制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在人机之间构造一种自然直观的三维交互环境,将在现实世界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经验尽可能直接移植到人机环境中,并在人机环境中获得类似于或相同于现实世界中交互的真实三维感受,消除人被动地去适应系统界面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增加人机交互的整体效率。近 场 通 信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 又 称 近 距 离 无 线 通 信 ,
13、是一 种 短 距 离 的 高 频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 允 许 电 子 设 备 之 间 进 行 非 接 触 式 点 对 点 数据 传 输 ( 在 十 厘 米 内 ) 交 换 数 据 。 这 个 技 术 由 免 接 触 式 射 频 识 别 ( RFID)演 变 而 来 , 并 向 下 兼 容 RFID, 最 早 由 Philips、 Nokia 和 Sony 主 推 , 主 要可 能 用 于 手 机 等 手 持 设 备 中 。 由 于 近 场 通 讯 具 有 天 然 的 安 全 性 , 因 此 ,NFC 技 术 被 认 为 在 手 机 支 付 等 领 域 具 有 很 大 的 应 用 前 景
14、 。 1 NFC 将 非 接 触 读 卡 器 、 非 接 触 卡 和 点 对 点 ( Peer-to-Peer) 功 能整 合 进 一 块 单 芯 片 , 为 消 费 者 的 生 活 方 式 开 创 了 不 计 其 数 的 全 新 机 遇 。 这 是一 个 开 放 接 口 平 台 , 可 以 对 无 线 网 络 进 行 快 速 、 主 动 设 置 , 也 是 虚 拟 连 接 器 ,服 务 于 现 有 蜂 窝 状 网 络 、 蓝 牙 和 无 线 802.11 设 备 。NFC 手 机 内 置 NFC 芯 片 , 组 成 RFID 模 块 的 一 部 分 , 可 以 当 作 RFID 无 源 标
15、签使 用 用 来 支 付 费 用 ; 也 可 以 当 作 RFID 读 写 器 用 作 数 据 交 换 与 采 集 。NFC 技 术 支 持 多 种 应 用 , 包 括 移 动 支 付 与 交 易 、 对 等 式 通 信 及 移 动 中 信 息 访 问 等 。 通过 NFC 手 机 , 人 们 可 以 在 任 何 地 点 、 任 何 时 间 , 通 过 任 何 设 备 , 与 他 们 希 望 得 到 的 娱乐 服 务 与 交 易 联 系 在 一 起 , 从 而 完 成 付 款 , 获 取 海 报 信 息 等 。 NFC 设 备 可 以 用 作 非接 触 式 智 能 卡 、 智 能 卡 的 读
16、写 器 终 端 以 及 设 备 对 设 备 的 数 据 传 输 链 路 , 其 应 用 主 要 可 分为 以 下 四 个 基 本 类 型 : 用 于 付 款 和 购 票 、 用 于 电 子 票 证 、 用 于 智 能 媒 体 以 及 用 于 交 换 、传 输 数 据 。(1)自适应的人机界面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手机将可以判断用户使用它的各种场景,并针对场景进行自然的反馈。手机定位信息、传感器技术、无处不在的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对手机当前的使用环境有更精确的认识。 定位信息使我们能知道用户当前的位置,通过位置信息将可以得到用户的基本场景。再通过各种传感器信息,读取当时环境的声音、
17、温度、湿度、亮度等各种环境信息,手机将能精确的判断所处的环境,然后针对当前的环境信息,进行自动的情景适应;在通过对各种情景的判断,提出适当的用户想要的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无处不在的计算网络使手机作为整个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可以和其他的设备进行自动交互,未来的很多交互都是有手机自动发起,但又是用户正需要做这些操作。 (2)自然的人机的界面 未来的手机界面将不再局限于几寸的设备屏幕中,无处不在的计算概念将会引发界面的新革命。界面的高级形式将是用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是体验到完成任务的美好感觉,而不需要感知到界面的存在,界面只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载体。设备或者界面存在的主要功能是延展人的认知局限性(如
18、计算速度、记忆能力与容量等) ,并在不增加人的认知负荷的基础上,协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 当前的许多研究人员都在尝试着最新的界面形式,例如,Paul Holleis 等人就服饰的电容触摸输入展开了研究,认为这将是未来移动用户界面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在各种服饰上开展了电容触摸输入的可行性研究,并模拟测试这种交互形式的可用性,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指南。各种快捷的移动搜索技术及云的概念,都增加了未来用户使用的方便性。IMS 即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中 文 意 义 为 IP 多 媒 体 子 系 统 , 是 由 朗讯 ( Lucent) 提 出 的 下 一 代 通 信 网 (
19、NGN) 实 现 大 融 合 方 案 的 网 络 架 构 总 之 , IMS 为 未 来 的 ALL-IP 网 络 和 与 固 网 的 无 缝 融 合 提 供 了 可 能 , 是 下 一 代 网 络 和应 用 的 代 名 词 。统一通信进一步发展了 IP 通信的概念,通过使用 SIP 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和包括移动解决方案,真正地实现了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 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通过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用户可按照喜好随时进行彼此通信,并可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何媒体进行通信。统一通信将我们常用的多个电话和设备 以及多个网络(固定、互联网、有线、卫星、移
20、动) 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独立于地理位置的通信,促进通信与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DSL 的中文名是数字用户线路,是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DSL 技术在传的公用电话网络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D 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 字用 户 专 线 )技 术 是 基 于 普 通 电 话 线 的 宽 带 接 入 技 术 ,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 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1嵌入式开发是一项系统
21、工程,因此要求嵌入式系统厂商不仅要提供嵌入式软硬件系统本身,同时还需要提供强大的硬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包支持。目前很多厂商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主推系统的同时,将开发环境也作为重点推广。比如三星在推广 Arm7,Arm9 芯片的同时还提供开发板和版及支持包(BSP),而 WindowCE 在主推系统时也提供 Embedded VC+作为开发工具,还有Vxworks 的 Tonado 开发环境,DeltaOS 的 Limda 编译环境等等都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体现。当然,这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2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成熟、带宽的提高日益提高,使得以往单一功能的设备如电话、手机、冰箱、微波
22、炉等功能不再单一,结构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芯片设计厂商在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为了满足应用功能的升级,设计师们一方面采用更强大的嵌入式处理器如 32 位、64 位 RISC 芯片或信号处理器 DSP 增强处理能力,同时增加功能接口,如 USB,扩展总线类型,如 CAN BUS,加强对多媒体、图形等的处理,逐步实施片上系统(SOC )的概念。软件方面采用实时多任务编程技术和交叉开发工具技术来控制功能复杂性,简化应用程序设计、保障软件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如 HP 3网络互联成为必然趋势。未来的嵌入式设备为了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硬件上提供各种网络通信接口。传统的单片机对于网络支持不足,而新一代
23、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开始内嵌网络接口,除了支持 TCP/IP 协议,还有的支持 IEEE1394、USB、CAN、Bluetooth 或 IrDA 通信接口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通信组网协议软件和物理层驱动软件。软件方面系统系统内核支持网络模块,甚至可以在设备上嵌入 Web 浏览器,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用各种设备上网。 4精简系统内核、算法,降低功耗和软硬件成本。未来的嵌入式产品是软硬件紧密结合的设备,为了减低功耗和成本,需要设计者尽量精简系统内核,只保留和系统功能紧密相关的软硬件,利用最低的资源实现最适当的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选用最佳的编程模型和不断改进算法,优化编译器性能。因此,
24、既要软件人员有丰富的硬件知识,又需要发展先进嵌入式软件技术,如 Java、Web和 WAP 等。 5提供友好的多媒体人机界面 嵌入式设备能与用户亲密接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能提供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图像界面,灵活的控制方式,使得人们感觉嵌入式设备就象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这方面的要求使得嵌入式软件设计者要在图形界面,多媒体技术上痛下苦功。手写文字输入、语音拨号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彩色图形、图像都会使使用者获得自由的感受。目前一些先进的 PDA 在显示屏幕上已实现汉字写入、短消息语音发布,但一般的嵌入式设备距离这个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对于企业专用解决方案,如物流管理、条码扫描、移动信息采集等,这种小型手持嵌入式系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自动控制领域,不仅可以用于 ATM 机,自动售货机,工业控制等专用设备,和移动通讯设备结合、GPS、娱乐相结合,嵌入式系统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7、在广播电视领域,美国已开始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变,欧洲的DVB(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已在全球大多数国家推广。数字音频广播(DAB )也已进入商品化试播阶段。而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所有上述产品中,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技术。象前途无可计量的维纳斯计划生产机顶盒,核心技术就是采用 32 位以上芯片级的嵌入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