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知识结构应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这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主要内容和科学概念目标概括如下:知识领域主要内容 科学概念目标物体与物质:1.我们周围的材料2.物质的性质:溶解、沉浮3.物质的变化运动和力: 1.位置与运动2.常见的力3.工具和机械4.形状与结构物质科学能量的表现形式: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热现象3.光4.电5.磁6.能量的转换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和力,了解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能够互相转换。生命科学多样的生物:1.植物2.动物3.微小世界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
2、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1 植物的生长变化2.动物的生命周期3.新的生命4.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2.环境与我们健康生活:1.我们的身体2.食物地球的概貌及地球的物质:1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2 .水和空气3.岩石与矿物地球运动及其引起变化:1. 天气2. 温度与水的变化3. 时间4. 地球的运动地球和宇宙科学宇宙:1.月球、月相、月食2.太阳系3.星空4.探索宇宙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教师要掌握新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做出合理
3、的安排,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条件下,科学教材发生很大的变化,将知识点分成单元,注重逻辑结构,各单元间有一定的联系,各册教材的结构也密切联系,总体上说是呈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趋势。所以,教师应把握好这种结构体系,在教学中做到难易适当、伸缩自如。除了同一学科知识体系纵向联系外,教师还要把握好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下面对物质科学领域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内容的概念进行梳理,并寻找一些科学事实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声音的概念主要概念 分概念声音是一种物体的振动 力作用于物体使其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振动的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动幅度大小决定音量人和不同的动物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包括可听音和噪
4、音持续的噪音是环境污染声音是一种运动形式 声音可以以声波的形式通过媒质传播声音是一种能量 物体产生运动需要能量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声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布在四年级上册,第 1 课,“听听声音”,学生用不同型号的音叉制造出声音,并讨论他们听到的声音的异同;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学生们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第 3 课,“声音的变化”和第 4 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快慢发生变化,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的变化,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变,用力
5、大小不一,让学生观察到振动幅度大小不同,音量大小不同;第 5 课,“声音的传播”,学生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第 6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第7 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通过做发生罐,知道什么是可听音和噪音,如何控制噪音。六年级上册,“电能和能量”,学生可知道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声音是一种能量,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