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1539421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手册简要大纲(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 9 月0表 1:_市排水防涝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政府部门)及联系人姓 名 工作职责 单位 职务 联系方式1表 2:_市排水防涝设施运营责任单位、职责及联系人姓 名 工作职责 单位 职务 联系方式2表 3:_市对照国家标准应达到的排水防涝标准要求“小雨不积水”对应的 24 小时降雨量要求本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类别中心城区(设计重现期及相应的降雨毫米数)非中心城区(设计重现期及相应的降雨毫米数)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设计重现期及相应的降雨毫米数)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等(设计重现期及相应的降雨毫米数)“大雨不内涝”对应的24

2、 小时降雨量要求(设计重现期及相应的降雨毫米数)注:1.根据“小雨不积水”对应的 24 小时降雨量要求:按照不同城市规模,参照 GB50014 标准表 3.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见下表) ;“大雨不内涝”对应的 24 小时降雨量要求参照 GB50014 表 3.2.4B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确定(见下表) 。2.本市人口数: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发201451 号) ,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其中,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

3、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GB50014 表 3.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城区类型城镇类型中心城区 非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的 重要地区 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 下沉式广场等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35 23 510 3050大城市 25 23 510 20303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23 23 35 1020备注:1 按表中所列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时,均采用年最大值法;2 雨水管渠应按重力流、满管流计算;3 超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 1000 万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500 万以上 1000 万以下的城市

4、;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上 500 万以下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50 万以上 100 万以下的城市;小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 50 万以下的城市。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GB50014 表 3.2.4B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城镇类型 重现期(年) 地面积水设计标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50100大城市 3050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20301 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2 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 15cm备注:1 表中所列设计重现期适用于采用年最大值法确定的暴雨强度公式。2 超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 1000 万以上的城市;特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500

5、 万以上 1000 万以下的城市;大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上 500 万以下的城市;中等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 50 万以上 100 万以下的城市;小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在50 万以下的城市。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3.雨停以后路面滞水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4表 4:_市排水防涝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响应启动条件预警等级降雨量条件 其他条件响应责任主体 责任人 单位及联系方式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注:根据本地实际、降雨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从低到高按蓝、黄、橙、红确定,可参考如下原则确定预警等级:蓝色:原则上排水主管部门、排水企业及河道管理单位有能力应对的;黄色:原则上需由城

6、市防汛指挥部统筹协调公安、民政、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安监、消防等多部门,与排水主管部门联合应对的;橙色:原则上政府有关部门难以应对,需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调度,进行必要的社会动员的;红色:出现全流域系统性洪水、台风、海潮等灾害天气叠加影响,原则上需要全社会进行动员,需要全流域、跨地域调度协调共同应对的。5表 5:_市涝区现状排蓄能力与除涝关系表国家规定的内涝防治标准(毫米/重现期)注 1在国家规定的内涝防治标准下,城市涝区产生的涝水总量(万立方米)注 2现状最大雨水调蓄空间注 3(万立方米)泵排能力注 4(立方米/秒)应急泵排能力注 5(立方米/秒)注:1.国家规定的内涝防治标准,指依据本市

7、人口确定的城市分类,参照 GB50014 表 3.2.4B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确定的内涝防治标准。2.指在 GB50014 表 3.2.4B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确定的 24 小时降雨量条件下,城市涝区可能产生的涝水总量。其中:涝区指依据城市地形竖,形成的独立的汇水片区。3.现状条件下,采取提前腾空等措施后具备的雨水调蓄容积,包括城市内自然的河湖沟塘湿地,各类雨水调蓄工程设施(包括调蓄池、深隧等) ,暂时可用于雨水调蓄的下沉式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等。4.指排除雨水的排水泵站,不包括仅用于管渠水位提升的泵站。5.指用于临时应急排水的移动抽排设施等。6表 6:_市易涝点汇总表注 1积水程度 主要

8、整治措施 易涝点消除前的 应急措施序号 位置 内涝频次 注 2发生内涝所对应的降雨强度(毫米/小时)汇水面积注 3(公顷) 积水面积 最大深度 积水时间 措施注 4完成期限注 5应急措施注 6责任人、单位、职务及联系方式7注:1.易涝点指对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等造成严重影响的积水点。2.内涝频次:指该易涝点一年涝几回、或几年涝一回。3.汇水面积:是指易涝点汇水范围的面积,填写表格并附图。4.措施:主要从采用源头减排措施,雨水收集口改造与建设,管道修复与改造,增加调蓄设施,增加机排能力等。5.计划期限:通过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该易涝点整治达标的时间。6.应急措施:是指该内涝点尚未完成达标整治的

9、情况下的临时预案,包括技防、物防、人防等具体的措施。8表 7:_市排水管渠运行维护情况管径/断面尺寸(毫米)养护、维护、清掏周期注 1 检查周期及方式注 2 维护方式注 3 责任单位 责任人1000-15001500综合管廊(雨水舱尺寸)注:1.养护维护周期:根据当地不同管径的平均维养频次,填写“一年 x 次” ;2.检查方式:(1)人工巡查;(2)CCTV 等专业设备;(3)在线监控;3.维护方式:(1)人工;(2)机械;(3)人工机械结合;并适当描述具体措施9表 8:_市行泄河道运行维护和调度情况水位调度(米)河道名称日常水位 汛前水位 警戒水位 保证水位闸坝维护周期10另附文字说明1.城市基本状况2.气候降雨3.水系和汇水及排水分区(附图)4.排水防涝设施状况及防洪体系5.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