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

上传人:雅香书韵 文档编号:1536836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302 大小:70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2页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2页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2页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2页
《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万川 任平 著序言近些年,我有幸多次参与了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对初任公务员的培训工作。我的讲题是“中国共 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样的讲题对许多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和枯燥,离自己比较远。但是,我在讲课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年轻公务员对这个话题非常关注,我把这归结为他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强烈责任感,是其基本素质的体现。每次讲完课后的提问环节大家都非常活跃,总能提出许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来探讨,往往是超了时还不能尽兴,接着又到饭桌上去探讨。在这样的探讨中,我结识了一个班的班长、中央国家机关的一位公务员、本书的作者之一任平。因为彼此都有继续交流的意愿,于是就

2、互相留了联系的电话号码。一天,我接到任平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与一位伙伴共同写了一本书,并希望我能写个序言。出于当时留下的美好印象,又似乎是交流、探讨的继续,我没有多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待书稿通过电子邮箱发过来,看了开头就有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冲动。看了这部书稿,更加深了我对 80 后这一代年轻人的了解。其论述中透出的政治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高兴看到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即将出版。相信这本书不仅能给年轻的公务员以直接的帮助,也能让其他方面的人士从中获得启迪。在我看来,起码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注重解决问题。年轻人面对新的工作,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何况公务员有其特殊性,年轻的公务员

3、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就通过公务员考试直接走上岗位,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历练。在这种情况下,挑战、压力、烦恼、困惑在所难免。但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解决方法。这本书正是从年轻公务员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从每个年轻人都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出发,寻求解决之道,并在前进方向、成长路径、办文办会、人际交往、时间管理等方面展示了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能力提升、智慧形成和内心历练的过程,也就是个人成长的过程。同时我也相信,即使是有过一些经历的人,也可以从中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有了一些本领的人,也可以因此增加一些新的本领。二是立足实事求是。当前媒体、书籍和舆论中,关于“官场” 的描述有个很大的问题,就

4、是功利主义横行,潜规则盛行。官场小说中描写的往往多为一己私利、正不压邪。而本书的两位年轻作者,能够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和职场,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保持正能量和正确的方向,能够冷静判断、客观分析、正确选择,在种种纷扰、诱惑中拨乱反正,走一条务实、踏实、步步为营而又行之有效的道路。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难能可贵。三是能够有所担当。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年轻公务员是公务员职场上的生力军,也是领导干部的后备军。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尤其需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为公意 识。本书的两位作者,总结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 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场方法之后,没有独善其

5、身,而是无私分享、助人为乐,帮助职场新人,给年轻干部以引领和启发,正是有所担当的体现。四是语言形式灵活。80 后有 80 后的说法,90 后有 90 后的语境。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 80 后的年轻人,很容易和年轻人形成共识和共鸣,书的原型又是论坛上的网帖,在网络上有 200 多万的点击 率。广大年轻读者喜闻乐见 ,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优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加快,代际关系会发生变化:在变化缓慢的农业社会,“前喻”,即照着前人说的做,就足以解决问题;在战争、移民及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要靠“并喻”,即同代人多交流来解决问题;而在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很多时候要靠“后喻

6、”,即向学习和适应能力更强的年轻人学习。这本书的经历,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这本书的内容曾经吸引过许多同辈人,也打动了我这个年过花甲的人,相信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它还会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毛卫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公 务员初任培训班授课讲师)2013 年 11 月 5 日目录序言前言第一章 继续还 是放弃,写在最前言第二章 笔试 和面试,各有 绝招第三章 “场” 与“破场”,第一目标第四章 学者和江湖, 领导 的分类第五章 政务 和事务,two roads 职场秘籍一:年轻公务员职场十“悖论”职场秘籍二:公务员职场推荐十资料第六章 做事和做人, what's

7、the question? 职场秘籍三:年轻公务员职场推荐十本书第七章 神形兼 备,表达之道! 职场秘籍四:与若水同学关于文字工作的交流职场秘籍五:文字工作十误区第八章 积累和机遇,以 时间换 空间 职场秘籍六:公务员职场推荐十影视职场秘籍七:一场完美的遴选考试的十要素第九章 对手和朋友, 谁是 谁的谁的谁 职场秘籍八:那些年,那些智慧语言第十章 轻重 缓急,三头六臂的秘密 职场秘籍九:我的考博资料单第十一章 孔子和老子:遥远的智慧 职场秘籍十:子贡同学的缺点第十二章 喜相逢,酒杯伴哲学 职场秘籍十一:八项规定、中办通讯和之江新语职场秘籍十二:预言!道路和梦想!职场问答部分 1如何考虑 考试的

8、科学性和 艺术性?2事业单位和公 务员职场选择 有何不同?3选调生职场 有无优势?4工作中遇到抢功情况如何 处理?5业余时间 是应该分配给 社交还是学习?6大学生村官应该采取怎 样的发展思路?7公务员遴 选的消息来源有哪些?8一道具体的面试题。9一个年轻 公务员应酬方面的小 问题。10一个履行工作职责的问题。11应酬可以不喝酒吗,该如何做?12考上公务员能解决房子问题吗?13成为公务员的理想和动力的讨论。14关于两道公推考试笔试大题的讨论。15关于改革内参的运用问题。16这种事情做不得。17在职研究生和考博的资格问题。18公务员职场的选择和彷徨。19计算机专业在公务员职场上的前途如何?20村官

9、和事业单位之间如何选择?21研究生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之间存在矛盾吗?22两条路如何选择?23参公单位是怎么回事?24法律知识学习途径是什么?25口无遮拦怎么办?26刚刚工作有点害怕怎么办?27改革内参的订阅方式。28还是计算机专业工作和转型问题。29工作和生活都有压力,如何选择?30想去读研究生怎么办?31万川为什么想当个专家?32总是浪费时间怎么办?后记推荐语网友口碑前言作为公务员职场的 80 后,一直以来,我特别希望有个师傅能在职场上系统性地指导我,给明方向、教我方法、指出错误、提出建议,即使不做这些,陪我说说心里话,理理思路也好。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有,但不多。于是,我上网求助,试着

10、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看看网友们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没想到回应非常热烈。大家鼓励我:万川,你的思路对我们很有帮助,写下去吧。于是,我就开始在公务员专业论坛“QZZN”上写,名字叫公务员:七年,定位是职场技术帖,依据个人经历,围绕年轻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做事和做人,方法和规则,能力和机遇,时间管理和心态平衡,会议接待和文件资料等来写,结果好评如潮。备考和在考的同学,已考上的年轻公务员,部队刚转业的同学,甚至还有在企业、媒体工作的朋友,都很喜欢。不少年轻的朋友说我写的贴近生活,指导性强,对年轻公务员,如攻略和指南;即使不是公务员,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还有网友自己整理、打印,作为枕边书。我希望这本书的价

11、值,就在于实用。尤其是对有志成为公务员、想考公务员和在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有用;对工作时间不长,和我一样有迷茫有思考的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有用。或许你不是公务员,只是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对职场方法感兴趣,也可以看,看看我们的想法和干法。我相信,你将会看到一个真诚的,真实的,不同于任何官场小说和其他一切读物的,独特的年轻公务员的世界。我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又考博读博,工作、学习和生活挺忙,几乎顾不上这个帖子,常常几个月只更新千把字,写长一点儿都要等过年过节。但三年来,帖子一直顽强活在“QZZN 论坛” 精华版的前几位,截至 2013 年 8 月,已 经跟帖 4900 层,点击 258 万多次。每次我一上线

12、,发现帖子不沉,看到鼓励和赞扬,就非常感动。虽有“虚名” ,却必须说明,这只是一本“ 入门级” 的职场书,有的问题没有想深想透,有的思考不够全面,有的方法具有个人特征,都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一写三年,现在 20 万字,由于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于是有机会出书。书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分十二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年轻公务员的职场方法;第二部分是职场秘籍(说“秘籍”,可能有些夸大,请读者们批评指正),总结、收集了十二个方面的情况和资料,以专题形式,推荐文件、书和思考,介绍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第三部分是职场问答,以对话的形式解答年轻朋友们在考公务员、做公务员时的具体困惑和问题

13、,以及网友们的讨论。内容基于帖子,为保持原汁原味,只是略做调整。一些时间节点,书中都做了标注,我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帖子三年的成长历程,也能感受到公务员职场三年来的发展变化。在这里,我隆重推出共同作者“任平”同志,我的中学好友,国考上岸,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他是年轻人中的智者,层次高,视野广,我常常就工作问题和他讨论,也常常探讨书的内容。在幕后,他贡献了很多思想,也使书的内容更加丰富立体。我和他说,“老任,要出书了,你到台前来吧。”经他同意,把他列 为共同作者。想法与干法: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这个书名是本书的编辑老师起的。特别贴切,我很喜欢。想法与干法,好!我们年轻公务员是职场的最

14、基层和执行者。要想,要冷静看路;要干,要踏实拉车。“板凳需坐十年冷”,这是“ 学徒期” 的我们必须经历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成长;这是我的成长,更是大家的成长。万川2013 年 8 月第一章 (1) 继续还是放弃,写在最前言做了七年的公务员,也该理理自己的思路了。我叫万川,2003 年法学院毕业,2004 年公务员省考过关。法学专业注定了我必然走进公务员的圈子。大学班 200 人不到,现在看,70 分布在从公考到选调,从乡镇到部委,从党委到政府,从条条到块块,从人大政协到司法系统的公务员序列里。剩下的20,有很大一部分在边防、消防、武警这样的部队里,一方面,他们也在体制内,管理体系类似于公务员

15、,另一方面,他们迟早也得转业变成公务员。还有 10的人,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律师,要么在公司里做法务工作。这么多年下来,有成功的,有平凡的。成功的继续上演着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仍然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考公务员的机会虽然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虽然越来越难考,虽然他们有可能会比像我这样的先入者慢一个节拍。但无论如何,法学院的毕业生永远离不开公务员的圈圈。职业和婚姻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有趣的是,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我2003 年大学 毕业,2004 年考上公务员。七年了,就像结婚七年一样,情况会强迫一个人去思考,是继续,还是放弃?七年来,工作熟练但仍有挑战,关系和睦但有暗流,磕磕碰碰早已结束但眼前

16、也不是平坦大道,各项业务都很上手但也有其他职业的诱惑。人生如此,婚姻如此,职业也如此。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别不了了之。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七年来,先过公考,再过遴选考试,我先后在两个省直部门干过。写材料,办会务,搞接待,跑基层,做信访,有过为地方法规拟稿,也有过日常的办文上传下达,还有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我去过农村、看过企业、进过社区、下过煤矿,也到过北京、进过部委、参加过全国性的活动。在工作中直接打过交道的最低领导是村委会、社居委书记、主任,最高领导是副省部级的干部。上班时,我的同事都是公务员,下班了,我的朋友圈子也大部分都是公务员。此外,我还娶了一个公务员老婆。这么看来,似乎我应该很

17、熟悉这个行业。但同时,我也在时刻问自己,七年的时间,足够你了解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行业吗?我仍是从个人单一的视角来看这份较为复杂的工作。而很多人的父母长辈都是公务员,甚至是大小不同的领导,他们从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就开始了解这个行业。这样的人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中的大部分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也和在网络报纸上看到的不一样,他们并不一定要动用父辈的资源来谋取什么,只是心态更安稳,规则更熟悉,选择更准确,看法更独到,这些似乎也就够了。我之前在天涯网站写过帖子,希望有人指点我,或者批评我,有一点儿思想上的共鸣。但是天涯网站的公务员论坛积极回帖的都是那些在考生或刚刚考上的公务员,那些“老杆子” 都在保持沉

18、默,没有显露一点儿思想,他们很自然地把在 单位沉默是金的作风带到了网上。其实就是这样,公务员是个与人打交道的风光行业,但也是一个孤独的行业,对职业的思考永远得独自完成。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是:一步一步把自己七年来的领悟写出来,从工作方法到哲学探索,写完之后再决定是否把这个职业继续下去。当然,我希望我写出来的东西能够帮助大家,更希望大家对我的看法提出批评和建议。在“QZZN 论坛”上,我看到了千军万马,也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要对你们说的是,当你闯过独木桥,赢得父母亲友眼中喜悦的时候,你的职业才刚刚开始:你在享受职业给你带来的温饱和平稳的同时,也可能面对较为繁重的工作、不公平的待遇、年复一年的琐事、性

19、格独特的领导、非常一般的收益;你可能面对朋友们同学们较为出色的成就,而自己不温不火、怀才不遇;你可能面对规则和所谓的潜规则,面对众多的上级、同事、群众,而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在不断地摸索中,你可能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颗螺丝一块砖,在整个公务员体系中的渺小,你的“时间表” 和“路线图” 都是纸上谈兵般可笑,没有意义,也永远不可能实现;你可能一眼就看到未来,心有不甘满怀感慨却又失去方向失去目标甚至失去思路,也可能会面对诱惑心怀彷徨面临选择就像我这七年来曾经遇到的。只有一步一步,思考好解决好这些问题,你才能有真正成长和进步,而不是简单的两三年一次的升职。大学毕业之前我没有想到自己会

20、做公务员,但经历过考研失败、父母的无奈和就业市场的茫茫人海,等我一波三折通过笔试、面试和政审,单位通知我准备上班的时候,心情十分欣喜又有一点儿恐慌。欣喜的是,我终于杀出重围,有了自己的饭碗,开始了自立的人生,不用再背负毕业一年仍然啃老的那种沉重。恐慌的是,我对这个行业的一无所知。似乎周围每个人都在叽叽歪歪说这个行业的悖论,每一本官场小说都在极尽能事地描写这个行业的纠结。我适合这个行业吗,我要改变自己吗,我会变成什么样子?说实话,我很晕,也很怕。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带我去了他家。他的父亲是县局的局长,既是领导,也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头。我不知该如何描述自己的问题,结结巴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恐惧和困惑。这

21、位在基层打拼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和我说,小万,你不要怕,在机关,记住一条,就是“一少四多” 少说、多看、多听、多做、多悟。是的,路是人一步步走出来的。 这么多年来,我看到了很多人,包括我非常敬重的领导,按照“一少四多” 的路线,踏实、低调、稳重地工作着,无论多少风雨、多少压力、多少波澜,命运如何起伏,他们都谨慎、内敛、平稳、高效,让我想起金庸那句“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而我自己,也坚持下来了,并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最朴实的方法论,让我平稳度过职场迷茫期。曾经,有位老大哥跟我说,面对公务员这个职业,不需要你倔强地死磕,也没必要违心地服从。它只是一个职业、一个切口,是了解生活、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22、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生活之道。假如你要问我,走了这么久,如果用最少的话来概括最深刻的职业思考是什么?我回答你两个字“辩证” ,矛盾的对立和平衡,是我能触及得最深的哲学。今天所有准备公考的同学都是在冲刺,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考公务员是冲刺,做公务员是长跑。要有战之能胜的激情,更要有长远的规划和不懈的动力。以上,是第一章。后面将围绕“辩证”展开,大体会有:笔试和面试、做人和做事、安稳和突围、文字和讲话、打基础和抓机遇、哲学和心态、对手和伙伴、业务和政务、基层和机关等内容。这些都是工作中有选择、有纠结、有矛盾的地方。以前,我们天天背马哲: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抓主要矛

23、盾、主要方面。现在不得不承认,祖师爷说得没错。就像治理国家时,毛爷爷论十大关系,习总书记从作风建设、反腐倡廉、依法执政入手,李克强总理研究过三元结构,把握改革、稳定大局。公务员职场中也同样有很多对立统一,以上,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来自工作、生活的切身体会。想法和干法,只有想,才能悟出道理,融为一体;只有干,才能分辨出它们的对立和不同。运用之妙,在乎一心,无非是个“ 度”字,分寸和角度。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会太多涉及“潜规则”。我的基本看法是:太多的官场小说和舆论丑化已经过分夸大和扭曲了公务员职场的规则,我应该告诉自己和大家一个真实而客观的年轻公务员所面临的职场,而不是靠“臆测”、“ 瞎编” 、“

24、潜规则”和“ 负能量”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此外,万川为 80 年代生人,平时也不算老夫子,写的过程中,会推荐我觉得对公务员职业有用的书籍、杂志、电影、网站和游戏,既不收广告费,也不强迫使用,各看爱好、各有感受。就像每一章的标题一样,都是在向圣斗士致敬,因为大家都是真的斗士。(1) 本章是本书的第一帖,写于 2010 年,那时,万川做了七年的公务员,正处于选择、思考和纠结之中。第二章 笔试和面试,各有 绝招80 后可以称为考试的一代,虽然我们从小就想摆脱它。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在考试,远远伴随一个模糊的却无法实现的希望,中学的时候父母说“考上大学就快活了” ,结果考上大学了发现依然压力山大,还

25、得继续考,要考英语四六级,要考各种证书,要考研、考博、考公务员。各位兄弟姐妹中肯定有很多人对自己说:“考上公务员就快活了,以后再也不考了。” 实际上,这个快活也只管到很短的 时间,考试还将成为职场进步的一个重要渠道。研究过组织人事政策的兄弟姐妹明白,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竞争性选拔,什么叫竞争性选拔,其主要形式之一还是考试!包括“遴选考试、选调考试、领导干部公开招考、单位内部竞争上岗”等。别说我们这样 的小兵蛋子要考,我接触过的领导,有副处级干部考上副市长的,也有正厅级干部考上中央部委领导职位的。技多不压身,这就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忠告:“永远不要放弃考试的能力,并且要不断提高考试的技巧。

26、”七年来我基本是这样做的,除通过了公考和在职硕士学习之外,一共参加了三次选调考试、三次考博。选调考试全部进入面试,最后成功的是两次选调,由于同步进行,所以只能选择其一,完成一次职业的转变。考博连续三年考了三次,一波三折,其中一、三两次进面试,第三次考上,学历上台阶,专业上也发生了变化:我是经济法学的硕士,考上了经济学的博士。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符插个题外话:曾几何时,我以为考上博士就“真的”不用考试了,至少在教育序列里不用考了。非也,非也!还有博士的期末考试呢!前不久我参加了博士英语的期末考试并顺利通过,感慨万千:二十多年前,一个五年级小屁孩开始学英语,二十多年 过去了,一个胡子拉碴的大叔终于把教

27、育部制定的英语学习游戏全部打通关,看到了大团圆的画面(撒花撒花)。郁闷的是,我还是离开字幕听不懂英语电影对白,甚至 动画片,如明显是给小学生看的功夫熊猫、 玩具总动员,遇到老外也对不上话(我皮厚胆大,多次鼓起勇气找各种老外搭讪,后来 结果都是老外受不了我的英语,开始和我比画着说中文),看英文网站和学术论文也很吃力(离不开 google 在线和有道词典),唯一牛的是阅读理解笑傲江湖独步武林天下无敌独孤求败,说不定还打得过真老外,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这种奇怪的感觉,真应了诗仙的那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貌似,方世玉他妈苗翠花也说过)。至于考博的事,由于许多朋友也很关心,我会放在稍后的

28、地方 讲。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符继续上文,关于公务员的考试,有人比我的密度还大一点儿,我的一位博士考友,也是公务员同事,基本是在同期准备博士和主任科员到副处的公开招考,两跃均顺利通过,可谓牛人。考试形式上,有传统的答卷,主观和客观题;有半天实地调研,半天写调研报告;有根据材料写领导讲话;有大家熟知的结构化面试,也有较为新颖的分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和拓展训练。此外,就像第一章所说的,我还被抽调参加了好几次考务工作,试着换个角度来看考试的问题。补充一点儿有感受的,我公考的时候行政能力测试强,专业课弱,笔试名次第三,但只招一个人,名次第二的是我大学很要好的兄弟(这家伙现在是律所合伙人了),其间的心理压

29、力可想而知,临面试的时候,几乎到了要放弃的边缘。但面试大幅超出,后来居上。选调考试、博士考试外人看不出,其实同样也是波折连连。综合自己的经验,加上后来向其他人取经,听多了看多了就发现,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意外、波折、翻盘、黑马、好运的概率挺大的,估计能有 10吧。有好几个人明明总分第二,眼见没戏,准备回家洗洗睡了,结果第一名由于种种原因居然放弃,自动晋级。但是,我们既不是西班牙队,也不是德国队,永远没有一只叫保罗的章鱼指点迷津,不到转角的那一刻,永远不知道好运在哪儿。我们需要独自承受所有的压力。考试过程的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或许很长,或许煎熬,但希望仍在。这是第二个忠告:“内心强大,承受压力,

30、坚持到底。”说说技法。我把考试分为科学和艺术两类,其中艺术类的比重稍大一些。这样分类的标准在于,科学类的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你有可能达到 100 分,准备充分可以实现完美;而艺术类的考试,虽然有要点、有规则,但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照搬照抄,没有真正的经典,没有必胜的牛人,你只有不断创新,在改进中进步,在完善中提高,通过不断超越自己来超越别人。举个例子,我在面试考务中,经常连续见到考生进来后,给考官组鞠一个 90 度的日本式大躬。考生的想法是,给考官留个懂礼貌的好印象;而实际上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是“这孩子是经过 面试培训班培训的”。问题出在哪里?不自然。这是考试,第一印象考验你以后到单位如何与人相

31、处,看你是否怯场畏生,是否过于油滑老练。自然而不是机械的与人相处,贴近自然,这就是艺术的法则。先说考试的科学性方面,我以结构化面试中的时政题、申论和文字材料为例。这里面科学的成分就是知识点,大家都有不少考试用书,应该也看过中宣部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和人民日报的社论、评论等。首先知道的就是内容,某块有哪些知识点,比如最新的三农工作、产业升级、城乡统筹、群众路线等,它们涵盖了哪些要点,在这块党和政府要干啥事。但知道要点,你才刚刚起步,等你考上了公务员,走上领导岗位,你就知道,这种对政策文件的了解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政策理论水平” 。其次,你需要知道的是“逻辑和关系”,中

32、央和省份出台的文件虽然都是“官话” ,但绝不是空话和套话,这些文件绝大部分都有的放矢,对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面临如何的形势、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对策是清清楚楚、针对性强、充满逻辑联系的,因此,要弄清关系。此外,一些业务和工作之间也有交叉、相通和涵盖关系。比如说,中央八项规定、纪委清理公务卡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是什么关系;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是什么关系;巡视组、纪委、审计、干部监督、检察院又是什么关系;调结构转方式和产业升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是什么关系;城乡统筹和三农工作、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什么关系等。以上的知识点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你

33、了解和熟悉,在心中搭起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框架。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越清楚和熟悉,你在答题的时候就越规范、成熟、老到而有分寸。最后,要掌握最新的知识、动态、形势、政策。这是公务员考试,不是像物理、数学考试那样几百年前就固定下来的,这里面的内容和知识必须是“与时俱进” 的。因此,要去看政府网站,要去上人民论坛,也要自己学会分析。再说艺术的成分,这其实是脱颖而出的关键。大部分人了解了基本的知识,也能用相对规范的方式来表述(说出来和写出来),那怎么让考官给你一个最好的评价呢,或者说,为什么有人分数高有人分数低呢。我看过不少公务员面试,当看到一个衣着普通、长相一般的兄弟姐妹,突然有了耀眼的表现,那种感觉

34、就像小时候看人玩街机时,有人放了“大绝招” 时的激 动,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会赞 一声:“ 这就是他平时下的功夫,厉害!”相信考官也是一样(分数说明这一点),归纳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态度自然。丝毫不见紧张和压力,行为合乎规范,语气不卑不亢,语速不紧不慢,内容娓娓道来,永远面带微笑,没有不合适的停顿、表情、手势,一切都恰到好处。每一个被七个考官、三个考务和两台摄像机包围的考生,都明白,真正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二是形式优美。能够把充实的内容放在较为规范的语言段落之中,比如说“以人为本”的问题,有个考生大概花了一分钟列提纲,最后说了几点,感觉就像一篇好文章有起承转合,最后几点我记得“一是把政

35、绩观和考评体系从什么向什么延伸;二是把工作作 风和工作效能从什么向什么转变;三是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从什么向什么发展”。要知道,这是既优美又规范的公文写法,考官们都熟悉文字工作,很多都是“笔杆子” 出身,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三是思考辩证。记不清罗斯福还是杜鲁门说过,政治和经济都是双臂理论,要永远记得一方面,另一方面。比如说,“如何看腐败案件 ”的问题,我就记得一个考生说过,“这纵然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律己不严、腐化堕落,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制度、管理、监督、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然后再把知 识点跟上。很好。这样的例子很多,包括“ 用工荒”的问题怎么分析,如果是我,我就会说,“ 这既有

36、经济在加快发展、调整转型过程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客观因素,也反映了劳动就业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仍需改进。解决劳动用工问题,企业是主体,但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然后跟上知识点。你们看到,我在这儿一共辩证了两次,先在形势和问题之间辩证,再在责任主体之间辩证,最后落到重点上来。四是内容新颖。记得有一位考生在说“绿色 GDP”这样的考题时,一开头就说,“ 我最近看过一本书,叫狼图腾,讲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故事”,然后非常简短地介绍草原的生物链,以及狼被滥杀后,内蒙古的草原变成沙尘暴的起源,再进一步引到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这就是虚实兼顾,他比别人就多了这个故事,但也就是这个故事让人记住他。还有一个

37、人,在回答一个地理类联想题时,说“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五千万年前,地球上被大海覆盖、汪洋一片,慢慢物种演变,人类出现,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才有我们今天的城市和农村”,然后再 转向主题,但他的回答立刻就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开阔磅礴的气势。五是以情感人。这种少见一些,作用也不是特别突出,但的确存在。有的考生,善于把考题和当前最时新的事件联系起来,引起考官共鸣。记得不太清楚,好像是哪一年奥运会,有考生回答一个关于“成长和磨难”题目时说,“ 刚刚在候考的时候(请注意这个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王义夫在克服自身困难为中国夺到一枚金牌,最后被人抬下运动场,看到这一幕,很多人落泪了,我也落泪了

38、,真是艰难!但人生”然后联系考题,进行发挥。等等吧,还有其他的方式,法无定法,我只是抛砖引玉,给一点儿启示,希望大家去探索和创造经验。很多时候,独创是必需的。这是一场人和人的竞争,当大家都知道某一方法的时候,它的效果就会下降,就不再是“必杀 技” 。所以,只有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才能超越别人、取得胜利。第三条忠告是:“科学性和艺术性要结合统一,神形兼备才是王道。”说最后一个问题。很多同学、朋友知道我有考试经验,常常在笔试已通过、进入面试之后找到我,说“考上有希望了,帮忙做个面试辅导 吧” ,特别是其中有些笔试不是第一,希望当面试黑马的,就对我更寄予厚望了,弄得我很有压力。那种时候,一般离考试不

39、到一周,时间有限,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面试成绩?这就是我的最后一个忠告:“一个专业选手要以充分准备、反复练习为基础,永远别指望临场发挥,即使面试也不行。”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别指望场下结结巴巴,上场后灵机一动、如有神助、侃侃而谈,概率太小。谁想把电视剧的逆袭情节变成现实,都得流血流汗。准备什么、怎么准备?只能针对问题准备。面试的问题是什么?拦路狗两只:一是心理素质。场面大压力大,紧张、大脑一片空白;二是准备不足,不知道答案,接不上话,回答不上来。针对这两只大狗,有打狗棒法两招。经本人亲证实践、验证有效,且较简单、易操作。A适当猜题 。围绕热点,事先准 备,写好、记忆和背诵。这样手里有粮,心里

40、不慌。只要和考题有联系,就可以信手拈来,以避免张口结舌、无话可说的情况,我曾经在一次面试前,自己写了二十多个小段落,遇考,拿上就用。B实战训练。人都是练出来的。可以请家人朋友下载大量的考题和答案,请他们做考官,严格执行考试程序、考试规则和考试时间,别怕答得差丢脸,完全临场发挥,最后由他们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提升和控制自己。甚至,可以学学黑哥奥巴马,据说他准备总统演说时,竞选团队要录像,然后放给他看,基于此,不断完善。地狱式的模拟训练我本人是经历过的,收集资料、计时和点评的领导是我家老婆大人。她可不像论坛里的各位朋友客客气气叫我“万大哥”,她叫我“ 喂”,答得不好就骂得我狗血喷头、无地自容。

41、折磨就是进步啊,一两天下来,确实很有好处,我基本上有自己的一套章法,见题解题、见招拆招。至于奥叔的方法,我还没有做过,不过,如果下次有机会再应对面试,我相信我会尝试。最后,特别要说明,考试的能力,只是公务员职场上的入门能力。万川把它放在第二章,主要是因为它比较适合职场上的年轻人。但是考试只是一种考察方式,不代表能力本身。年轻的朋友们都想快快进步,但成长需要时间,沉淀需要过程,大跃进会栽跟头,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溪,不知地厚,完善提高考试能力,对于年轻同学,只是一个方面,甚至只是小小的一个方面。强内功、接地气、提能力则更要注意。关于考试,万川还有更多的思考,而且都

42、是“反思 ”吧,更有些“辩证” 意味。这些内容,写在后面“年 轻公务员职场十 悖论”里的第九个“ 考试悖论”中,也请大家结合参考。第三章 “场”与“破场”,第一目 标马克思以“商品” 为切入点,展开了资本论的论述,我思前想后,最后以“领导” 为主要内容写第三章和第四章,想必大家能够理解。作为新入职场者,领导可以说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更有甚者,他就是未来的你,你就是年轻时的他。不管承认与否,客观规律如此。算一算我自己,和领导、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家人的时光。宏观全局上,领导可以影响你的理想、目标,影响你的道路选择,甚至影响你的人生轨迹;具体而微者,他能影响你的想法、心情,影响你的工作

43、效率,甚至影响你的生活乐趣。公务员工作是协作性工作,我们在职场的位置,往往是“手” 、“脚” 、“口”,有时候也当“ 耳”,甚至是一部分的 “脑”,但真正的“大脑”和“中枢”,只能是领导。领导的认可和否定,赞许和批评,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工作标尺。他具有决定权,同时,为了实现他的决定权,组织上赋予了他一定的奖惩权。这些,都将影响我们。初入职场,觉得领导,无论是直接领导,还是大领导(我在省直部门,直接领导是处级,大领导是厅级),都有一种“场”。虽然很难描述,但似乎真的存在。这种“场” ,让你在他的面前有一种“紧张”和“ 失措”的感觉,似乎你永 远和他有很远的距离。有时候是因为他的想法和你的不一样

44、,有时候是他突然的批评或表扬,有时候仅仅是沉默或是不经意的表情。这就是层级和位置带来的区别,你对领导的关注将永远大于他对你的关注。职场的第一阶段,很多人说是要做到和单位同事关系融洽,但我认为,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是需要消除这种“场 ”,因为只有 “场”消失了,才意味着你和 领导距离的拉近,才意味着相互间了解和信任的开始,只有这样工作才算真正起步,职场也才刚刚上了正轨。科幻世界上有一个神一样的作家,大刘。他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叫三体,应该有人看过,里面提出“面壁”和“ 破壁”的概念。我很欣 赏。借鉴一下,这章就叫“场和破场”吧。“破场”的时间有长有短,那本著名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最近被拍成电视剧,主人公

45、池大为“ 破场” 的过程天雷地火,花了整整十年时间。但一般人也就一年左右,我的第一个岗位如此,我的同学们也大致如此。我的第二个岗位大概只用了半个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个岗位的领导比第一个岗位的级别更高、责任更重,能力更强,个性也更鲜明,我能短时间进入角色,应该得益于对规律的把握。“破场”是调整自己的过程。公务员职场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大概有四点:一是心态端正。领导虽然位高权重,看似距离很远,年龄上也就是我们的父辈,想一想在家里如何和长辈打交道,就以这个基准,以父辈之礼待之,礼貌、尊重的同时,也无须“ 过于”谦虚、懦弱和退 缩。二是细心观察。沉默和耐心是公务员职场的永恒武器,但沉

46、默的同时,更要学会观察。看领导如何说话,怎么做事,如何待人接物,有怎样的性格,工作上有怎样的目的和重点,有如何的轻重缓急。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用心感悟。三是正确行动。一般来说,会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要想在领导前面,做在领导前面,领导的需求就是你的工作。这些话当然没错,但是,我想说的是,领导的需求也有层次之分。比如你有两个手下,其他各项条件相同,只是能力上有区分,一个能够在上楼前帮你按下电梯,另一个能主动帮你搞定明天面对更大领导的汇报稿,并且让更大的领导赞赏有加,你会觉得哪个更重要?所以这里的忠告是,当然要做领导的手,做领导的脚,主动为领导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更要学会做领导的辅助“大脑”

47、,学会帮领导想办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个就叫作能力。四是领导之外。一直以来,我都在说领导,但千万别做成厚此薄彼,因为领导对你的看法,除了他自己的观察,也来源于其他人的看法,就像别人无意的一句话,或是办公室、餐厅、车上几个人不经意的议论。中国历史上和民间历来对此很有研究,并有个著名的专有名词“ 做人” ,题目太大,后面再说吧。但是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在我看来,似乎是最好的方法。最后再说一点,一个反面教材。现实中我见过不少,历史上也有。小说、电视和电影上,大家也都看过很多种版本的雍正和年羹尧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点,“破场” 之后,很多人头脑发热,或是和领导称兄道弟,或是居功自傲,抑或是没有了

48、那种上下级之间的尊重、礼貌和距离。这个,我是明确反对的。要永远明确自己的位置,永远记得上下级关系,永远记得尊重,永远保持自己的谨慎。领导和你亲近叫作平易近人,你和领导随便叫作没大没小,这就是公务员职场上下关系的辩证和统一。第四章 学者和江湖,领导的分类模仿是进步的开始。公务员职场更是如此。上一章说如何和领导处理好关系,这一章讲讲向领导学什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领导的必备素质,什么又是领导的必备能力,他工作如何推动、遇事如何处理、危机如何解决,他的“ 场”是如何形成的,他在职场上有怎样的直觉和核心竞争力。初入职场,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信息的失真。当你真的想向领导学习时,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比如我,三代贫

49、农、根正苗红、白手起家,对于官场领导的认识,来自小说、电视剧和父母亲戚的传言,家里亲朋好友都是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他们对政府官员、领导干部能有怎样的认识?无非忠者大忠,刚直不阿、两袖清风,为民做主、伸冤请命;奸者大奸,行贿受贿、买官卖官,贪污腐败、吃喝嫖赌。加之官场小说的影响,对坏人的印象似乎还深刻一些。所以,第一印象就有问题,还没开始工作,心理先失衡。在“破场” 之前,距离远、规矩多、面纱重,看领导看不清。“破场 ”之后,真实一些,但是影响仍在。有一些所谓“好心人 ”还会告诉 你一些“ 内幕”某某领导 的父母亲戚是谁谁谁;哪位更大领导是他的“伯乐 ”,等等。说 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等“ 公考” 进入的公务员,出身寒门、无权无势、无枝可依,更无像郭靖、杨过、虚竹、张无忌这样的机缘巧合,结缘高人,徒有一颗想上进的心,岂不是折磨死自己?七年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心态平和很多。心态的改变来自于阅历的增长,七年来认识了很多领导,也接触他们的私人生活,发现他们既非大忠,也非大奸,就像你我父母长辈一样,是平常的人。在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公务 > 综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