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管理教案 (一),安庆市工交干部学校任课教师:张嘉勉 2009-9,一、授课主题,企业管理概论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1-3节,二、教学对象 08级机电(1)、(2)班,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管理 2h第二节:企业管理组织 3h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 2h,四、教学目标,学习完本章后应当了解和掌握:企业以及企业存在的形式;企业管理的性质及职能;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企业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必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特征及内容。,五、教学重点,1、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2、企业管理组织设计原则; 3、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 4、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六、教学难点,1、企
2、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及职能; 2、“人本管理”的理论核心; 3、企业核心能力; 4、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七、教学方法,1、启发式:案例导入,分析讲解。 2、体验式:专题片视频播放。 3、互动式:课堂提问,小组讨论。 4、主授式:突出重点,强调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的分析讲解。,八、教学过程,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管理 案例:汤姆的长裤被剪成了短裤。【案例导入】 一 、企业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为满足社会需要,依法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实行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单位,必须具有以
3、下特征: (1)企业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2)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核算; (3)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单位;,二、企业的类型 (1) 根据生产要素所占比例不同,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三类。 (2)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单厂企业、多厂企业、企业集团。 (3)按企业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三类。 (4) 按法律形式划分,可以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 (5) 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三资企业。,三、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组
4、织的预期目标,管理者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2、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自然属性 (2)管理的社会属性,3、管理的职能,(1)计划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制定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组织为了使人们能够最有效地工作去实现目标而明确责任、授予权力和建立关系的过程。 (3)领导领导是指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努力 和贡献的过程。 (4)控制控制就是按照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四、企业管理概述,1、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
5、性及生产经营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不断谋求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2、企业管理的要素 (1)人员;(2)资金;(3)物资设备; (4)时间;(5)信息。,3、企业系统的特征,企业系统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相互联系的,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结构。企业作为一个人造系统,一般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a、要求的集合性。b、各要求的相关性。c、活动的目的性。d、环境的适应性。e、结构的层次性。,4、企业管理的性质,企业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工作
6、的总称。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5、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的意义,管理的自然界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国外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6、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当今,代表企业管理发展变化新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新理论,主要有:(1)“人本
7、管理”理论(2)“组织再造”理论(3)“学习型组织”理论,“人本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心已经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目的是研究任何发挥和应用企业中最特殊的要素人。该理论的内容,就是以企业系统中所有涉及人的领域的研究。它包括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参与意识;建设组织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组织再造”理论,组织再造是指将组织的作业流程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翻新,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改善。其中心思想是强调组织必须采取激烈的手段,彻底改变工作方法;强调组织流程要一切从
8、新开始,摆脱以往陈旧的流程框架。,“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是指由于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相关的问题的识别和解决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形式。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们通过不断获取和共享新知识,参加到组织的知识管理中,并有意愿将其知识用于制定决策或做好本职工作。该理论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组织成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有理论家高度评价其为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资源。,第二节、企业管理组织,一、企业管理组织的概念企业管理组织是指根据管理的需要将企业的生产行政系统按分工协作的原则划分,并且对每一个管理层次及环节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及信息沟通方式
9、,向其相应地配置一定数量和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所形成的系统。,二、企业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1、统一指挥原则2、权责对等原则3、弹性结构原则4、经济原则5、管理幅度原则6、分工协作原则7、集权与分权原则,三、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制直线制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机构形式。其特点是经理直接或通过一个中间管理环节进行领导,不设职能机构,由最高领导层从上到下建立垂直的领导关系。一般只适应于生产规模小、经营简单的小型企业。,三、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2、职能制职能制是一种以职能分工为基础的分级管理组织形式,即将管理工作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由职能管理机构分别领导业务机构。,三、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3
10、、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是在经理的领导下,企业建立两套管理系统:一套是实行直线式领导的管理系统;另一套是协助经理指导和监督的职能管理系统。两系统以直线领导为主体,同时发挥职能部门的指导参谋作用。,三、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4、事业部制事业部制是在公司统一领导下,按照产品、地区或顾客划分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半独立经营单位。事业部是在总公司控制下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利润计算和利润管理的职能。,三、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形式,5、矩阵制矩阵组织就是在原有的按直线指挥系统为职能部门组织成纵向的垂直领导系统的基础下,以建立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两面三刀者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其中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
11、持组织上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为核心,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新型企业制度。它包括两个层次的涵义: (1)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为核心、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及基本内容,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 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1、产权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
12、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产权的基础与核心是所有权。 2、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功能:界区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交易功能。,3、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1)是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并以股东会、董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结构来确立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2)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3)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4)法人治理机构。,(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组织是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的众人通过分工和协调结合起来的形式。 1、组织
13、制度是企业组织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关系,划定各部门及成员的职责。 2、建立企业组织制度的基本原则 统一目标原则; 权力统一原则;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精干高铲原则; 管理幅度原则。,3、影响企业组织制度的因素,企业制度的类型;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征:是以现代经营观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面向消费者;生产与流通相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结合;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相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的5大基本职能领域:市场营销、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财务、人事。,九、作业与训练,一、简答题 1、企业的含义是什么? 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有哪些? 3、人本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4、现代企业制度有何特征?有哪些内容? 二、课外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到周边企业调查该企业组织结 构,并画出组织结构图。 2、简要分析该企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若有不足,请提出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