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凉州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凉州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单项选择题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活动D、技能活动 2: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判断题对错 3: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判断题对错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单项选择题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5: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文化教育B、科技发展C、计划
2、生育的实施状况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 6: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次文献。单项选择题A、一B、二C、三D、零 7: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8:()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单项选择题A、教育理论B、教育目C、教学科研D、教书育人 9:“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福禄培尔 10: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多项选择题A、主体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特定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E、有效的监控原则 11: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3、是()。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单项选择题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1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单项选择题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单项选择题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B、当地政府C、教师工作和服务的学校D、当地教育督导组织 15: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
4、、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6: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单项选择题A、所有学生B、有特殊才能的学生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 17:主张“经师和人师合一”“老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被毛泽东称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陶行知B、徐特立C、蔡元培D、鲁迅 1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单项选择题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19: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单项选择题A、对B、错 20: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判断题
5、对错 21:对于Windows,下面以()为扩展名的文件是不能运行的。单项选择题A、COMB、EXEC、BATD、TXT 22:“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会学习 23: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管子)B、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子)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单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2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复
6、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2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A、 形象思维B、 聚合思维C、 直觉思维D、 发散思维 27: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单项选择题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28:“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D、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29:在打印任务未完成而缺纸的情况下,则( )。
7、单项选择题A、打印机将自动关闭B、打印任务取消C、计算机提示“缺纸”D、取消打印列表中该任务后的其余任务 30: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罗森塔尔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3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单项选择题A、马六甲海峡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安第斯山脉 32:现代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和手段的更新变化。()单项选择题A、对B、错 33: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B、应疏散到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陡山坡及河岸边C、在家中要就
8、地避险,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D、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34: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是()。单项选择题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 35: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6: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判断题对错 37:课程设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判断题对错 38: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
9、描述和概括的是()。单项选择题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9: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单项选择题A、诱因B、问题情景C、学习期待D、强化 40: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规则的发现学习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C、从范例中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41:“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多项选择题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 42: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判断题对错 43: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
10、。单项选择题A、人际关系B、人际交往C、班级氛围D、群体内的合作 44:测验前的计划包括()。多项选择题A、确定测验目的B、确定测验要考察的学习结果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E、针对计划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45: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A、职权结构B、角色结构C、师生关系结构D、生生关系结构E、直线职能结构 46:按照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将学生的常规管理分为()。多项选择题A、品德常规管理B、学习常规管理C、教育活动常规管理D、学籍常规管理E、生活常规管理 47:被誉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普利斯特里B、卡文迪许C、
11、舍勒D、哈伯 48: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指向作用D、选优作用 49: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习的定义B、产品的使用说明C、汽车驾驶方法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50:直观是知识把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判断题对错 51:万老师教学很认真,经常辛辛苦苦从上课讲到下课,嗓门特别大,被同事戏称为“全天候广播员”,可教学效果一直不好。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态度B、教学方式C、教学目的D、教学条件 52:下列对人物及其贡献的表述不
12、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B、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定律,为遗传因子理论奠定了框架基础C、冯诺依曼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并据此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53:实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 ()判断题对错 54:在游戏中,男生喜欢扮演坚贞不屈的英雄,女生则喜欢扮演温柔美丽的角色。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 不均衡性B、 阶段性C、 个别差异性D、 互补性 55: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
13、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单项选择题A、生活环境B、社会环境C、实际问题D、现实问题 56:小明听课时思想开小差,听到大家的掌声才回神,是注意的()。单项选择题A、转移B、分散C、稳定D、广度 57: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单项选择题A、一视同仁B、身教重于言教C、重视班集体的建设D、各因其材 58:动作技能的特点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观念性B、展开性C、客观性D、外显性 59: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以()为主。单项选择题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 60: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多项选择题A、情感支持B、民主平等C、尊师爱生D、严
14、格要求E、教学相长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科技活动有多种形式,如科技班会、科学知识讲座、参观、调查、科技演示、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游戏等。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属于科技活动。 2:答案错误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 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 基础教育是奠定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6: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
15、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 7:答案A 解析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8:答案B 解析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培养的适应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必须符合这个总要求。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B,C,D,E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2:答案C 解析
16、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13:答案C 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4: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15:答案A,B,C,D 解析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
17、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19:答案B 解析 启发式并非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 20:答案错误 解析 惩罚不等于体罚,所以必须严格避免。 21: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COM为程序格式,EXE为可执行程序格式,BAT为批处理文件格式,TXT为文本文件格式。前三种格式均可以通过双击鼠标或以命令方式直接执行,但TXT不可以直接执行,而只能通过文字处理软件来
18、打开。 22:答案C 解析 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3:答案D 解析 AB两项出自论语;C项出自周易。故选D。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2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核心,所以答案只有发散思维。 27:答案A 解析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情境阶段的特征。 2
19、8:答案C 解析 题目中整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可知:张老师不参加培训就能推出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加培训。题目中假言命题的前件是一个联言命题,根据联言命题的负命题“并非p且q=非P或非q”可知: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加培训=李老师不参加或刘老师不参加。再由相容选言命题推理的规则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可知:要想肯定李老师没有参加培训就要否定刘老师没有参加培训。故选C。 29:答案C 解析 在打印任务未完成便缺纸的情况下,计算机提示“缺纸”,在添纸后打印任务将继续执行。 30:答案A 解析 罗森塔尔效应是
20、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是罗森塔尔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的。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对某人或某事始终怀着憧憬、期待、热爱、关怀之情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31:答案C 解析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32:答案A 解析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课程必须与时俱进。 33:答案B 解析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
21、、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 34:答案C 解析 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35:答案C 解析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36:答案正确 解析 37:答案错误 解析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A,E 解析 遗传素质是
22、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42:答案错误 解析 43:答案D 解析 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44:答案A,B,C,D,E 解析 见大纲相关内容。 45:答案A,B,C,D 解析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生生关系结构。 46:答案A,B,C,D 解析 47:答案A 解析 由于普利斯特里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48:答案A,B 解析 49:答案A 解析 A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
23、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0:答案错误 解析 直观是知识把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把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具备必要的有关感性知识或较概括的知识,则直观就不是必需的了。 51:答案B 解析 万老师一直认真辛苦地进行教学,说明他的教学态度没有问题,
24、教学效果一直不好,说明他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因此,万老师需要反思的是教学方式。 52:答案A 解析 53:答案错误 解析 实验法必须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而不是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 54:答案C 解析 5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均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 56:答案B 解析 57: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许多千差万别的个体,他们都是活生生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锅煮”,而要各因其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本题选D。 58:答案A 解析 59:答案B 解析 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60:答案B,C,E 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