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332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 朱巧燕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朱巧燕,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与政治新闻不同, 科学新闻涉及的通常是客观事实或规律。在科学新闻中机械应用平衡原则, 实质是放弃媒体的职责, 避开对专业内容取舍的艰苦工作。2016 年 5 月 2 日,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衔的团队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5 月 8 日, 科学家饶毅等人主编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发表题为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的特稿, 称其在“条件不好、经费缺乏、人员很少的情况下做出

2、的研究优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该文被广泛转载, 引起社会关注。在之后跟进报道的几十家主流新闻媒体中, 韩春雨及 Ng Ago 基因编辑技术被赞誉为“诺奖级”的科学家及科学成果。然而, 自去年 5 月底以来, 国内外多名科学家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失败, 通过各种渠道相继发声质疑该实验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 要求韩根据学术规范进一步公开实验细节和原始数据澄清疑问。由于韩春雨及其团队一直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 也有人指责他们是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全世界范围内新的论文、新的成果层出不穷。中国正成为科研大国, 论文的数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 其中不乏值得关注的题材

3、。媒体会越来越频繁地遇到类似情境, 怎样报道才能既反映科研的前沿, 又保持科学报道的严谨, 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 笔者并不打算也没有能力就韩春雨是否造假作出结论, 而是讨论科学传播的伦理规范, 分析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单项科研成果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科学的最新进展。科学的客观性如何实现科学被认为是现有的最可靠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途径, 它的客观性主要通过这些机制得以保障:第一, 规范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客观性的基础。科研工作者在提出问题、文献综述、建立假说、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检验假说、得出结论、发表论文等一系列过程中, 需要遵守学术共同体的规范。每个步骤都有一些特定

4、的要求, 例如, 检验药物或者疗法的有效性需要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以排除自愈或者安慰剂效应;推论总体情况的调查需要合适的抽样框和抽样程序, 控制误差和偏见。这些规范是学术共同体长期积累的经验, 能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这一阶段的客观性主要靠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道德自律和同行评审实现。同行评审是业内专家对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进行质量评估和逻辑审查。正规的学术期刊在论文发表之前, 都需要经过同行评审, 确认研究达到了质量要求, 符合学术规范。一般来说, 论文能在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发表, 我们可以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已经通过了可靠性的第一关检验。韩春雨的论文能够发表在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5、, 满足了这项基本要求。第二, 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是科学客观性的保障。第一关通过了并不能保证研究一定是客观可靠的。原因之一是论文发表之前的同行评审通常是理论上的, 假定作者是诚实的, 虽然有经验的评审专者偶尔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不道德行为。如果存在有意的学术不端行为, 这一部分的审查是无效的。而且, 即使研究人员主观上是诚实的, 在研究过程中也尽力按照系统的、规范的科研方法, 要完全消除偶然性、控制误差和偏见也是不可能的。研究的重复性为科学的客观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如果其他学者重复进行同样或者类似的研究, 能够取得同样或者类似的结果, 可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被重复得越多, 越可以信任研究的结果。最

6、好的情况是多中心的重复, 即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都可以重复。韩春雨的研究正是没有通过第二关, 还不能被其他学者所重复才受到严峻的挑战。此前, 韩国黄禹锡、日本小保方晴子的论文也是发表在顶级期刊上, 不能被同行重复后遭到质疑, 然后被所在单位调查才发现他们的学术造假行为。第三, 成果的实践应用是科学客观性的证明。科学成果最终还需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社会建构主义的后现代学者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一种幻觉, 科学与神学、巫术或者一些其他的学说之间没有区别, 都是一种话语。对于这种看法, 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道金斯加以激烈的反驳, “按照科学原理建造起来的飞机能够飞行。它们在高处翱

7、翔, 并能将您输送到预定的目的地。可按照部族传说或者神话建造起来的飞机却不能升空”。科学的理论、假说、规律和模型最终要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 能够描述、解释、预测自然现象, 在需要的时候还能够控制、操纵或者改造自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100 年前就预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 其他的预测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经得到了验证。它在日常实践中也有很大的用途, 例如 GPS 全球定位系统就应用广义相对论来校正定位偏差。单篇论文的客观性分析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 单独一篇论文的研究结论不一定客观可靠。其中, 可靠程度最低的是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或者“论文”。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可

8、能会有一些外行或者普通人识别不出来的缺陷或问题。科研人员的伦理要求之一就是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不能自行开新闻发布会或者向大众媒体公开。有一些“民间科学家”语出惊人的“研究成果”或者“论文”, 例如受到很多媒体热捧的“诺贝尔哥”郭英森的“研究”就属于这种类型。最近刷屏朋友圈的号称“将改写教科书”的“电荷不存在”论文发布在 China Xiv 网站,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 不对论文内容进行审查和同行评议。在预发布平台发表论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锁定首发权, 避免成果在漫长的审稿期被其他科研人员抢先发表, 另外一个是通过平台和同行交流, 听取他们对论文的建议。预发表以后, 作者可以继续修

9、改论文并正式向其他期刊投稿。因此, 这种预发表论文也是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同行评审机制的失灵以及其他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低质量论文的出版。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卡昂大学的教授塞拉利尼 2012 年 11 月在食品与化学毒理学上发表研究文章, 声称给大鼠长期喂食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会致癌。这篇文章很快被各大媒体和网络自媒体作为转基因食品有毒的科学证据广泛传播, 引发了巨大的公众焦虑和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信任。该研究后来被欧洲食品安全局专家认定为“论文表述不恰当, 关键实验设计有问题, 操作和分析细节被遗漏, 不具备安全评价应有的科学水平”。在各国科学界广泛质疑和强烈批评之下, 最终期刊对塞拉利尼的论文做出了撤

10、稿处理。即使是高质量的论文或者是形式上的高质量论文, 单项研究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偶然性因素或者学术不端以外, 很多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 科学研究会受到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社会偏见等因素的扭曲和影响。例如在新药研发当中, 有相当多的证据显示如果某项研究是由制药企业资助的, 很有可能出于经济利益的原因, 研究者会通过不可靠的研究设计、不科学的数据分析、阻碍不合意结果的发表、重复出版, 甚至篡改或伪造数据等多种手段来操纵研究结果。科学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单项研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客观性, 在没有被其他科学家重复和验证之前,

11、 必须保持相当程度的谨慎和克制。如果研究可以被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学者不同研究对象乃至不同的研究方法重复或者被证实, 它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就被提高了。例如, 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学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照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 都发现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可以降低青少年近视的风险, 这个结论就比较可靠。各种论文类型的可靠程度及典型案例如上表所示。表:单篇论文的可靠程度及对媒体的建议 下载原表 如何在新闻价值与客观性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科学新闻的价值和客观性之间取得平衡, 有一种典型的观点, 例如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在凤凰卫视的转基因辩论会上认为, 媒体的职责就是“反映各种声音, 正方的、反方的等各

12、方的都可以流传。即使是错误的, 也算一种代表, 这是他们说话的权利。即使有人宣称吃有机食品和生食能够让癌症消失, 媒体也应该传播, 这体现了媒体的专业性,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实践中确实有很多记者这么做, 媒体成了简单的传声筒。这种实践的主要表现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照搬科研人员或者“民间科学家”的自我吹捧, “滴血验癌”“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电荷不存在”之类的新闻均属于这一类。二是在有关科学的争议性话题中采用简单平衡的办法, 给各方观点同样大小的版面或同样长度的播出时间。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关于转基因的“平衡”报道, 支持方认为转基因有传统育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转基因作物和传

13、统作物一样安全甚至更安全, 而反对方则声称转基因食品可能致癌、有毒或者其他潜在的风险。双方的版面可能是平衡的, 但是受众越看越糊涂, 到底能不能放心地吃转基因食品呢?“当人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 媒体应该提供同等的机会给各方发表彼此的意见”的平衡原则起源于西方政治新闻, 其初衷是避免媒体成为党派纷争的附庸和工具, 增加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科学新闻和政治新闻不同的是, 政治新闻涉及立场、观点或意见, 科学新闻涉及的通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或规律。“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提高患癌的风险”“麻风腮疫苗能不能导致幼儿孤独症”和“地球是平的还是圆的”一样, 真实答案不会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观点而改变。观

14、点可以平衡, 事实不能简单平衡。就像有很多人自称掌握了永动机、水变油之类的技术, 如果媒体在能源问题的报道中给这些观点和其他能源技术平等的表达机会, 岂不是非常可笑。在科学新闻中机械应用平衡原则, 实质是放弃媒体的职责, 避开对专业内容取舍的艰苦工作。科学新闻工作者, 应该根据研究结论的可靠程度 (如上页表所示) 决定是否报道以及如何报道。除了可以被多中心重复或者已经被验证的研究之外, 以下三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第一, 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 包括未发表的论文, 仅在 China Xiv、ar Xiv、bio Rxiv 等预发表平台发布的论文, 以及民间科学家的“理论或成果”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报

15、道。即使是权威专家的未发表论文, 也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定。2013 年, 钟南山院士的言论“雾霾导致肺癌患病率增加”遭到部分人士的批评, 原因之一就是钟院士在期刊发表论文之前就向媒体传播结论。第二, 有重大方法缺陷的低质量论文、因为有重大方法缺陷或者学术不端而被期刊撤稿论文的研究结果应该不报道或者进行批评性报道。当然, 要分辨论文的质量, 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科学方法, 关注所在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权威杂志, 熟悉多个该领域的专家并建立联系, 写作报道有疑问时积极寻求他们的意见。第三, 看上去没什么问题, 发表的期刊也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也需要审慎对待。媒体的审慎应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基础研究和实际

16、应用之间的距离通常比较遥远, 媒体不要给公众描绘一些美好的“画饼”, 好像立刻就能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或者治疗绝症。据了解有很多心怀希望的患者曾经多方联系这样的媒体或论文作者, 以为这些成果能帮到他们, 实际上只能失望而归。2.不能使用过分的溢美之词, 近些年来中国媒体上动辄出现“诺奖级的科学成果”等表述, 次数多了未免使公众审美疲劳。虽然中国科研确实进步很快, 但是如果把这样的词汇放在未经重复的某篇论文上, 冒的公信力风险可是不小。3.报道里加上一些限制性条件, 例如“如果该研究能被验证/重复的话”这样的表达。4.当新的研究结论和主流观点、权威机构不一样的时候, 最佳选择是先等等再看。特别是和公众直接相关的健康、安全议题, 更需要充分可靠的证据, 避免引起社会不良后果。例如, 西方媒体对“麻风腮疫苗导致孤独症”论文的不当报道引发了部分公众对疫苗的抵制运动, 降低了接种率, 最后使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影响公共卫生。在中国, 关于转基因议题的报道也是类似的情况, 转基因技术被严重妖魔化。总之, 媒体和记者应该了解单项科研成果的局限性, 不能过度解读研究成果。不对科学论文的可靠性和客观性进行评估, 受伤害的不只是媒体和记者的公信力, 也会影响公众福祉和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