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短期支教分析作者:杜丽“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公益的热心。我们担心,我们的无知伤了你们那颗奉献的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的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来这里支教 。 ”“每年,在假期,你们带着大包小包结伴而来的时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地不合时宜,我们不得不放弃亲近大地,呼吸蓝天的机会,放弃为自己的父母干点农活的机会,放弃踏踏实实地锻炼一下我们筋骨的机会,去倾听你们给我们的帮助,接受你们传授知识的火花。 ”12 年时,一篇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引发了近几年对支教现状的思考。人们纷纷开始反思,短期支教是否是真正的公益,是否能给孩子带来实实
2、在在的益处。那年我还在读高中,偶尔在书本杂志中接触到“支教”这个词,带给我的都只有感动和美好。能够放弃舒服安逸的生活远赴大山为孩子们传播知识,无论怎样都是崇高而伟大的,自己怕是没有这样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转眼两年过去,我自己也进入了大学,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和我的朋友们接触到了一个支教团队,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支教之旅,具体还在筹备当中,暑假我们就将过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这篇文章,并有了更多的思考。支教,是针对教学环境差又缺少老师的山区小学、福利院、聋哑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女所在学校而开展的教育支援活动。其最早是处于一种个人对道德的追寻,奉献青春于乡野间的城
3、市大学生令人动容。而自 2003 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财政部、人事部的支持下联合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这一计划的开展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正式化及规模化拉开了序幕。2005 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继续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鼓励大学生到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教育资源活动。至此,国家宏观政策开始对大学生支教行为加以鼓励和引导,从 2003 年至今,约有 10 万名大学毕业生被动员到西部基层从事教学服务。按时间划分,支教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长期支教,支教时间往往最少为半年,参与者绝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生,支教地多选在西部贫困地区,并且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一系列优惠。另一类是接力支教,时间
4、往往在 13 个月,通过接力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的连贯性。最后一类为短期支教,或者说假期支教,指通过寒暑假或者周末去辅导帮助留守儿童的帮扶形式。短期支教是在校学生中普及度最广的支教形式。然而,短期支教也是非议和质疑声最多的。对短期支教的批判从其产生之日起便从未停止。当我开始比较全面地了解支教之时,我发现任何事情都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从前我觉得无比“崇高”的支教在我的进一步了解中一层层地褪下了自己的衣裳,让我反思,让我剖析自己的行为究竟是不是真正地有意义。 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中,作者模仿孩子的口吻,尖锐地指出短期支教带来的种种弊端,虽然很多地方有失公允,但确实是能触及问
5、题的核心不够系统,不够专业,不够连贯。短期支教之所以得以广泛普及开来在于其成本代价小,而且门槛很低。不同于“西部计划”这样的官方支教途径,许多短期支教是以大学生暑期实践为契机得以实现。这种暑期实践一般不会超过20 天,而短短的时间里想进行系统的教学非常困难。短期支教为了教学效果的考虑,尽量使课程丰富,形式多样。不可避免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可能一门课几天里才只能进行一到两个课时,比如数学,那么突发的意外事故就极有可能打乱整个教学计划和安排。还有就是缺乏对当地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期调研使得原本就不系统的教学安排更加破碎。由于许多大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短期支教,而社会实践遵照自发原则,并不存在一
6、个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师德师表等进行考量。因此茫茫的支教大军其实之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并不擅长语言表达;也有人遇事急躁冲动,缺乏最基本的危机处理能力。这种种都为教学目的的实现埋下隐患。另外,也有团队前期准备不足,基本处于边上课边备课的状态。最大的问题在于连续性。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还是人格的陶冶,教育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广度作为依托。而短期支教往往来了今年没明年,很少有一只队伍会年复一年地前往一个地方进行支教。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有时候会在一个暑假里迎接多支不同的队伍,不同的人必然带来不同价值观的冲击,而短时期内多重价值观的交叠只会带来价值观的紊
7、乱。 “之前的姐姐告诉我要努力学习,哪怕枯燥,为的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可今天来的哥哥告诉我要快乐地学习,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多下功夫。到底谁才是对的呢?”这种不同观念势必给孩子们带来价值观的紊乱,孩子们又该如何去做呢?最后,志愿者们肯定会离开大山,情感联系的突然断裂带来的是更沉重的心理创伤。此外,即使是高质量的支教团队,也不见得就能带来教学生的增益。因为相比当地固有的教育资源,后者才是长期持续的。在甘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60%的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教学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78%的受教学生认为平时学校上课相比支教期间上课很没意思;由于支教期间所学内容与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重复
8、,有 48%的受教学生有下学期上课不用认真听讲的想法。也许支教过程无心地纠正孩子的发音,会使他在后面的日子里对自己的英语老师将信将疑。即使这种纠正是对的,孰是孰非,也很难说清楚。综上所述,短期支教似乎问题多多,但短期支教作为一种成本低、来源广、受众多、水平相对较高的教育资源,是解决国家教育区域不平衡的重要手段。真正有意义的短期支教,是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那里的孩子平时所能接触的教育资源少,优秀支教团体的到来能够为他们带来科学文化知识,解疑答惑,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之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综合体,短期支教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它需要一个不断调整、不断转型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才是目前短
9、期支教迫切需要的。有调查显示,孩子们对短期支教并不排斥。上海一个调研团队曾赴贵州调研山村小学支教现状。在调研了众多长短期支教志愿者、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和当地村民的意见后,结果显示,当地常年有不同的志愿者支教, ,在当地的两所学校,几乎 100%的孩子对短期志愿者并不排斥,他们甚至没有区分短期、长期志愿者的概念,因此孩子们并不是类似于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去支教中的那种“感激和怨恨并存的感情” ,孩子们说,即使来两周,也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知道一些城里的见闻。其次,大多数支教团队所选择的支教地点都是真正需要支教的地方。孩子们假期是否愿意来接受教育所遵循的也是自愿的原则,这就极大地缓解了支
10、教与“孩子被迫接受教育”的矛盾,不强迫,不扰民。这些都是对短期支教的有力鼓舞。孩子们的需要是短期支教存在的意义之所在。其他的矛盾以及问题,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能够是问题得到缓解,并让孩子们得到益处。为了规范短期支教,不同的支教团队在进行不同的探索。首先,一个成熟的支教团队要以高校社团或非政府组织为依托,建立起对短期支教志愿者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板书能力、仪表仪态,也包括抗压能力等精神品质。经过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方能由公益平台提供短期支教的机会,门槛低不代表没门槛。在进入我所在的支教团队之前,我们被要求阅读不少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看不少关于现实支教的电影,并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为
11、了避免扰民,我们的食宿都是自己解决,所以我们被要求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会做饭也是要求之一。在了解了真正的支教现状和考虑清楚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诸多因素之后,再作出选择。即使最终进入了支教团队,我们也有各自的项目需要完成,财务策划、教材编写、争取赞助,接受老志愿者们为我们带来的培训,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愿者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其次,短期支教准备活动前期应该做好调研准备,事后应当做好调研总结。虽然支教本身的时间较短,但整个活动需要更长的周期来保证其效果。前期要与当地校方沟通,征得教学场地和设施;要与当地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家里面的基本情况,孩子的性格特征、学习状况等等;有时甚至需要了解当地的民俗习惯
12、,风土人情。这样方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平衡课程辅导和心理疏导。我所在的支教团队从三四月份就开始宣传,我们是四月十五号提交的申请表,之后前期工作要编写教材还有准备笔试面试,经过了相当长的一个周期。支教点确定之前都经过专门的调研,和校方及当地政府联系,确定教学场地,了解学生状况和当地环境。而且之前去过的老志愿者们会为我们带回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事先了解当地的条件状况,指导我们编写教案,为我们整理必备物资。所以解决当前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需要将分散的资源加以整合,并且建立起一套管理、考评、培训机制。训练过的士兵方能上战场,真心渴望奉献爱心,就需要经受考验。我所在的团队里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大
13、家各司其职,讲求效率,共同为了孩子们而努力。除了将去实地的支教志愿者,我们团队幕后的志愿者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老的志愿者们甘愿退居幕后,为我们整理教材、争取赞助、进行课堂培训,只为将机会让给更多的人。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是单纯地奉献着他们的爱心,践行着他们的公益之路,并没有太多利己的思想。这样的公益队伍才能走得更远,才能真正为当地的孩子们负起责任。还有,支教志愿者和乡村教师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这就可以降低志愿者和乡村教师教学水平上的落差。志愿者们留下来的教具可以赠予学校并教给教室们使用,彼此可以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乡村教师告诉大学生们如何更扎实地教授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大学生们告诉乡村教师如何上好艺术
14、、科普之类的课程。双向互长,同时熟悉教程和教具的乡村教师得以在志愿者离开后延续支教时的课程,实现教学接力。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学生质疑他们当地老师的错误而不教给他们正确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学到真正科学的知识,有自己的判断力,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为避免孩子在志愿者走后不尊重当地的教师,我们可以举行“感恩”主题班会,告诉他们老师的不易,并让他们当面向一直教育着他们的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这样即使志愿者走了之后,孩子们也能够适应并理解自己的老师。当我们放弃狭隘的实用主义态度时,其实短期支教最大的意义已经显现出来。当社会批评垮掉的一代大学生缺乏社会担当时,他们其实错了,大学生们缺乏的是践行自己社会理想的平台和契机。年轻之时的影响必将长久持续,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我坚信,短期支教之路在我们的思考和不断调整之中,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益处。给大学生们一个承担责任的机会,也就是给需要知识的孩子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