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基于能值理论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以铁干里克绿洲为例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理论 可持续性分析 产业结构摘要: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
2、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
3、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
4、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正文内容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
5、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
6、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
7、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
8、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
9、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
10、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
11、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
12、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
13、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
14、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
15、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
16、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
17、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18、,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
19、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
20、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
21、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
22、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
23、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
24、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
25、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
26、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
27、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
28、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
29、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
30、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
31、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
32、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
33、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绿洲将上游山地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其自身优越的光热资源巧妙结合,在内部形成了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干旱区资源、人口、经济的核心。铁干里克绿洲,目前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人口密集、拥有现代化农业的绿洲。受塔里木河断流的影响,加之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铁干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绿洲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如何促进铁干里克绿洲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34、,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 论文在结合铁千里克绿洲 1996-2007 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从现状、动态变化两方面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组成与结构、运行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综合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1)1996 年至 2007 年铁千里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不可更新资源投入项主要是机械、电能、化肥这些具有高能质的生产资料,可更新资源投入中灌溉水能值投入量与外界可供给灌溉给水量密切相关;总产出表现为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畜牧业与牧业产出能值变化波动较大,
35、近年来种植业的绝对优势性更明显,畜牧业与林业发展较薄弱。 (2)对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分析可知,铁干里克绿洲农业产品产出的提高是以高投资、高能耗为代价换得,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将对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影响。加之由于生产效率低下、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使用、浪费资源,最终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连年下降。从系统内部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表现出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种植业比例过高且结构单一,由此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较差;畜牧业子系统与林业子系统稳定性较好,但发展薄弱。 (3)综合本文研究结论与铁干里克绿洲农
36、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绿洲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如下对策:坚持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控制工业辅助能投入,增加有机肥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农机、人力生产效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期能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服务,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提醒 :正文内容由 PDF 文件转码生成,如您电脑未有相应转换码,则无法显示正文内容,请您下载相应软件,下载地址为 http:/ 。如还不能显示,可以联系我 q q 1627550258 ,提供原格式文档。“垐垯櫃 换烫梯葺铑?endstreamendobj2x 滌?U 閩 AZ箾 FTP 鈦X 飼?狛P?
37、燚?琯嫼 b?袍*甒?颙嫯?4)=r 宵?i?j 彺帖 B3 锝檡骹笪 yLrQ#?0 鯖 l 壛枒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枒 l 壛渓?擗#?“?# 綫 G 刿#K 芿$?7. 耟?Wa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皗 E|?pDb 癳$Fb 癳$Fb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b 癳$F?責鯻 0 橔 C,f 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秾腵秾腵薍秾腵%?秾腵薍秾腵薍秾腵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