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52422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构建积极、多元、完整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eepen the Re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QIN Meifang

2、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si

3、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depth, in order to build a positive, diverse, overal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

4、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受高校课程定位与传统心理学理念的影响,本课程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与缺陷。(1)教育理念消极。将学生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假设体,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的视角,把让学生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背景成因及矫正方法,及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积极性、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削弱了课程教育的原有功能,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课程设置随意。学时较短、时间安排不科学,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

5、需要。(3)教学内容杂乱且负面。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内容选择基本偏重正异常心理状态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消极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激发与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如何去发展与挖掘我们自身内在的希望、自信、感恩等积极的人格品质。(4)教学方法刻板。首先,教学过程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主体性不强,未能凸显课程的体验性、积极性。其次,未能融合校园文化及其他课程资源,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间接、内隐地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潜能的开发。(5)教学评价单一。大多数高校未能思考与探索出适

6、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但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导致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性,单纯以量化手段进行评价是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要用积极的理念进行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且可利用这些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

7、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对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进行研究,更应研究如何发挥、激发、培养和挖掘人自身存在的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逐步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为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发挥高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2.1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二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科学预防,开发学生积极人格,挖掘学生

8、潜能。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兼顾一、二层次目标,强化第三层次目标。在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注意力转移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上,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 转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而教学目标也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仅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而且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回归到以人性为主体的平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协调、相统一,以“面向全体”、“科学预防”、“积极引导”、“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正面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积

9、极的生活态度及发展成才。 2.2 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解释,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并利用这些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侧重于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挖掘,如爱的能力的挖掘、幸福感的增进、感恩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探索、情绪情感的优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心理潜能的开发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等等,以达到增加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2.3

10、兼顾显隐课程,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微电影、小型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将主观幸福教育、人际交往、感恩教育、创新教育、爱的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隐性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其他相关课程(如体育教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险,通过

11、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4 以积极评价为视角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注重引导及促进学生学生乐观的心理和积极的行为,及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培养。因此,本课程的评价应采用综合的模式进行,从积极评价出发,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评价及学生主动、及时的内省与反思,量质化相辅,多角度、多种方式相结合,如采用问卷调查、自我主观评价、同学间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到积极评价,产生积极体验,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注释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110. 林静,胡敏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95-96.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