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学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高中生多元化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将心理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飞跃。本文以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目标,重点论述了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应如何有效地应用。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心理教育;思想教育 1 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传统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单一意识形态已被彻底颠覆,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多元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思
2、想观念也随之产生变化,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并存,并相互影响,有的价值观甚至相互冲突和矛盾。多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有弊,为趋利避害,应该不断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多元价值观共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日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改革提供粗浅的理论建议。 2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2.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 能否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高中生的自觉表现和接受程度。只有高中生真正投入思想政治学习中,接受基
3、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从内心深处渴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认知并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辨识并抵御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潮流,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高中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分支领域也不例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总书记在2003年首度提出,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拥护与支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标志着高中教育即将迈向新的发展舞台。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含义是指一切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应该在坚持教育、引领、鼓舞和鞭策学生的同时
4、更要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得到逆转,由原来的被动受教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平等相处,不再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自觉性受到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教师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和灵魂。为了宣传和普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高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让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学习中、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媒体资源,如广播、校园视频、海报、校园报纸等向全校师生宣传以人为本教育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2遵循教
5、育规律,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高中提倡的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中生成为现代化“四有人才”。而心理教育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效开展的核心工具,是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通过心理教育,培养高中生具有多元价值观,使得高中生在面对思想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系统的教育工程,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应该尊重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教育方法正确,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虽然在学科
6、划分上,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但是在本质上,两者教育方法存在共同之处。高中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有效地融合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教学方法。受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对高中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心理教育独有的优势引导高中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简单粗暴地灌输思想理论,应该让高中生在充分了解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合理性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的基础上,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影响下,能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成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7、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教育能力 高中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他们前进的引航人,教师对学生的成才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好坏,因此,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应用于高中创新型思政教育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后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撑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健全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能力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思想的根本问题,从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佳的难题。另一方面,
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单一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还包括人格的健全发展、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为人处世、情感态度等等,应该重视教学中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境界的提升。 心理教育这门学科教育本来就复杂,把握多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心理教育更为复杂,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要求更高,在多元价值观发展背景下将心理教育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不断超越自我,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丰富实践操作经验,才能顺利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目前
9、各地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心理素质教育这方面还很欠缺,针对这个问题,高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集中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增加自由讨论环节,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邀请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做知识讲座,同时以案例的方式传授他们实践经验;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条件,引进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学双学位的新型人才,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 高中生作为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与思想政治建设。在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很多高中开始逐渐重视创新型思政教育,希望通过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开展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高中
10、生的综合思想政治水平。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可以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成长为积极健康、勇于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随着高中对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心理教育在高中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中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4). 3 杨雪花,张海良.浅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35).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