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希腊民主政治从本质上看,城邦的特征是一个以“公民权”概念为核心的政治实体。公民大会在各城邦是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城邦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公民集体决定。由于绝大多数公民实际上都参与公共事务,所以这种团体格外具有凝聚力。各城邦政治制度的区别主要在于地域大小、公民数量的多寡,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政治生活是否活跃,公民意志事实上对城邦的影响力等。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在经济上,它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政治上,城邦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城邦之间常处于你争我夺的状态中,而战争则是最常见的解决争端的方法。虽然在历史上不断出现若干城邦结成的联盟,但联盟一般并没有使入盟各邦丧失
2、独立,相反,各邦的独立和平等一般都是联盟的基础,并且所有的联盟都非常的脆弱松散。希腊城邦的这一特征不同于中国春秋时期林立的诸侯小国,因为这些小国有一个凌驾于它们之上的、神授的最高王权政治权威。古希腊在政治上从来不曾出现过君临一切城邦的专制皇帝。城邦本位主义和多中心,是古希腊政治格局与中华帝国上古三代截然不同的一大特点。古希腊城邦的政体也有多种,有所谓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和僭主制。雅典和斯巴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个城邦,雅典是民主制的典型,而斯巴达是贵族制的典型,它们都对希腊诸城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具有许多特点。雅典将军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
3、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公民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城邦的主权属于全体公民,公民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城邦的管理,而不同于后世的“代议制”那样通过选举代表来管理国家。伯里克利说, “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者,具有最高的权威。 ”雅典当时的国家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实施直接民主的最重要机关,20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三四次,听取所有官吏(公仆)的报告,进行辩论和通过各种提案,选取政府官员,制定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等国家大政方针
4、。“五百人会议”实际上就是雅典政府,它除了为公民大会准备议程和预审提交公民大会讨论的议案外,主要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它由雅典 10个区各选出议员 50 人组成。 “五百人会议”的常设机构是“五十人团” ,由五百人会议成员分组轮流执行,每组轮值一个月,由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他就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都对公民大会负责(公元前 429 年之前,民主派领袖几乎都是贵族出身,理由是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陪审法庭是雅典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由 10 名法官和全体公民抽签选出 6000 名陪审员组成,每年选举一次,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除少数重大的特殊案件由公民大会
5、审判外,其他一切刑事和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作出判决。陪审法庭实行司法权,此外还有很大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它还有权审查、监督官吏,裁决“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的决议和法案是否违背法律等等。此外还有“十将军委员会” ,它由雅典十个区各选出一名将军组成,负责统帅军队。军事长官可以连任,全国性的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务由首席将军负责指导。雅典民主制度无论在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最进步的政体,公民享受到不少民主权利。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发言权,都有可能被选为“五百人会议”的代表,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为了保证生活无保障的公民阶层也有可能参与国事,城邦还实行有报酬的公职制度。所有这些民主制度
6、对调整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对雅典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都起子积极的作用。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雅典民主制也有局限性。当时实行的“民主”只是对不占人口多数的奴隶主和自由民而言。“公民”是雅典的统治阶级,自由民中大多数是从外地迁移而来的,其中小部分是被解放了的奴隶,所以一部分自由民(例如小偷和欠债不还的老赖)就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政治活动。到了雅典全盛时代,自由公民的总数,连妇女和儿童在内约为9 万人,而男女奴隶却多达 365 万人(这些人很多是战场上的俘虏) ,被保护民外地人和被释放的奴隶为 45 万人。当时的所谓“全权公民”仅指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总数估计在 34 万余人,仅占全阿提卡居民总
7、数的 1/6,而出席公民大会的通常不超过 23 千人。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古代民主制实际上还不可能是所有人共享的福祉。同样的道理,中国古人的“民本思想” ,比如孟子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民”不是、也决不可能就是今天意义上的“普罗大众”这些人被称为野人,庶人或匹夫(以牲口一样以匹计) ,实际上是连姓名都没有的奴隶,孟子们心目中的“民”主要指“国人” (类似今天社会上有高屋华车,有“高尚职业”的特权阶层,即首先暴富起来的少数人) ,而其中到处喷口水的“社会精英” (士阶层) ,也就是他们自己,才是“民”的主体,所谓“以民为本” ,就是以他们自己为“本” 。无论在东方西方,在社会生产力充分落后的古代社会中,一部分人要填饱肚子,就必须以另一部分人挨饿为代价;在少数人穷奢极欲的另一面,必然是大多数人的赤贫(包括在靠拼人力、拼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社会中) ,明白个中道理不需要超常的智慧,也不需要读很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