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6620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伴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科学(血液学)专业优秀论文 伴 t(11;21)(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染色体易位 融合基因 转录因子摘要: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获得性、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它们是 AL 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重要依据。大约 55%的 AL患者可检测到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一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常因染色体易位被破坏,并与其伙伴基因一起转录翻译成新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正

2、常调控途径,从而促使 AL 发病或病情进展。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CBF 的基因 RUNX1(别名:AML1)是 AL 相关染色体易位中最常受累的基因之一,且能与多种基因发生易位,迄今报道涉及 AML1的平衡易位已达 30 余种,近 20 种伙伴基因被成功克隆,其伙伴基因的种类还在不断被丰富。本研究拟从一例伴 t(11;21) (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入手,定位克隆 AML1 的新伙伴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功能研究,以深化我们对 AML1 相关融合基因致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治

3、疗和预后评估。 方法: 1.通过 R 显带和 G 显带技术对一例 AMLM2 患者骨髓标本及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CP)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验证核型分析结果;采用 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单独或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双色 FISH 初步检测位于 21q22 的受累基因;利用 RTPCR 检测 AML1ETO 融合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排除 t(8;21)变异易位。随访 10 个月后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所有实验均

4、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采用 3cDNA 末端快速扩增(3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3RACE)技术克隆该易位中 AML1 的新伙伴基因(位于 11q12 的 LPXN基因) ;通过 RTPCR 以 AML1 和 LPXN 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患者骨髓标本扩增融合基因 AML1LPXN 及 LPXNAML1 转录本;设计同一基因位于易位断裂点两侧的引物以 RTPCR 检测患者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的表达;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 AML1B、LPXN、AML1LPXN(代表转录本 AL、ALs)及LPXNAML1 的全长编码区(cod

5、ing sequence,CDS)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及 pcDNA3.1/mychis B,将 CBF 全长 CDS 分别克隆到 pDsRed2C1 及 pcDNA3.1/mychis B 载体。所构建的全部克隆均送测序鉴定。 3.采用瞬时转染观察野生型 AML1B、CBF、LPXN 及融合基因 AL、ALs、LPXNAML1翻译成的蛋白在 NIH3T3 细胞中的亚定位。 4.利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观察融合蛋白 AL、ALs 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 DNA 探针的结合;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6、观察融合蛋白对野生型 AML1B 转录活性的影响。 5.筛选稳定高表达 LPXN 基因及融合基因AL、ALs、LPXNAML1 的 NIH3T3 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这些基因对正常 NIH3T3 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结果: 1.常规核型分析从该例患者骨髓标本检测到一种新的染色体异常:t(11;21) (q1?3;q22) ,其经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为正常核型。染色体涂染及 MFISH 证实 11 号、21 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 FISH 检测发现该易位中 21q22 上受累的基因是 AML1,而

7、位于 8 号染色体的 ETO 基因未被累及。AML1ETO 探针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双色 FISH结果证实一条 AML1 基因发生断裂,并与 11 号染色体来源的 DNA 片段并置。RTPCR 未检测到 AML1ETO 融合基因。该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仅 10 个月,预后较差。 2.3RACE 结果显示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11q12 的 LPXN,RTPCR 检测到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交叉转录本,并将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定位至 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

8、子第 984、985 个碱基之间。该易位中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仍正常表达。各种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方向均正确,各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均未改变。 3.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和文献报道的一致,AMLIB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CBF 蛋白在整个细胞均有表达,但以胞浆为主;LPXN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AML1LPXN 代表性转录本 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当分别与不同剂量AMLIB、AL、ALs 共转染时,CBFp 蛋白从主要定位于胞浆变为完全定位于细胞核。4.

9、 EMSA 结果表明: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能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DNA 探针发生特异性结合,CBF 与之共转染能增强这一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AML1B 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MCSFR)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稳定高表达转录本AL、ALs、LPXNAML1 及 LPXN 基因的 NIH3T3 细胞较仅表达 pEGFPN1 空载体的 NIH3T3 细胞增殖迅速,能在软琼脂上呈克隆性生长,并

10、能在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 结论: 1.发现一种累及 AML1 基因的新获得性染色体易位:t(11;21) (q1?3;q22) 。 2.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 11q12 的LPXN,故其核型应重新描述为 t(11;21) (q12;q22) 。易位形成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转录本。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分别位于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 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984、985 个碱基之间。 3.与野生型 AMLIB 蛋白一样,AML1LPXN 的转录本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

11、位于细胞核内,且能与 CBF 发生亚细胞水平共定位,因而可能会与野生型 AML1B 蛋白竞争性结合 CBFp 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而 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对 AML1B 蛋白的转录活性可能无明显影响。 4.AML1LPXN 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 AML1B 特异性靶 DNA 序列抑制 AML1B 对 MCSFR 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和 ALs、LPXNAML1 及 LPXN 表达的蛋白能使 NIH3T3 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及恶性转化能力。正文内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获得性、再现性

12、染色体异常,它们是 AL 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重要依据。大约 55%的 AL 患者可检测到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一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常因染色体易位被破坏,并与其伙伴基因一起转录翻译成新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正常调控途径,从而促使 AL 发病或病情进展。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CBF 的基因 RUNX1(别名:AML1)是 AL 相关染色体易位中最常受累的基因之一,且能与多种基因发生易位,迄今报道涉及 AML1 的平衡易位已达 30 余种,近 20 种伙伴基因被成功克隆,其伙伴基

13、因的种类还在不断被丰富。本研究拟从一例伴 t(11;21) (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入手,定位克隆 AML1 的新伙伴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功能研究,以深化我们对 AML1 相关融合基因致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方法: 1.通过 R 显带和 G 显带技术对一例 AMLM2 患者骨髓标本及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CP)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fluorescence in s

14、itu hybridization,MFISH)验证核型分析结果;采用 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单独或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双色 FISH 初步检测位于 21q22 的受累基因;利用 RTPCR 检测 AML1ETO 融合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排除 t(8;21)变异易位。随访 10 个月后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所有实验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采用 3cDNA 末端快速扩增(3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3RACE)技术克隆该易位中 AML1 的新伙伴基因(位于 11q12 的 LPXN基因) ;通过 RTPCR 以 AML1 和 LPXN 基因

15、特异性引物从患者骨髓标本扩增融合基因 AML1LPXN 及 LPXNAML1 转录本;设计同一基因位于易位断裂点两侧的引物以 RTPCR 检测患者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的表达;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 AML1B、LPXN、AML1LPXN(代表转录本 AL、ALs)及LPXNAML1 的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及 pcDNA3.1/mychis B,将 CBF 全长 CDS 分别克隆到 pDsRed2C1 及 pcDNA3.1/mychis B 载体。所构建的全部克隆均送测序鉴定。 3.采用瞬时转染观察野

16、生型 AML1B、CBF、LPXN 及融合基因 AL、ALs、LPXNAML1翻译成的蛋白在 NIH3T3 细胞中的亚定位。 4.利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观察融合蛋白 AL、ALs 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 DNA 探针的结合;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野生型 AML1B 转录活性的影响。 5.筛选稳定高表达 LPXN 基因及融合基因AL、ALs、LPXNAML1 的 NIH3T3 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这些基因对正常 NIH3T3 细胞的恶性

17、转化能力。 结果: 1.常规核型分析从该例患者骨髓标本检测到一种新的染色体异常:t(11;21) (q1?3;q22) ,其经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为正常核型。染色体涂染及 MFISH 证实 11 号、21 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 FISH 检测发现该易位中 21q22 上受累的基因是 AML1,而位于 8 号染色体的 ETO 基因未被累及。AML1ETO 探针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双色 FISH结果证实一条 AML1 基因发生断裂,并与 11 号染色体来源的 DNA 片段并置。RTPCR 未检测到 AML1ETO 融合基因。该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仅

18、 10 个月,预后较差。 2.3RACE 结果显示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11q12 的 LPXN,RTPCR 检测到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交叉转录本,并将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定位至 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 984、985 个碱基之间。该易位中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仍正常表达。各种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方向均正确,各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均未改变。 3.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和文献报

19、道的一致,AMLIB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CBF 蛋白在整个细胞均有表达,但以胞浆为主;LPXN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AML1LPXN 代表性转录本 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当分别与不同剂量AMLIB、AL、ALs 共转染时,CBFp 蛋白从主要定位于胞浆变为完全定位于细胞核。4. EMSA 结果表明: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能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DNA 探针发生特异性结合,CBF 与之共转染能增强这一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AML1B 对巨噬

20、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MCSFR)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稳定高表达转录本AL、ALs、LPXNAML1 及 LPXN 基因的 NIH3T3 细胞较仅表达 pEGFPN1 空载体的 NIH3T3 细胞增殖迅速,能在软琼脂上呈克隆性生长,并能在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 结论: 1.发现一种累及 AML1 基因的新获得性染色体易位:t(11;21) (q1?3;q22) 。 2.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 11q12 的LPXN,故其核型应重新描述为 t(11;21) (q12;q22)

21、 。易位形成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转录本。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分别位于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 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984、985 个碱基之间。 3.与野生型 AMLIB 蛋白一样,AML1LPXN 的转录本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且能与 CBF 发生亚细胞水平共定位,因而可能会与野生型 AML1B 蛋白竞争性结合 CBFp 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而 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对 AML1B 蛋白的转录活性可能无明显影响。 4.AML1LPXN 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 AML1

22、B 特异性靶 DNA 序列抑制 AML1B 对 MCSFR 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和 ALs、LPXNAML1 及 LPXN 表达的蛋白能使 NIH3T3 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及恶性转化能力。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获得性、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它们是 AL 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重要依据。大约 55%的 AL 患者可检测到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一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常因染色体易位被破坏,并与其伙伴基因一

23、起转录翻译成新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正常调控途径,从而促使 AL 发病或病情进展。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CBF 的基因 RUNX1(别名:AML1)是 AL 相关染色体易位中最常受累的基因之一,且能与多种基因发生易位,迄今报道涉及 AML1 的平衡易位已达 30 余种,近 20 种伙伴基因被成功克隆,其伙伴基因的种类还在不断被丰富。本研究拟从一例伴 t(11;21) (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入手,定位克隆 AML1 的新伙伴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功能研究,以深化我们对 AML1 相关融合基因致

24、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 1.通过 R 显带和 G 显带技术对一例 AMLM2 患者骨髓标本及 PHA刺激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CP)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验证核型分析结果;采用 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单独或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双色 FISH 初步检测位于 21q22 的受累基因;利用 RTPCR 检测 AML1ETO 融合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排除 t(8;21)变异

25、易位。随访 10 个月后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所有实验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采用 3cDNA 末端快速扩增(3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3RACE)技术克隆该易位中 AML1 的新伙伴基因(位于 11q12 的 LPXN基因) ;通过 RTPCR 以 AML1 和 LPXN 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患者骨髓标本扩增融合基因 AML1LPXN 及 LPXNAML1 转录本;设计同一基因位于易位断裂点两侧的引物以 RTPCR 检测患者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的表达;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 AML1B、LPXN、AML1LPXN(代表转录本

26、 AL、ALs)及LPXNAML1 的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及 pcDNA3.1/mychis B,将 CBF 全长 CDS 分别克隆到 pDsRed2C1 及 pcDNA3.1/mychis B 载体。所构建的全部克隆均送测序鉴定。 3.采用瞬时转染观察野生型 AML1B、CBF、LPXN 及融合基因 AL、ALs、LPXNAML1翻译成的蛋白在 NIH3T3 细胞中的亚定位。 4.利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观察融合蛋白 AL、ALs 与含 AML1

27、核心序列的 DNA 探针的结合;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野生型 AML1B 转录活性的影响。 5.筛选稳定高表达 LPXN 基因及融合基因AL、ALs、LPXNAML1 的 NIH3T3 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这些基因对正常 NIH3T3 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结果: 1.常规核型分析从该例患者骨髓标本检测到一种新的染色体异常:t(11;21) (q1?3;q22) ,其经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为正常核型。染色体涂染及 MFISH 证实 11 号、21 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 FISH 检

28、测发现该易位中 21q22 上受累的基因是 AML1,而位于 8 号染色体的 ETO 基因未被累及。AML1ETO 探针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双色 FISH结果证实一条 AML1 基因发生断裂,并与 11 号染色体来源的 DNA 片段并置。RTPCR 未检测到 AML1ETO 融合基因。该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仅 10 个月,预后较差。 2.3RACE 结果显示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11q12 的 LPXN,RTPCR 检测到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交叉转录本,并将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定位至 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29、第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 984、985 个碱基之间。该易位中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仍正常表达。各种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方向均正确,各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均未改变。 3.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和文献报道的一致,AMLIB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CBF 蛋白在整个细胞均有表达,但以胞浆为主;LPXN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AML1LPXN 代表性转录本 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当分别与不同剂量AMLIB、AL、ALs 共转染时,

30、CBFp 蛋白从主要定位于胞浆变为完全定位于细胞核。4. EMSA 结果表明: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能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DNA 探针发生特异性结合,CBF 与之共转染能增强这一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AML1B 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MCSFR)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稳定高表达转录本AL、ALs、LPXNAML1 及 LPXN 基因的 NIH3T3 细胞较仅表达 pEGFPN1 空载体的

31、NIH3T3 细胞增殖迅速,能在软琼脂上呈克隆性生长,并能在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 结论: 1.发现一种累及 AML1 基因的新获得性染色体易位:t(11;21) (q1?3;q22) 。 2.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 11q12 的LPXN,故其核型应重新描述为 t(11;21) (q12;q22) 。易位形成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转录本。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分别位于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 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984、985 个碱基之间。 3.与野生型 AMLIB 蛋白一样

32、,AML1LPXN 的转录本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且能与 CBF 发生亚细胞水平共定位,因而可能会与野生型 AML1B 蛋白竞争性结合 CBFp 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而 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对 AML1B 蛋白的转录活性可能无明显影响。 4.AML1LPXN 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 AML1B 特异性靶 DNA 序列抑制 AML1B 对 MCSFR 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和 ALs、LPXNAML1 及 LPXN 表达的蛋白能使 NIH3T3 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及恶性转化能力。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

33、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获得性、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它们是 AL 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重要依据。大约 55%的 AL 患者可检测到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一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常因染色体易位被破坏,并与其伙伴基因一起转录翻译成新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正常调控途径,从而促使 AL 发病或病情进展。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CBF 的基因 RUNX1(别名:AML1)是 AL 相关染色体易位中最常受累的基因之一,且能与多种基因发生易位,迄今报道涉及 AML1 的平衡易位已达 30

34、 余种,近 20 种伙伴基因被成功克隆,其伙伴基因的种类还在不断被丰富。本研究拟从一例伴 t(11;21) (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入手,定位克隆 AML1 的新伙伴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功能研究,以深化我们对 AML1 相关融合基因致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 1.通过 R 显带和 G 显带技术对一例 AMLM2 患者骨髓标本及 PHA刺激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CP)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

35、iplex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验证核型分析结果;采用 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单独或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双色 FISH 初步检测位于 21q22 的受累基因;利用 RTPCR 检测 AML1ETO 融合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排除 t(8;21)变异易位。随访 10 个月后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所有实验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采用 3cDNA 末端快速扩增(3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3RACE)技术克隆该易位中 AML1 的新伙伴基因(位于 11q12 的 LPXN基因) ;通过

36、RTPCR 以 AML1 和 LPXN 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患者骨髓标本扩增融合基因 AML1LPXN 及 LPXNAML1 转录本;设计同一基因位于易位断裂点两侧的引物以 RTPCR 检测患者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的表达;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 AML1B、LPXN、AML1LPXN(代表转录本 AL、ALs)及LPXNAML1 的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及 pcDNA3.1/mychis B,将 CBF 全长 CDS 分别克隆到 pDsRed2C1 及 pcDNA3.1/mychis B 载体。所构建的全

37、部克隆均送测序鉴定。 3.采用瞬时转染观察野生型 AML1B、CBF、LPXN 及融合基因 AL、ALs、LPXNAML1翻译成的蛋白在 NIH3T3 细胞中的亚定位。 4.利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观察融合蛋白 AL、ALs 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 DNA 探针的结合;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野生型 AML1B 转录活性的影响。 5.筛选稳定高表达 LPXN 基因及融合基因AL、ALs、LPXNAML1 的 NIH3T3 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38、观察这些基因对正常 NIH3T3 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结果: 1.常规核型分析从该例患者骨髓标本检测到一种新的染色体异常:t(11;21) (q1?3;q22) ,其经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为正常核型。染色体涂染及 MFISH 证实 11 号、21 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 FISH 检测发现该易位中 21q22 上受累的基因是 AML1,而位于 8 号染色体的 ETO 基因未被累及。AML1ETO 探针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双色 FISH结果证实一条 AML1 基因发生断裂,并与 11 号染色体来源的 DNA 片段并置。RTPCR 未检测到 AML1E

39、TO 融合基因。该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仅 10 个月,预后较差。 2.3RACE 结果显示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11q12 的 LPXN,RTPCR 检测到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交叉转录本,并将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定位至 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 984、985 个碱基之间。该易位中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仍正常表达。各种真核表达载体中插入片段的序列、方向均正确,各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均未改变

40、。 3.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和文献报道的一致,AMLIB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CBF 蛋白在整个细胞均有表达,但以胞浆为主;LPXN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AML1LPXN 代表性转录本 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当分别与不同剂量AMLIB、AL、ALs 共转染时,CBFp 蛋白从主要定位于胞浆变为完全定位于细胞核。4. EMSA 结果表明: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ALs 能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DNA 探针发生特异性结合,CBF 与之共转染能增强这一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及

41、ALs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AML1B 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MCSFR)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稳定高表达转录本AL、ALs、LPXNAML1 及 LPXN 基因的 NIH3T3 细胞较仅表达 pEGFPN1 空载体的 NIH3T3 细胞增殖迅速,能在软琼脂上呈克隆性生长,并能在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 结论: 1.发现一种累及 AML1 基因的新获得性染色体易位:t(11;21) (q1?3;q22) 。 2.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 11q12 的LPXN,故其核型应重新

42、描述为 t(11;21) (q12;q22) 。易位形成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AML1 转录本。该易位基因组水平的断裂点分别位于AML1 第 6 内含子、LPXN 第 8 外显子第 835、836 个碱基之间及第 9 外显子第984、985 个碱基之间。 3.与野生型 AMLIB 蛋白一样,AML1LPXN 的转录本AL 及 ALs 表达的蛋白位于细胞核内,且能与 CBF 发生亚细胞水平共定位,因而可能会与野生型 AML1B 蛋白竞争性结合 CBFp 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而 LPXNAML1 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对 AML1B 蛋白的转录活性可能无明显影响。 4.A

43、ML1LPXN 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 AML1B 特异性靶 DNA 序列抑制 AML1B 对 MCSFR 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 5.AML1LPXN 的转录本 AL 和 ALs、LPXNAML1 及 LPXN 表达的蛋白能使 NIH3T3 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及恶性转化能力。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获得性、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它们是 AL 诊断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重要依据。大约 55%的 AL 患者可检测到再现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一些编码转录因子

44、的基因常因染色体易位被破坏,并与其伙伴基因一起转录翻译成新的融合蛋白,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正常调控途径,从而促使 AL 发病或病情进展。参与编码转录因子 CBF 的基因 RUNX1(别名:AML1)是 AL 相关染色体易位中最常受累的基因之一,且能与多种基因发生易位,迄今报道涉及 AML1 的平衡易位已达 30 余种,近 20 种伙伴基因被成功克隆,其伙伴基因的种类还在不断被丰富。本研究拟从一例伴 t(11;21) (q1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入手,定位克隆 AML1 的新伙伴基因及融合基因,并对其进行初步功能

45、研究,以深化我们对 AML1 相关融合基因致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 1.通过 R 显带和 G 显带技术对一例 AMLM2 患者骨髓标本及 PHA刺激的外周血标本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CP)及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验证核型分析结果;采用 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单独或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双色 FISH 初步检测位于 21q22 的受累基因;利用 RTPCR 检测 AML1ETO

46、融合基因的表达以初步排除 t(8;21)变异易位。随访 10 个月后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所有实验均获得患者知情同意。2.采用 3cDNA 末端快速扩增(3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3RACE)技术克隆该易位中 AML1 的新伙伴基因(位于 11q12 的 LPXN基因) ;通过 RTPCR 以 AML1 和 LPXN 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患者骨髓标本扩增融合基因 AML1LPXN 及 LPXNAML1 转录本;设计同一基因位于易位断裂点两侧的引物以 RTPCR 检测患者未被累及的 AML1 及 LPXN 等位基因的表达;根据后续功能研究的需要分别将 AML

47、1B、LPXN、AML1LPXN(代表转录本 AL、ALs)及LPXNAML1 的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及 pcDNA3.1/mychis B,将 CBF 全长 CDS 分别克隆到 pDsRed2C1 及 pcDNA3.1/mychis B 载体。所构建的全部克隆均送测序鉴定。 3.采用瞬时转染观察野生型 AML1B、CBF、LPXN 及融合基因 AL、ALs、LPXNAML1翻译成的蛋白在 NIH3T3 细胞中的亚定位。 4.利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

48、观察融合蛋白 AL、ALs 与含 AML1 核心序列的 DNA 探针的结合;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融合蛋白对野生型 AML1B 转录活性的影响。 5.筛选稳定高表达 LPXN 基因及融合基因AL、ALs、LPXNAML1 的 NIH3T3 细胞,通过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 BALB/c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这些基因对正常 NIH3T3 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结果: 1.常规核型分析从该例患者骨髓标本检测到一种新的染色体异常:t(11;21) (q1?3;q22) ,其经 PHA 刺激的外周血标本为正常核型。染色体涂染及 MFISH 证实 11 号、21 号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AML1ETO 双色双融合探针 FISH 检测发现该易位中 21q22 上受累的基因是 AML1,而位于 8 号染色体的 ETO 基因未被累及。AML1ETO 探针联合 11 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双色 FISH结果证实一条 AML1 基因发生断裂,并与 11 号染色体来源的 DNA 片段并置。RTPCR 未检测到 AML1ETO 融合基因。该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生存期仅 10 个月,预后较差。 2.3RACE 结果显示该易位中 AML1 的伙伴基因是位于11q12 的 LPXN,RTPCR 检测到 4 种 AML1LPXN 转录本及 1 种 LPX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