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3823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考 历史基础、考点梳理 核心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识记1、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1)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年至 20 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2、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1)生活在长江下游、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人,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生活在黄河中游、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他们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他们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他们已会纺线、织布、制衣,能制造彩陶。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族。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海外华人也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由于黄帝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尊称

3、黄帝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是黄帝以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了,召集部落首领民主推举有德有才的舜做继承人。舜年老时,也采用同样方式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这种首领让贤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识记1、夏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王位世袭制的出现。(1)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商、西周的建立者。(1)约公元前 1600 年,汤灭夏,建立商朝。(2)公元前 1046 年,周

4、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著名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4、战国七雄及形势图。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先后有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战国形势图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以后兼并天下,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一、识记1、秦统一的时间、秦始皇人物像及秦朝

5、疆域图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2、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和意义。地点:大泽乡。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二、理解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又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三、运用1、评价秦始皇。(1)统一六国:秦

6、王嬴政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大一统的局面。(2)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推行郡县制。这些制度,基本上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3)采取措施,巩固统一:统一货币,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为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这些措施的推行,加强中央

7、与全国各地区的联系,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后又把暗中批评他的儒生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4)维护国家统一和开发南疆:为安定北疆,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秦始皇还派兵统一并开发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秦朝疆域广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

8、巨大贡献,产生了巨大影秦朝疆域图3响。(5)秦始皇统治残暴。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郦山墓,加上修长城和驰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单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加上连坐,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在历史上功大于过。2、汉武帝的大一统。汉 武 帝 雄 才 大 略 , 为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措 施 。 主 要 有 : 政 治 上 , 接 受 主 父 偃 的 建 议 , 下 令 允 许 诸 王 将 自 己 的 封

9、地 分 给 子 弟 , 建 立 较 小 的 侯 国 。从 此 , 诸 侯 国 越 分 越 小 。 后 来 , 又 找 借 口 削 去 半 数 侯 国 , 解 除 了 诸 侯 国 对 中 央 的 威 胁 。 思 想 文 化 上 , 接 受 董 仲 舒 的 建 议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就 是 把 儒 家 学 说 作 为 封建 正 统 思 想 , 持 法 家 、 道 家 等 各 家 学 说 的 读 书 人 , 均 受 到 排 斥 ; 还 大 力 推 行 儒 学 教 育 , 在 长安 兴 办 太 学 。 太 学 是 我 国 古 代 最 高 学 府 , 以 儒 家 五 经 为

10、 主 要 教 材 , 培 养 官 吏 。 经 济 上 , 将 地 方 的 铸 币 权 和 盐 铁 经 营 权 收 归 中 央 , 统 一 铸 造 五 铢 钱 , 抑 制 了 大 商 人 牟取 暴 利 , 大 大 增 加 中 央 的 财 政 收 入 , 实 现 了 经 济 的 上 大 一 统 。 军 事 上 , 对 匈 奴 多 次 展 开 大 规 模 的 反 击 战 , 公 元 前 119 年 , 派 卫 青 、 霍 去 病 大 破 匈 奴 ,匈 奴 再 也 无 力 与 西 汉 对 抗 , 彻 底 解 除 匈 奴 的 威 胁 。 派 张 骞 出 使 西 域 , 加 强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

11、 治 理 黄 河 , 汉 武 帝 亲 临 治 理 黄 河 的 工 地 , 较 长 时 间 解 除 黄 河 水 患 。武 帝 时 候 , 西 汉 王 朝 在 政 治 、 经 济 、 军 事 和 思 想 上 实 现 了 大 一 统 , 开 始 进 入 鼎 盛 时 期 。汉 武 帝 是 我 国 古 代 很 有 作 为 的 皇 帝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识记1、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和三国鼎立形势图。(1)官渡之战: 200 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几年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2)赤壁之战:208 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抗曹,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打败曹军。赤壁之战

12、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3)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也很尖锐,人口大量南迁。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那时候,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

13、,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4二、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背景:4 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那时候,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气候干旱,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措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

14、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 礼 法 , 尊 崇 孔 子 , 以 孝 治 国 , 提 倡 尊 老 、 养 老 的 风 气 等 。影 响 ( 或 作 用 ) : 这 些 措 施 促进了民族融合。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识记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大

15、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当时进士科考试人数多,录取极严。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2、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上,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稳定了动荡政局。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

16、核县令的政绩。提倡节俭。史称“开元之治”。经济上,空前繁荣。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有很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出现了新农具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方面: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方面:长安、洛阳、成都、扬州是商业大都市。长安城街道整齐,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文化上,科举制得到完善,士人读书

17、风气盛行。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促使我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4、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要求,把文成公主嫁5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 世纪初期,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二、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

18、。使团规模庞大,成员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地吸收唐文化。使团对唐的赠品,和唐朝的回礼,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深。日本学者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上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俗习惯。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唐玄宗时期,多次东渡,第 6 次才到达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将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到日本。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玄奘西游:唐朝贞观年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尊敬。他带回大量佛经,专心翻译,为中印文

19、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三、运用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协助父亲李渊建立唐朝。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内容:(1)政治方面:知人善任,重视纳谏,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中央权力;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2)经济方面: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3)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发展学校教育。(4)民族关

20、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派文成公主到吐蕃和亲。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5)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玄奘西游等,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他的统治史称“贞观之治”。第六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识记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10 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960 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11 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北宋、辽、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12 世纪初期,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

21、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金先灭辽, 1127 年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取得了郾城大捷。后来,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1)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6过北方。(2)具体表现有:农业方面: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22、江南的许多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手工业方面: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南宋时,棉纺织业在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普及。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海船上已经装有指南针。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宋代的商业都市很多,最大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其中临安城人口众多,有早市、夜市。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

23、商港。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于 1206 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4、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那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

24、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识记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加强对官吏、人民监视、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

25、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允许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2、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644 年,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清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3、清 朝 前 期 维

26、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巩固海防。1684 年设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7(2)巩固陆 疆 。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顺治帝、康熙帝分别册封达赖和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由中央政府册封。还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加强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帝时,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并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的一支)。其首领渥巴锡率土尔扈特人冲破沙俄军队的重重堵截,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3)抗击外来侵略

27、,保卫祖国疆土:17 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占据雅克萨、尼布楚等地,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康熙帝派军两次围攻雅克萨,打败俄军,使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689 年,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二、理解1、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

28、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组建了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的倭寇。接着,他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2、郑和下西洋。原因: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 的 联 系 , 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明 成 祖 派 郑 和 下 西 洋 。经 过 : 1405 年 到 1433 年 , 郑 和 率 船 队 先 后 7 次 下 西 洋 , 到 过 亚 非 30 多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最 远 到 达 红 海 沿 岸 和 非 洲 东 海 岸 。意义: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

29、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3、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61 年,郑成功率军进攻台湾,经过艰苦的战斗,打败侵略者。1662 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三、运用“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抑、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相对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

30、者担8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表现:清初的 40 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只准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影响:清朝闭关锁国推行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

31、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第八单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识记1、司母戊鼎图。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朝时期巨大的青铜器。2、东汉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7 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4、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

32、主要医学成就。(1)华佗: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他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再进行开刀等外科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编成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锻炼身体。(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原理和治病原则。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尊称为“医圣”。(3)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集我国古代医学之大成。它刊行后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5、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

33、著作类别。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的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都江堰、长城、赵州桥、大运河的修建时间和图。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9战国时期,为了加强边防,开始修建长城。以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

34、,其中以秦朝和明朝修建的长城最为宏伟。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秦长城位置见秦朝疆域图。明长城达到完善地步,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605 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元朝时,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赵州桥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

35、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二、理解四大发明。甘肃天水出土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制成优质廉价的纸。纸逐渐普遍使用,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把他发明的纸叫“蔡侯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

36、世界各地。15 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了约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四大发明组图明长城 都江堰赵州桥10出土的西汉麻纸毕升 司南(模型) 罗盘针(模型) 南宋突火枪蔡 伦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等。13、14世纪,

37、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造 纸 术 、 指 南 针 、 火 药和 印 刷 术 , 是 我 国 古 代 人 民的 “四 大 发 明 ”, 是 中 华 民 族 对 世 界 文 明 发 展 的 重 大 贡 献 。第九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识记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为“大篆”。战国时,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开始发生变化。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规定用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

38、用的规范化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加简单的隶书。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2、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像。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仁”包含一切美德。孔子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其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整理古籍,编成春秋,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重要

39、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仁政”治国,提倡自然资源持续利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兵家的代表孙膑,他继承并发展了春秋晚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军事思想,提出“战胜而强立”的观点。4、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11清明

40、上河图局部5、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李白的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白居易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北宋苏轼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的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古典名著,即罗贯中的三国演

41、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6、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司马迁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7、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1)书法: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隋唐时,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基础。

42、唐朝最著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造了雄浑敦厚的“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创造了方折峻丽、骨力雄健的“柳体”。宋元时,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明朝书法比以前普及。有人形容说,明代三尺童子即能挥笔作书。当时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 唐 时 期 ,

43、 绘 画 艺 术 高 度 发 展 , 宗 教 画 富 有 生 活 气 息 , 人 物 画 、 山 水 画 和 花 鸟 画 大 量 出现 。 唐 初 画 家 阎 立 本 , 以 人 物 故 事 画 著 名 。 盛 唐 画 家 吴 道 子 , 画 技 高 超 , 被 后 人 尊 称 为 “画圣 ”。 他 的 画 , 注 重 线 条 变 化 , 立 体 感 强 , 风 格 奔 放 , 开 后 世 写 意 画 的 先 河 。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朝最著名的画家赵孟頫,他画

44、山水、人物、花鸟等生动传神,富有情趣,当时人称赞他的画为“神品”,名作有秋郊饮马图。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水墨写意花鸟画,也推陈出新。代表有明朝的徐渭。清朝的“扬州八怪”。12(3)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作品的杰出代表。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垫,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无数优秀工匠的创作,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石窟里雕刻着数量惊人的大小佛像,周围石壁上刻满浮雕。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

45、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隋唐时期开凿的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一、识记1、1839 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1856-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领北京。3、俄国侵占中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

46、土1858 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1860 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 40 万平方公里1860 年1864 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公里19 世纪80 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公里4、1876 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痛击阿古柏侵略军,1878 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 世纪 80 年代初,在左宗棠做好武力收复伊犁准备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外交斗争,迫使俄国归还伊犁。1884 年,清在新疆设立行

47、省。5、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致远舰英勇作战,壮烈殉国。6、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二、理解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爆发时间:1840-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圆明园残迹图 虎门销烟浮雕13(2)1842 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 (理解)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

48、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1)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2)危害: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三、运用1901 年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1)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2)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

49、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一、识记1、洋务运动开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结束于 90 年代。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像(1)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 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它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3)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 、 “民权” 、 “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辛丑条约签约的情景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汉阳铁厂孙中山14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1912 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3、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