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3366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井冈山大学附中 王小菲摘要:进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应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存异;启发学生求异;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策略。近十年来,我省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各地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先是提倡素质教育,后来又推行主体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等。但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笔者认为,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主观题的比例逐年增加,作文也不限制体裁,而且给敢于创新的学生作文打高分。由此可见, “

2、创新”已渐渐成为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砝码。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再不转变观念,再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就很可能在高考中失重,也很难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 努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不可冒犯的权威态度,是创造力的极大阻碍。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与盲目的崇拜。加上有些老师喜欢居高临下,又不太愿意接受学生的批评,甚至在课堂上还不时大声责备、呵斥学生 。这样,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恐惧和抵制心理。心理学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紧张、不满甚至恐惧之中时,他就会直接阻碍

3、或者中断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暂时丧失创造力。所以,我们老师,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并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学生的批评与建议,努力营造一种愉悦、和谐、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我在教读六国论时,有一学生对作者的观点不以为然。课堂上他突然问我:“王老师,我认为六国破灭,不在赂秦,而在于秦的强大与威慑。再说,秦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作者何必为六国叹息呢?”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我并没有丝毫恼怒,而是面带微笑,先表扬这位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说得对。六国破灭,决不仅仅在于赂秦。作者苏洵也应该知道这一点。可他为什么单从赂秦这个角度来立论呢

4、?大家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探究六国灭亡的原因吗?”经过我的点拨和大家的讨论,那位同学抢先回答:“本文是借古讽今。 ”而且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指出我教学中的错误事实证明:如果你不珍重学生,学生也不会珍重你;如果你不喜欢学生指出你教学中的错误,那学生就会因此而轻视你,以后也不愿再指出你的错误了。那你的教学肯定不会有什么长进。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的境界,只有在师生关系平等、融洽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达到。、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充分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必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一堂课就是一场戏,那“我们语文教师不要追求像个演

5、员,而要努力做个导演” 。我们要尽可能的导演出一场场精彩的“戏” ,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表演” 。但我们又不能要求学生“表演”时的一颦一笑都完全按我们的设计去做。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因而在学生进行“表演”时,教师既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创新。否则,学生只能成为我们手中的木偶而已。 语文教师作为“导演” ,还要注意:一是多给学生一些琢磨的时间。如高中文言文,课本上的注解都非常详细,学生结合注解完全能看懂课文大意,教师就没有必要对全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那些自读课文,像秋水 病梅馆记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如果学生能懂或通过努力能够掌握的,教师却

6、滔滔不绝,一讲到底,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会扑灭学生心灵上智慧的火花。二是多给学生一些“表演”的时间与空间。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 。整堂课基本上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其实,我们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表演”的空间和机会。如一些自渎课文,可让学生备课上课;还可以将那些故事性强、人物个性鲜明的文章如邹忌讽秦王纳谏 项链 智取生辰纲等课文,改成戏剧小品搬上舞台,完全由学生来表演。、 鼓励学生质疑 五年前的一节谈话课上,曾有学生问我:“王老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我随口答道:“我最喜欢有头脑、爱发问的学生,最不喜欢懒于思考,不

7、懂装懂的学生。 ”没想到我第二天早读下班辅导,竟有多于平时一半的学生举手,要求解答疑难问题。真让我惊喜不已。孔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子语类卷十一)可以说,质疑是学生学会创造的开端,是学习活动中思维的动力和起点。如果学生对传统的学说和老师的观点一味地顶礼膜拜,不加思考,那么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就会僵化。事实上在课堂上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的学生往往是最勤于思考、最有胆有识、最具有创造潜力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对书本内容和老师的讲解大胆地提出异议,而不能认为书本和自己都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更不能说

8、那些爱发问的学生是“钻牛角尖” 。记得我讲烛之武退秦师时,保送班里有一个学生曾对那个“阙”字的注音提出过异议。他说注释上“阙”读“jue”,参考书上却说读“que” (通“缺” ) ,实际上这个字在本文中应读“que” 。因为这个字读“que”时有“损害”这个义项,而读“jue”和“ que”都没有这个义项。这个学生说着,还拿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给我看。我觉得这个学生说的有道理,便立即在班上纠正了这个字的读音,并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此后,在课堂上敢于质疑的学生是越来越多了,而我呢,也从学生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四、允许学生存异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次作文竞赛,我至今记忆犹新.作文题目是邻居 。

9、我从班里挑选了三篇较好的作文,稍做修改后发回给学生,让他们重抄后再交给我。结果有两个学生重抄了,而另一位学生却几乎重抄原文,只是按我的要求改动了两个字,开始我有些生气,觉得这个学生太自负了。可既而又觉得,这样的学生有主见,有个性!所以当时我也没有责备她。虽然那次作文竞赛,我推荐的三位学生中,只有她没有得奖,但我还是大大的称赞了她一番,说她有主见,不盲从老师,将来肯定有出息。果然,三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语文不同于数学,严格说来,它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如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存异,不要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学生,也不要搞太多的

10、标准答案。学生凡是有道理的、大致符合题意的想法或做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因为允许学生存异,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五、启发学生求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存异,还要启发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我在教读季氏将伐颛臾时,曾引导学生求异:“孔子认为季氏不该伐颛臾 ,并列举了三条理由。那么,你认为季氏该不该伐颛臾呢?”有一位女生奇怪的望着我,轻声说道:“当然不该伐咯孔子的话还有错啊?”我笑着对她说:“孔子还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你也觉得他说的没错?”这时,有几个男生便大声说道:“该伐!” “为什么?”我赶紧把目光转

11、向其中一个举手的男生, “请你说明理由。 ”那位男生站起来,很快列举了三条理由:“第一,当时鲁国四分五裂,鲁国皇室形同虚设,这说明鲁国国君无能,他没有统一鲁国的雄才大略,而季氏的势力发展得这么快,说明他具有相当的实力和才能。我想,如果他能统一鲁国,登上鲁国国君的宝座,也许会把鲁国管理得更好;第二,实现祖国统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认为当时最具有能力领导鲁国人民完成这个大业的,当推季氏,季氏伐颛臾 ,这是他统一鲁国必须做的,所以无可厚非;第三,颛臾当时虽然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国,但它肯定不愿意长期向别国称臣。它一旦强盛起来,就会对季氏的费,甚至整个鲁国产生威胁。所以还是早点把它除掉为好。

12、”这位学生的想法很大胆,而且有道理,我给予充分的肯定。此外,还可以找一些好的辩题,如“以德治国更重要还是以法治国更重要” “环境决定命运还是性格决定命运”等,让学生进行课堂辩论,以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六,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在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假” “大” “空”的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不足,许多学生认为作文是临时“做”出来的,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因而不敢写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也不愿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再加上现在市面上的作文书五花八门,学生更不愿动脑筋了。二是老师讲的作文技法,如立意要高、事例要典型等言论,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比如不少的老师认为写家乡就非得写家乡新

13、貌,非得歌颂党的富民政策。所以八十年代初,中学生作文中的那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到了我的家乡” ,也就代代相传,沿用至今。三是学生整天忙于功课,而很少进行课外阅读,平时又没有认真观察生活,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因而写起作文来便无话可说,也就只好东拼西凑或胡编乱抄了。本人认为,要克服学生这种“假” “大” “空”的毛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平时作文鼓励学生写“放胆文” 。我的做法是:第一,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第二,评改作文时,不单以“主题”论高低,只要学生作文当中有一点可取之处,即给予肯定;第三,多出话题作文和想象作文,并给敢于创新的学生打高分;第四,进行课前 5 分钟说话训练,

14、促使学生平时观察生活和进行课外阅读。今年高考前夕的电视节目中,有一位学生问专家:“作文如何创新?”那位专家说:“写出你自己。 ”要真正写出自己,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有人说,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活动,三是社会活动。但在目前仍至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因而课堂,是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教师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开发学生潜能.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但靠每天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创建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创新的校园环境。美国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说:“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他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点,希望能引起各地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和各中小学校长的重视。 (注:本文发表在 2007 年吉安教育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