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内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福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关键词:消化不良 辨证分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证型摘要: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
2、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 55 例,女 41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33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38 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 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
3、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
4、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5、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
6、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7
7、4%,湿热滞胃证较瘀血阻滞证在秋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4)冬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91%,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胃中蕴热证在冬季构成比高;脾胃虚寒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冬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FD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FD 的 Hp 总感染率为5435%,各中医证型 Hp 感染率不同,分别为:湿热滞胃证 7813%、胃中蕴热证 6667%、饮食积滞证 6066%、寒邪客胃证 5882%、瘀血阻滞证 5238%、肝气犯胃证 5128%、肝气郁结证 4921%、脾胃气虚证 3784%、脾胃虚寒证3770%、胃阴
8、不足证 3600%湿热滞胃证较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瘀血阻滞证、饮食积滞证 Hp感染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 1、FD 好发于四季,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而各中医证型在四季的构成比则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别,应证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1)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比例最高,并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饮食积滞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四季均常见;胃中蕴热证以夏季较为常见;胃阴不足证以秋季较为常见;寒邪客胃证以冬、夏季较
9、为常见;而瘀血阻滞证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春季以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为多见;夏、秋季以湿热滞胃证较为多见;冬季则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较为多见。2、FD 湿热滞胃证的 Hp 感染率最高,湿热滞胃证较除胃中蕴热证外其他证型 Hp 感染率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 Hp 感染率高;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正文内容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
10、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 55 例,女 41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33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38 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11、)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 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
12、、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
13、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
14、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
15、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74%,湿热滞胃证较瘀血阻滞证在秋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4)冬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91%,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胃中蕴热证在冬季构成比高;脾胃虚寒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冬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FD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FD 的 Hp 总感染率为5435%,各中医证型 Hp 感染率
16、不同,分别为:湿热滞胃证 7813%、胃中蕴热证 6667%、饮食积滞证 6066%、寒邪客胃证 5882%、瘀血阻滞证 5238%、肝气犯胃证 5128%、肝气郁结证 4921%、脾胃气虚证 3784%、脾胃虚寒证3770%、胃阴不足证 3600%湿热滞胃证较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瘀血阻滞证、饮食积滞证 Hp感染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 1、FD 好发于四季,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而各中医证型在四季的构成比则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别,应证了中医“
17、天人相应”的理论: (1)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比例最高,并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饮食积滞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四季均常见;胃中蕴热证以夏季较为常见;胃阴不足证以秋季较为常见;寒邪客胃证以冬、夏季较为常见;而瘀血阻滞证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春季以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为多见;夏、秋季以湿热滞胃证较为多见;冬季则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较为多见。2、FD 湿热滞胃证的 Hp 感染率最高,湿热滞胃证较除胃中蕴热证外其他证型 Hp 感染率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 Hp 感染率高;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
18、高。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55 例,女 41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19、33 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 38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
20、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
21、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
22、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
23、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74%,湿热滞胃证较瘀血阻滞证在秋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4)冬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91%,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寒邪客胃证
24、、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胃中蕴热证在冬季构成比高;脾胃虚寒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冬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FD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FD 的 Hp 总感染率为5435%,各中医证型 Hp 感染率不同,分别为:湿热滞胃证 7813%、胃中蕴热证 6667%、饮食积滞证 6066%、寒邪客胃证 5882%、瘀血阻滞证 5238%、肝气犯胃证 5128%、肝气郁结证 4921%、脾胃气虚证 3784%、脾胃虚寒证3770%、胃阴不足证 3600%湿热滞胃证较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瘀血阻滞证、饮食积滞证 Hp感染率高;胃中蕴热
25、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 1、FD 好发于四季,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而各中医证型在四季的构成比则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别,应证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1)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比例最高,并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饮食积滞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四季均常见;胃中蕴热证以夏季较为常见;胃阴不足证以秋季较为常见;寒邪客胃证以冬、夏季较为常见;而瘀血阻滞证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春季以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为多见;夏、秋季以湿热滞胃证较为多见;冬季则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
26、证较为多见。2、FD 湿热滞胃证的 Hp 感染率最高,湿热滞胃证较除胃中蕴热证外其他证型 Hp 感染率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 Hp 感染率高;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27、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55 例,女 41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33 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 38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
28、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
29、%;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
30、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
31、,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
32、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74%,湿热滞胃证较瘀血阻滞证在秋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4)冬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91%,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胃中蕴热证在冬季构成比高;脾胃虚寒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冬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FD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FD 的 Hp 总感染率为5435%,各中医证型 Hp 感染率不同,分别为:湿热滞胃证 7813%、胃中蕴热证 6667%、饮食积滞证 6066%、寒邪客胃证 5882%、瘀血阻滞证 5238%、肝气犯胃证 5128%
33、、肝气郁结证 4921%、脾胃气虚证 3784%、脾胃虚寒证3770%、胃阴不足证 3600%湿热滞胃证较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瘀血阻滞证、饮食积滞证 Hp感染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 1、FD 好发于四季,无明显季节性差异;而各中医证型在四季的构成比则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别,应证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1)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比例最高,并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饮食积滞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四季均常见
34、;胃中蕴热证以夏季较为常见;胃阴不足证以秋季较为常见;寒邪客胃证以冬、夏季较为常见;而瘀血阻滞证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春季以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为多见;夏、秋季以湿热滞胃证较为多见;冬季则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较为多见。2、FD 湿热滞胃证的 Hp 感染率最高,湿热滞胃证较除胃中蕴热证外其他证型 Hp 感染率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 Hp 感染率高;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 FD 中医证
35、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55 例,女 41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33 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 38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36、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
37、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
38、%、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
39、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
40、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74%,湿热滞胃证较瘀血阻滞证在秋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4)冬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291%,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胃中蕴热证在冬季构成比高;脾胃虚寒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冬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FD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41、: FD 的 Hp 总感染率为5435%,各中医证型 Hp 感染率不同,分别为:湿热滞胃证 7813%、胃中蕴热证 6667%、饮食积滞证 6066%、寒邪客胃证 5882%、瘀血阻滞证 5238%、肝气犯胃证 5128%、肝气郁结证 4921%、脾胃气虚证 3784%、脾胃虚寒证3770%、胃阴不足证 3600%湿热滞胃证较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寒邪客胃证、瘀血阻滞证、饮食积滞证 Hp感染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结论: 1、FD 好发于四季,无明显季节性差
42、异;而各中医证型在四季的构成比则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别,应证了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1)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比例最高,并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肝气郁结证、肝气犯胃证、饮食积滞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四季均常见;胃中蕴热证以夏季较为常见;胃阴不足证以秋季较为常见;寒邪客胃证以冬、夏季较为常见;而瘀血阻滞证则以冬、春季较为常见。 (2)春季以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证较为多见;夏、秋季以湿热滞胃证较为多见;冬季则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较为多见。2、FD 湿热滞胃证的 Hp 感染率最高,湿热滞胃证较除胃中蕴热证外其他证型 Hp 感染率均高;胃中蕴热证、饮食积滞证、寒邪客胃证均较脾胃气虚证
43、、脾胃虚寒证 Hp 感染率高;饮食积滞证较胃阴不足证 Hp 感染率高。目的: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做小样本症候学调查,初步了解福州及其周边地区 FD 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探讨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应证中医“人与天地相应” 、“因时制宜”的理论,对 FD 预防、治疗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根据门诊病人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运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症候学调查,并予分析、归纳,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病例 563 例,其中湿热滞胃证 96 例(男55 例,女 41
44、 例,平均年龄 4687565 岁) ,肝气犯胃证 78 例(男 33 例,女 45 例,平均年龄 43251286 岁) ,脾胃气虚证 74 例(男 36 例,女 38例,平均年龄 51691227 岁) ,肝气郁结证 63 例(男 26 例,女 37 例,平均年龄 42761367 岁) ,脾胃虚寒证 61 例(男 30 例,女 31 例,平均年龄5042965 岁) ,饮食积滞证 61 例(男 33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36521138 岁) ,寒邪客胃证 51 例(男 25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38811021 岁) ,胃中蕴热证 33 例(男 19 例,女 14 例,平均
45、年龄40571634 岁) ,胃阴不足证 25 例(男 12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857833 岁) ,瘀血阻滞证 21 例(男 8 例,女 13 例,平均年龄45621158 岁) ;再分析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相关性,以及 FD 中医证型与 Hp 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1、FD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湿热滞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170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63%、4896%、2292%、1250%;肝气犯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385%,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949%、2821%、1923%、2308%;脾胃气虚证占全年 FD
46、 患者的131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162%、2838%、2432%、2568%;肝气郁结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119%,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016%、2857%、1905%、2222%;脾胃虚寒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787%、1639%、2295%、3279%;饮食积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108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295%、3607%、2131%、1967%;寒邪客胃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90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961%、2941%
47、、1569%、3529%;胃中蕴热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586%,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1515%、4242%、3333%、909%;胃阴不足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 444%,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2400%、1200%、4800%、1600%;瘀血阻滞证占全年 FD 患者的373%,该证型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构成比依次为3333%、952%、1429%、4286%。 2、FD 在四季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而 FD 中医证型与季节关系则存在显著性差别: (1)春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2345%,肝气犯胃证较胃中蕴热证、胃阴不足证在春季构成比高;肝气郁结证、脾胃虚寒证均较胃中蕴热证在春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2)夏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的 3091%,湿热滞胃证较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寒邪客胃证、胃中蕴热证、脾胃虚寒证均较瘀血阻滞证在夏季构成比高;饮食积滞证、肝气犯胃证、脾胃气虚证、肝气郁结证、胃中蕴热证、寒邪客胃证较胃阴不足证在夏季构成比高,具有显著性差别。 (3)秋季 FD 患者的比例占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