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术资本主义”中的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 李丽丽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学术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进行自身增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学术市场行为或学术市场化倾向。它是由现代化和知识经济促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 “学术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具有两面性, 即资本逻辑和文化逻辑相互套嵌的属性。资本逻辑所代表的谋求外在财富即物质财富增殖的工具理性与文化逻辑所代表的注重内在财富即精神价值的价值理性, 具有天然的异质性。那么, 只有正确处理学术与市场的关系, 才能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让科研人员执守正确的价值理性开展学术创新。关键词: “学术资本主义
2、”; 资本逻辑; 文化逻辑; 价值理性; 作者简介:李丽丽, 女, 哲学博士,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价值哲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学科共建项目 (项目号:GD15XZX04)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说过, 资产阶级把“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德国学者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一书中也曾谈到, 当时的德国“大型的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形态的企业”, 并且这一发展“已呈蔓延之势”。这表明普遍化的市场机制使资本逻辑正在向知识分子这个离市场比较远的群体渗透。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首次提出并定义了
3、“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 将“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界定为“学术资本主义”。其主要表现为产学合作、申请专利、开办衍生公司及其他来自学术活动的市场交易行为。笔者认为, “学术资本主义”一词不具有政治含义, 它是商业资本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进行自身增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学术市场行为或学术市场化倾向。但凡有市场经济的地方, 就难免有“学术资本主义”现象, 它决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20 世纪 90 年代,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同样存在着贯穿一切市场行为的资本逻辑机制:在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中资本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增值。而
4、与市场经济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高校行为, 包括教学、科研与组织管理, 必然受到资本逻辑的干预。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关于“学术资本主义”的分析, 对中国正确应对学术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鉴此, 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这一新生文化现象, 指出“学术资本主义”具有两面性, 即学术性文化逻辑和市场性的资本逻辑相互缠绕。而如果“学术资本主义”中的资本逻辑过度浸染学术研究的文化逻辑, 就很容易使科研人员的价值理性打破经济价值与学术价值应然平衡的格局而形成“两歧性”裂变, 即发生“效益悖论”。因此, 正确处理学术与市场的关系, 对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沿着正确的价值导向开展学术创新,
5、具有重大意义。一、资本逻辑及其对高校学术行为的浸染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打破了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 将“资本”视为物化的神, 社会行为普遍都受到“资本”这种抽象化力量的统治。在现实层面, 人们受到“资本”的现实统治;在意识层面, 资本通过拜物教控制人们。资本异化, 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控制、奴役人, 贬损人的生命价值, 将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个人变成了机器的零件, 贫乏和单一”。在这一过程中, 商品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完全被资本所掩盖, 资本似乎有了自行增值的神性, 有了驱使一切人为之效命的魔法。资本不允许任何阻止它增值和获得利润的东西存在, 为了利润的最大化, 资本以
6、商品货币关系平夷了以往那些不可逾越的等级差异, 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则把昔日那诗人、律师、医生等精神贵族头上的光环剥离干净, 让这些主体统统成为出卖智力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认为, 这是泛资本逻辑对社会文化秩序的僭越。随着科学技术愈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科学技术的经济开发也越加成为资本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首选, 学术资本主义自然在科学技术研发中拓展开来。马克思曾深切关注资本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他认为, 自然科学“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 “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
7、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在资本主义时代, 对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是以前时代无法比拟的, “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 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工业经济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文化生产虽有市场化倾向, 但商业化程度并不高。然而到了当代, 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首先, 资本逻辑借助“学术资本主义”改变了知识产生的方式。传统社会的知识生产多是基于兴趣展开, 为了探索社会运行的规律、法则, 学者们出于好奇、求知而“舍身求法”、持之以恒地展开研究。但进入市场的知识生产在追求效率、利润最大化
8、的资本逻辑驱使下, 知识生产往往服从其能短、平、快见效的价值法则。因此, 当学者投入市场后, 知识产生方式便因为市场规律和法则的作用而改变。学者必须根据买方的需求, 调整自己的学术研究, 使其学术成果能快速产生符合市场的经济价值。其次, 资本逻辑借助“学术资本主义”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技术优势, 因为技术优势“使生产变得比它的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更有效率”, 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技术优势往往“体现在商业机密、先发优势或专利中”。当今的知识资本化以及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正是适应投资者对知识或技术的独享性要求而生。然而, “对学术科学家而言, 他
9、们领域中的进步通过发表而适时共享, 为他们带来承认和声誉。教师的研究内在地倾向于理论主题及公开发表。”知识或学术的本质应该是交流性和共享性的。因此, 以市场为导向的专利、版权制度改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 限制了知识、技术的公益推广, 使知识的获利性、私密性增强, 公共性降低。最后, 资本逻辑借助“学术资本主义”改变了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性质。受市场致利性思维模式影响, 基础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被边缘化, 而应用学科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学科越来越受追捧, 因为它们能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能显著提升科研单位的可量化指标。就连荣誉、名誉、称号等对学术成就的精神鼓励和社会评价也更多地趋向经济筹码。知识
10、与资本之间变成了一种循环转化, 即荣誉带来了学者自身经济价值的提高, 这种经济价值的提高又会带来更大的名气或荣誉。正如胡潇教授所说:“这样一种资本与学术的互动, 在功名致利方面似乎有了一种呈放大趋势的循环:即以名取利, 以利造名, 再以名博利的学术功名价值增值运动。”笔者认为, 时下盛行的各类“帽子工程”以及伴生物明码标价的“人才大战”, 正是上述学术资本主义的滥觞。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学术评价标准和量才录用方式, 不利于纯化学术生态, 妨碍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二、“学术资本主义”中资本逻辑与文化逻辑的两相性马克思首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资本逻辑对价值观和理论信念的影响。他
11、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价值都规定为交换价值, 凡是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东西才被认定为是有价值的, “除此之外, 物的独立价值, 任何物和更新的绝对价值都被消灭了。”由于资本的本质就蕴含着不断更新、不断破坏的张力, 这种张力要求荡除一切神圣和坚固的东西, 用物的关系代替人的关系, 把物 (商品、货币、资本) 看成可以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东西, 把金钱崇拜、财富信仰置换成对人自身的尊重与信赖, 在资本人格化的同时使人格资本化。然而由于资本、交换价值本身的变动不居和相对性, “没有任何绝对的价值, 因为对货币来说, 价值本身是相对的。没有任何东西是高尚的、神圣的等等, 因为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而
12、占有。” (3) 伴随资本逻辑解构宗教信念和社会、政治理想, 使一切神圣和坚固的东西都解体了:“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本逻辑向科研单位的扩展, 把原本具有“神圣光环”的科研人员也抛入了世俗的市场, 科研人员因此成了双重身份者, 即公共知识持有者和学术资本持有者的结合体。然而, 资本逻辑所代表的工具理性与文化逻辑所代表的价值理性具有天然的异质性, 资本逻辑将凡是不能用交换价值、价格表现出来的东西都定义为没有价值的, 而文化逻辑所代表的价值理性有伦理性、理想性、人类终极价值等方面的追求, 不能用交换
13、价值来衡量。如果资本逻辑过度浸染文化逻辑, 必然影响部分科研人员对人类远大价值理性的执守。(一) 学术追求的真理性与功利性科研人员通常将求真、向善、审美作为自己学术追求的旨归, 目的是推动人类的理性、智慧、情感、知识的文明进步。然而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推动下, 科研人员的学术活动及其成果推广发生资本化转向、倾斜。资本逻辑对科研人员的思想干预、行为引导、成果认证, 极大地遮蔽了学术主体的宽广视野, 冲击其好奇、探究、创造的科学理性品质, 磨损其坚忍执着的真理性追求, 使其学术价值观向工具理性方面畸变。在这一过程中, 学术主体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再是冷静、执着, 而是浮躁、世俗。他们从学术活动中获得的
14、“绝大部分的收益是物质性的、可量化的、有价值的;失去的是无形的、不可量化的, 一定意义上是无价的”, 其中包括科研人员对纯粹学术的追求。由于资本逻辑的推动, 部分科研人员的学术追求不再是单纯为学术而学术, 而是增加了经济价值的考量。以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等概念为基础的资本增值逻辑, 正在遮蔽和消解学术的认知逻辑、社会文化逻辑与精神价值。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他认为, 工具理性是指个体自由地选择手段和目标, 并在诸多手段中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达到功利性目标, 工具理性讲求效率和功利目的;而价值理性则更多地考虑理想、信念和真、善、美, 它只在乎行为本身, 它所追求的目的
15、必须有伦理道德高度。科研人员在参与学术资本主义的过程中, 他们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也在经历着此消彼长、相互纠缠的过程。受此影响, 他们的纯粹学术追求正在受到工具理性的干扰。在科研单位, 进行学术研究、追求真理是科研人员的终极追求, 这是科研人员价值理性的体现。然而, 受“学术资本主义”驱动的科研人员面对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学术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他们会考虑学术研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以成果实惠性来考量研究的必要性。当科研人员把学术的价值标上价格, 用货币的形式进行交易的时候, 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马克思所说的商品、货币和资本“拜物教”。受此价值观的影响, 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带有工
16、具理性的特征, 比如, 高校面对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 许多人选择花更多时间在科研上, 而把本应是第一职责的教学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因为科研可以使论文发表量和课题立项数增加, 随之而来的便是职称的晋升、工资的增长和可支配经费的增加。因此, 市场要求利益至上、效率优先的规则势必损害大学传统的价值理性, 使沉思的学问、听从内心的学术研究发生衰变, 使学术研究在逐利性与追求真理性之间摇摆, 使高校教师的学术追求失去伦理性约束, 使高校知识分子丧失应有的理想、信念。(二) 学术工作的公益性与私利性科研单位作为公共性机构, 应以传授公共性知识、服务社会、造福全人类为主要目的。因为科研单位的理念是以公共服
17、务作为支撑的, 并且科研单位的运行支出主要来源于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推动下, 知识可以与市场相结合, 产生不菲的经济价值。因此, 相对于知识所产生的社会价值、长效价值, 经济价值会对部分科研人员产生更大的诱惑, 这容易导致参与“学术资本主义”的教学科研人员的价值观从公共服务和利他主义转向市场和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时代, 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正在日趋衰弱, 知识分子也不得不走下神坛, 成为世俗社会中的一员。”这种趋势无疑削弱了教学科研人员的公共意识。资本逻辑下, 部分科研人员满足私欲的愿望不断增强, 公共意识明显减弱, 社会责任感
18、明显降低。比如, 有些科研人员选择多做应用研究而少做基础研究, 强调科研的短、平、快经济效益, 冷漠基础研究、非经济技术问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应用研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可以短、平、快地实现, 而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的钻研, 并且经济价值并不明显。事实上, 与应用研究相比, 基础研究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 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基础研究代表国家的综合实力水平和国民素质总体水平。知识不能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 应关注公共利益, 谋求社会和全人类的福利。科研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诗和远方”, 应该代表社会良心。(三) 学术行为的公共理性与市场效益资本逻辑瓦解学术研究对社会
19、生活的批判、引领和建构作用。知识分子应该具有批判精神, 这种批判精神首先反映在应培养学者形成良好的批判反思能力。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促进民主、公平, 针砭时弊的责任。但是受资本逻辑的影响, 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批判功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专业人士的追名逐利性不断增强。由于科研单位的部分科研经费来自政府与企业的资助, 因此, 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就一定程度上受市场的控制与影响。三、创新驱动中消解资本逻辑负面影响的策略目前国内对“学术资本主义”及其与科研单位价值理性的关系的研究大致有三个路向。第一路向是否定“学术资本主义”, 这些学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已经导致了科研单位传统文化的失落, 传统价值观的
20、衰落, 科研单位应该回归传统;第二路向是肯定目前的“学术资本主义”, 主张努力改变科研单位及其人员的角色以适应学术市场化;第三路向是平衡论, 主张在学术市场化与学术传统之间寻求平衡。笔者认为, 第三个路向的平衡论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原因是:一方面, 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与西方相比还是落后的, 因此, 当下现代化的进程需要科研人员对市场的智力支持和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另一方面, 如不对“学术资本主义”进行有效规制, 经济或金钱价值过度挤压学术传统价值, 必然引起价值追求的错位与混乱, 从而导致学术价值虚无化。事实上, “学术资本主义”即学术的市场化倾向和学术市场行为, 是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
21、时代学术与市场的自然结合, 是科研单位寻求自身发展、服务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学术与市场在运行机制、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矛盾与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重要的是要在“学术资本主义”与学术传统价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维系产、学、研相结合的正常运作秩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兼薪是保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过程中, 科研院所应以市场为导向, 尽最大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和科研人员应摆正职业操守与改善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学术与市场的关系, 坚守
22、住高校教师应有的价值理性。“学术资本主义”境遇中的科研人员一方面受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学术价值理念的制约。资本逻辑和文化逻辑目前还未达到圆融状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参与“学术资本主义”就一定会放弃基本的学术信念, 真理性追求仍然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的价值底线。有些学者参与“学术资本主义”, 可能会获得某些经济利益, 取得功名, 但他们仍把取得学术上的荣誉和名誉, 获得同行的认可看作最重要的事业。大多数教学科研人员仍然对求真、求善怀有热情,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术的发展、社会的福利、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只不过在金钱、利益至上, 效率优先的价值观不断被强化的情况下, 学
23、术自由、真理性追求、公共理性等传统价值理性会受到市场导向、经济利益的影响, 发生一定程度的裂变。如何平衡学术与市场的关系, 既能预防科研人员学术价值观发生裂变, 又能稳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需要国家、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三方的努力。第一, 国家应该从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上平衡学术与市场的关系。首先, 政府要强调科研单位在文化价值方面的独立品格, 以保持科研单位在文化价值领域应有引领作用;其次, 国家要发挥基础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坚守学术传统价值的作用。应当对不同性质的学科进行分类指导和资助, 适度加大基础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资助力度, 放开与市场联系较紧密的学科, 让各学科都能发挥自己
24、的效用;再次, 国家要在保持传统学术价值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重构学术价值体系以平衡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最后, 要创新科研单位体制、机制。第二, 科研单位应该从中观层面的管理体制上克服公司文化对科研环境的侵蚀。由于科研单位学术市场化行为的增多, 科研单位的管理者为适应新趋势的发展, 势必借鉴企业和公司文化来管理科研单位, 以企业资本投入的市场化运作作为组织行为方式, 用公司文化取代学府文化, 组织、调动、督导、考核科研行为, 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学术资本主义给科研单位及其人员带来的挑战, 但却加剧了科研单位科层制的发展。应当细化不同性质的学科的考核和管理制度, 针对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制定不同的考
25、核、评价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第三, 科研人员应该从微观层面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精神和行动上防范金钱诱惑、利己思想对学术追求的干扰。科研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减少“学术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内在因素。科研人员要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个人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坚持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不随波逐流, 不人云亦云, 不被金钱观念腐蚀头脑。尽管货币作为从观念到生活、从想象到现实转化的中介, “是真正的创造力”, 但是货币也具有“颠倒黑白的力量”, “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混淆和替换, 从而是颠倒的世界, 是一切自然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面对“混淆”和“替换”, 只有一个有职业道德、有学术追求、有公共
26、理性、有国家情怀的科研人员才能有效防御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 坚守住学术价值理性的底线。近期, 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相继颁发和出版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 目的是要改善目前智力劳动与收入不完全匹配的现状,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优化学术环境、完善评价体系;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说明, 在平衡学术与市场的关系方面, 国家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正在朝着细致化和可操作方向发展, 相信经过国家、科研单位、科研人员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努力, 能够更好地平衡目前的学术与市场关系, 既能稳步实施创新驱动
27、发展战略, 又能保障科研人员价值理性的执守。或许可以以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一段话作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悄无声息地存在下去, 但是会永远发挥作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注释(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275 页。 (2) (2)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冯克利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 第 19
28、-20 页。 (3) (3)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 梁骁、黎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第 8 页。 (1) (1) 李丽丽:马克思“个体与政治共同体矛盾关系和解之现实基础”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年第 6 期。 (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第572 页。 (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第664 页。 (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 卷) , 第 57
29、2 页。 (5) (5) 美罗杰.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 郭建如、马林霞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第 186 页。 (6) (6) 美罗杰.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 第 186-187 页。 (1) (1) 胡潇:大学教师价值理性的困惑, 伦理学研究2015 年第 5 期。(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1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第251-252 页。 (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1 卷) , 第 252 页。 (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 第 275 页。 (5) (5) 美罗杰.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 第 273 页。 (1) (1) 李宁、刘婷:近十几年来国内知识分子公共性问题研究述评, 云南社会科学2014 年第 5 期。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第364 页。 (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459-46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