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阐述 一、对农村贷款缺乏政策支持。 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支农再贷款发放不得超过一年。而我国现在农业贷款大部分集中在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而它们的生产周期都在一年以上,这就大大限制了农业贷款的行为。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缺乏创新机制。 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都相对比较落后。许多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在农村没有开展,而且农民对金融工具的了解也不透彻甚者有的农民只知道存贷款。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支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认为金融业应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将金融工具引入农村信贷领域。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国家应考虑采用差别的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
2、再贴现等政策,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 第二,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增加农村可贷资金量。目前,国家应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拓宽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把支农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去执行。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的信贷额。严格把农村信贷支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向深加工阶段转移。 第三,放宽农村信贷政策,对农业贷款的还款期限给予一定的改善。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时间周期都比较长,所以我们要适度延长农业贷款的还款期限,让资金能够很好的在农业领域发挥强大的作用。此外要加强对农业贷款对象的跟踪监测,保证农业放款质量。 第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以满足农业
3、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我们应学习国外的经营理念。对农民实行按季节收放款的政策,将再植农产品、农业机械化工具列入贷款质押行列。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将其列入期货、期权等市场。 第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致力于农业服务。农村金融机构要做好农业补贴资金和水电等农村公共事业费的代收工作。 同时积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网点服务环境,推进ATM等现代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第六,推进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2009年金融业提出要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积极健全机制、创新产品。加大对“三农”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同时也要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4、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如加大农村贷款方向,增加农村贷款机构数目;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扩大农村贷款担保品的范围;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积极响应十八大的号召,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十八大推出的这一系列目标需要以金融作为先导来执行。所以我们必须加大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加大金融在农业方面的支持。 作者:李丽芳单位: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