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地球表面形态(二)-外力作用编写人:刘玉彩 时间:9.16 审核人:隋安芬使用说明:40 分钟做完本学案内容课前预习案: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 、 、 、 、 。2、外力引起因素: 、 、 、 等3、外力作用对地表影响:外 力 作 用 形 成 的 地 貌 形 态 分 布 地 区风 化 作 用 使 地 表 岩 石 被 破 坏 , 碎 屑 物 残 留 在 地 表 , 形 成 ( 注 : 土 壤 是 在 风 化 壳 基 础 上 演 变 而 来 的 ) 普 遍 (例 : 花 岗 岩 的球 状 风 化 )风 力 侵 蚀风 力 吹 蚀 和 磨 蚀 , 形 成 、 、和 等 。干 旱 、 半 干 旱
2、地 区( 例 : 雅 丹 地 貌 )侵 蚀使 谷 底 、 河 床 加 深 加 宽 , 形 成 , ( 如 长江 三 峡 ) 使 坡 面 破 碎 , 形 成 ( 如 黄土 高 原 沟 壑 纵 横 的 地 表 形 态 ) 。 “红 色 沙 漠 ”、 “石 漠化 ”湿 润 、 半 湿 润 地 区( 例 : 长 江 三 峡 、 黄土 高 原 地 表 的 千 沟 万壑 、 瀑 布 )流水侵蚀 溶 蚀 石 灰 岩 被 流 水 溶 蚀 形 成 漏 斗 、 地 下 暗 河 、 溶 洞 、 石林 、 峰 林 等 地 貌 , 一 般 地 表 崎 岖 ,地 表 水 易 渗 漏 。可 溶 性 岩 石 ( 石 灰 岩
3、)分 布 地 区 ( 例 : 桂 林山 水 、 路 南 石 林 、 瑶琳 仙 境 )侵蚀作用冰 川 侵 蚀 形 成 冰 斗 、 角 峰 、 U 形 谷 、 冰 蚀 平 原 、 冰 蚀 洼 地( 北 美 五 大 湖 、 千 湖 之 国 芬 兰 ) 等冰 川 分 布 的 高 山 和 高纬 度 地 区 ( 例 : 挪 威峡 湾 、 中 欧 东 欧 平原 )冰 川 沉 积 杂 乱 堆 积 , 形 成 冰 碛 地 貌 冰 川 分 布 的 高 山 和高 纬 度 地 区流 水 沉 积形 成 ( 出 山口 )和 ( 河口 ) 以 及 平 原( 中 下 游 )出 山 口 和 河 流 的 中 下游 ( 例 : 黄
4、 河 三 角 洲 、恒 河 平 原 等 )沉积作用风 力 沉 积形 成 (静 止 沙 丘 、 移动 沙 丘 )、 和 沙 漠 边缘 的 黄 土 堆 积 ( 如 黄 土 高 原 )颗 粒 大 比 重 大 的 先沉 积 , 颗 粒 小 比 重小 的 后 沉 积 干 旱 内 陆 及 邻 近 地 区( 例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漠 、 黄 土 高 原 的 黄 土 )4、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形 式 概 念 影 响 河 段 时 段(2)河流的堆积地貌课堂探究案:1、河流在不同河段流水作用有差异,剖面形态有差异2、读“某河道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
5、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_。理由是_。(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其理由是_。(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课后巩固案: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3 题。1甲处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锥溯 源 侵 蚀 向 河 流 源 头 方 向 的 侵蚀使 河 谷 不 断 向 源 头 方 向伸 长河 源 、 上游河 谷 发 育 初 期 (沟 谷期 )下 蚀 垂 直 于 地 面 的 侵 蚀 使 河 床 加 深 ,
6、河 流 向 纵深 方 向 发 展上 中 游 河 谷 发 育 初 期 (沟 谷后 )侧 蚀 垂 直 于 两 侧 河 岸 的 侵蚀使 谷 底 展 宽 , 谷 坡 后退 , 河 流 向 横 向 发 展中 下 游 河 谷 发 育 中 后 期 (V形 槽 形 期 )类 型 在 流 域 中 的 空间 位 置形 成洪 积 冲 积平 原发 育 于 山 前 山 区 河 流 流 出 谷 口 , 地 势 平 缓 , 水 道 开 阔 , 水 流 放 慢 , 泥 沙 堆积 形 成 洪 积 扇 或 冲 积 扇 , 多 个 连 接 而 形 成 冲 积 洪 积 平 原河 漫 滩平 原发 育 于 河 流 中下 游凹 岸 侵 蚀
7、 、 凸 岸 堆 积 形 成 水 下 堆 积 体 , 堆 积 体 面 积 逐 步 扩 大 ,枯 水 季 节 露 出 水 面 形 成 河 漫 滩 , 洪 水 季 节 淹 没 , 接 受 沉 积 。 河流 改 道 , 河 漫 滩 被 废 弃三 角 洲平 原形 成 于 河 流 入海 口 和 海 滨 地区河 流 入 海 口 处 , 河 水 流 速 减 慢 , 泥 沙 堆 积 在 河 口 前 方 , 形 成 三角 洲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3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8、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 4 题。4、该景观 A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5.(2008 年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6、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7、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C图 3-10 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 89 题8、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A.
9、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9、a 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 1011 题10、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11、该地形的成因是( ) 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1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 A 为 ,B 为_。(2)A、B 两处,岩性较坚硬的是_。(3)A 处顶部缺失是_ 力作用的结果。 (4)A、B 两处的特点是( )A
10、.褶皱形成过程中,A 处受到拉张,B 处受到挤压 B.B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 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C.A 处在内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 D.B处地势较高,表明一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13、 (2008 年上海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1) 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图中,陡崖出现在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2) 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3) 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性。补充
11、内容: 喀斯特地貌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喀斯特地貌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解不断发展,形成许多洞穴。加上地下水的机械侵蚀和洞顶的崩塌,终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发育是否典型与下列因素有关:(1)岩石的透水性。 (2)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 (3)水的流动性。3. 桂林“山水”的成因:(1)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2)桂林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区域内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形成和富集。(3)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有机酸的含量较高。4.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
12、预防。(1)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2)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3)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4)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5)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5.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1)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可发电和灌溉;(2)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3)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
13、造;(4)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答案:探究2、解析: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本题易错的是建港的位置,取样的标本。其原因是建港的位置没有弄清是在沙岸还是在岩岸,判断这一点时要求读图,从中判断半球的位置,考虑南北两岸受流水的侵蚀状况(要求从水的流向、地转偏向力等分析),建港要考虑岩岸,港阔水深。取样要考虑沉积物的分异情况,流水沉积具有分选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要从图中寻找信息,运用联想思维方法去理解、判断。12、 (1)褶皱 背斜 向斜(2)B(3)外(4)AC13【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地貌之间的判断和演化,相对比较简单。【答案】 (1) 、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2) 、; (3) 、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