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教师的建议摘要 第 409 页“我坚定地相信,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第 410 页“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第 417 页“我认为,教育就是形成“可爱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这一点,在我看来,乃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宝贵之点: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
2、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第 471 页“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第 473 页“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第 480 页“人就其本性来说,不单单是一个消费者,所以,满足其生活资料的需要固然是重要的、
3、决定性的先决条件,但它毕竟只是幸福的先决条件。而生活的真正幸福,则是在劳动中,在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享受心爱的创造性活动。”第 520 页“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会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第 523 页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
4、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第 525 页专著价值评点读这本书,你一定会有这样深切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领悟了我们苦苦追寻的素质教育的精髓。书中最动人之处是作者“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学生观。他反复强调:“教育 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苏氏的教育不是知识传递的一种方式,而是“给每个学生以幸福”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高扬着人本主义的大旗,为现代教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给教师的建议还充分展示了苏氏教育理论的
5、又一特殊贡献: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所以,应当像弹钢琴那样,和谐地实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一切领域中(而不只限于学习中),充分表现自己并出类超群。他更强调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全面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这些理论促使每一位教育者思考“人才”的真正内涵。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是一个理论家,他更是一位实践家。给教师的建议其价值还在于文中丰富的实验资料,典型案例。怎样指导学生观察?怎样教学生扩展阅读扩充知识,怎样帮助差生、怎样写“教师日记”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专著,不如说它是一本实践指导手册。总
6、之,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遗产可以促进我国的素质教育。读给教师的建议则是掌握了一把打开苏氏搏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宝库的钥匙。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 24 小时这句话是我从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的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摘抄下来的。是的,没有时间啊!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我有一些十分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许多中学毕业生害怕报考师范院校,因为他们感到干这一行职业的人没有空闲时间,虽然每年有相当长的假期。我有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曾经向 500 名有子女在上大学的教师作过调查,询问他们:
7、“你的孩子进的是什么学校?上哪个系?“只有 14 人的回答是:“师范学院“或者“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愿意当教师呢?“486 人的回答是:“因为他看到教师的工作太辛苦,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这个令人很伤脑筋的问题往往是不得不用这个说法来表达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语文、数学教师每天在学校上课 3、4 小时,加上备课和改作业 5、6 小时,另外每天还得至少有两小时被课外工作所占用。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
8、动是怎么安排的。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一位有 30 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
9、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 15 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像这位历史教师这样的人,我在自己的区里只知道有 30 人左右。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了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终生都在备这节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
10、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 15 年至 20 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函数,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么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他不仅在教书,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水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关于这一点,还得另外再提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