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8月31日,来自黑龙江省各条战线的500多名党员干部和省委书记宋法棠等省领导一起,聆听了战胜军先进事迹报告:从医28年,他累计主刀手术11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6000多人;他带领全院职工把一个不能做任何手术的乡镇卫生院,建成可做30多种手术的一级甲等医院9月9日,记者在哈尔滨市新发镇红十字医院见到了他。把根扎在乡镇 1954年,战胜军出生在鹤岗市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68年,不满15岁的他下乡到了北安农场。一天,正在种地的表舅突然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他陪着表舅到县医院去看病。还没到午休时间,医生们却在办公室里打扑克,“下午上班再来。”
2、医生的冷漠让战胜军无法接受。他发誓,今生一定要当一名农民的好医生。197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被佳木斯医学院录取。1977年毕业后,他和妻子门春华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市新发镇卫生院。卫生院的条件太差了:十几间平房、6个医生、十几万元的外债。两年后,医生们调的调、走的走,只剩下了他们夫妻。一位在杭州某医院当领导的老同学给他们夫妇发来了聘书,战胜军回信说:“我无法离开贫困而又淳朴的农民们,农民们也离不开我。” 把爱送给农民 1998年初,家住万家村的马桂香老人患胆结石在新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10天回到家中,误将爆米花皮吸入气管造成剧烈呛咳,使刚拆线的刀口崩裂,胃肠涌到腹外。老人的7个女
3、儿认为,母亲是在战胜军的医院做的手术,医院不能不管。她们把老人扔在医院,一分钱不交就走了。战胜军啥也没说,马上为老人又做了手术,并留在医院治疗了20多天,经常给她喂吃喂喝,帮她梳头,有时还给她接大小便。出院时,老人的女儿非常愧疚,主动补交了近4000元的医药费。 2021年10月20日,战胜军被确诊为肺癌。战胜军仅住院半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一边化疗,一边坚持工作。一周之内,他两次因体力不支,在做完手术后晕倒。去年10月24日,就在去北京做左肺叶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坚持做了两台阑尾炎手术和一台剖腹产手术。 把“红包”还给农民 战胜军提出了“三不准”,即不准收“红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开大处
4、方,并制定了医患协议书、告患者书,详细告知患者各种诊疗所需的费用,同时还公示了30多个病种的收费标准。像阑尾炎,全部医疗费用限定在1000元,胃穿孔限定在2500元,比市内的各大医院便宜一半还多。2021年1月26日,阎家岗农场的农工魏亚珍请战胜军给她作剖腹产手术。孩子顺利出生后,家属拿出了500元钱,战胜军婉言回绝。魏亚珍泪流满面:“战院长,你让我们母子平安,这点心意你不领,这不是让我们难受吗。”战胜军只好收下了这500元钱,回头又把这笔钱打到了魏亚珍的住院押金里。 把农民的新医院建起来 战胜军有一个愿望。攒钱建一座现代化的农民医院,让贫苦的农村患者也享受城里人的医疗待遇。他和全体员工勒紧腰带,不该买的一分钱也不花。医院的办公桌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刨一刨贴个面儿,照样是新的。医院每年的招待费不超过1000元,去年才700多元钱。 当院长18年,战胜军和全院的医护人员艰苦奋斗,不但还清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账面上从100元已经攒到了150多万元,医院也从十几间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固定资产达到了190多万元。全院陆续购进了一些先进医疗设备,一跃成为一级甲等医院。 在新发镇医院小楼的后面,记者看到新的地基已打牢。战胜军高兴地说,新建的医院有3600平方米,明年“七一”竣工。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