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中“的两种情形”兼十八大报告哲学解读 在哲学中,有许多观点或原理呈现出“两种情形”,例如意识有两种情形、矛盾同一性有两种情形、矛盾特殊性有两种情形、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社会意识有两种情形、价值观有两种情形等。本文一方面简述这些哲学观点或原理,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原理或观点对十八大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期待一举两得。 一、意识的两种情形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
2、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
3、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二、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 矛盾同一性有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相互转化。 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权力为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
4、,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
5、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为此,既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又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是指,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往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每一种矛盾的矛盾双方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
6、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严格执行党风廉
7、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完善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监督作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坚持重点论;同时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走中国特色反
8、腐倡廉道路,需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四、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方面,十八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
9、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十八大报告指出:“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变和量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关系的生动体现。在发展战略
10、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达到质的飞跃。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在温饱、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使国民经济向前推进。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道路。 五、社会意识的
11、两种情形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形: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
12、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原
13、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道德已经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依然存在,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价值观的两种情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起积极的
14、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利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而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