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林长秀 泉州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的机构群体, 与监管部门的要求相比,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风险管理架构不完善一是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发挥不充分。目前, 多数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已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 但因工作机制不完善, 委员的专业素质和参与意识不强, 导致风险管理委员会有名无实, 工作无法正常运转, 难以形成对风险全貌的认识与对风险的全面、全程控制。二是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准。由于人力资源等条件限制, 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仅停留在信用风险控制上, 工作重心主要集中
2、在资产风险分类、资产保全处置、授信审查审批等方面, 不涉及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战略风险等全面风险管理, 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起不到督导和统筹作用。另外, 有的还将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前台部门合并, 职责不清晰, 定位不明确。三是业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良性互动关系未建立。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既负责风险管理和控制, 又直接参与业务经营, 往往导致重业务经营、轻风险管理现象出现。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功能较弱一是风控制度不健全。有的业务根本没有任何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有的业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其操作性差, 基本上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直接套用其他金
3、融机构的相应制度;有的业务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在实际操作中时常因制度冲突而形成风险;有的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 制度的时效性和操作性不够, 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尚未形成。二是业务流程的风险防范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部分是在农信社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 从高管到员工对于流程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对业务流程比较熟悉, 但因人情、习惯、信任及领导授意等因素, 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常有发生, 对相关风险环节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不够, 这也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件多发的主要原因。三是对业务流程的稽核不到位。稽核岗位由于出差时间多、劳动强度大、容易得罪人等
4、因素, 对优秀员工的吸引力不足, 大多数优秀的从业人员不愿意长待在稽核岗位, 导致稽核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业务不精, 又因各条线业务流量大等因素, 真正通过稽核检查发现的问题只占较小比例, 从而增大了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概率。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一是尚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风险管理定量技术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历史数据保留不完整, 统计口径不规范, 导致风险管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 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二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科技建设主要依靠省联社, 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 没有形成一套较成熟、真正适用自身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信息管理系统,
5、同时由于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业务规模、资产结构、客户群体差异较大, 风险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直接购买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 不能完全适用自身的风险管理需求。系统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不能实现对风险实行精细化控制, 现有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联动机制的深度开发和运用不足。三是风险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在实践中,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尚不注重特定行业、区域、产品、客户群体的风险先导性指标研究, 无法制定清晰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亦无法实现对经济走势、行业风险、品种风险及客户风险的全面有效预警。风险管理理念、文化及战略未形成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比较落后, 绝大部分精
6、力都放在抓业务发展和规模增长上, 重视业绩考核, 忽视风险管理, 有的甚至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 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分散化、割裂化, 信用、操作、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管理自成一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既没有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安排, 也没有形成风险管理的整体合力, 而是把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业务拓展、客户营销、机构增设上, 从未用战略眼光考虑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当务之急是要完善顶层设计, 调动大股东参与银行管理的积极性, 强化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决策作用, 稳步提高独立
7、董事的比例, 不断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要强化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履职情况的监督,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 让监事会“敢说话、说真话”, 促进风险决策监督机制更加规范科学。强化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要完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能, 明确其在全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积极吸收法律、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人士担任专业委员会的委员, 使之真正承担起全面风险管理核心组织者的职能。要完善相应工作机制, 建立风险报告制度、风险问题征集制度、风险举报制度, 对风险报告内容、报告路径以及部门分工、信息传递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强化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规范性。要合理划分和设置前、
8、中、后台, 明确风险管理、业务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逐步改变风险管理部门既承担风险管理职能又承担业务经营与业务指导职能的做法, 真正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相分离, 确保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四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架构。要全面梳理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理职责, 明确各自的职责边界和承担的责任, 要明确四个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职能, 建立“四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架构。实现制度对业务的全面、全流程覆盖。有业务的地方必须有制度覆盖, 有制度的地方必须有检查覆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控, 必须要有相应有效的制度保障。要增强
9、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科学性, 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所有环节、所有岗位的制度体系, 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可控、有制可查、有制可罚。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通过实现业务动作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授权发现风险信号的部门和岗位在权限范围内及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防范并上报, 能够切实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水平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风险管理技术是加强各类风险监控运行的基础性工程, 要加快推进流程型信贷管理系统及客户关系信息系统等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 提高风险量化、评估和控制的能力和水平。要借助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形成高效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监督机制, 提高信息使用效率。要逐步引入科学计量方
10、法, 建立内部测量模型, 对个体风险和组合风险要做到连续监控和准确度量, 开展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经济资本计量、压力测试等工作。要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与测试, 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新, 完善信息系统设备风险管理机制, 提高 IT 管理、操作和后勤保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战略导向、市场定位、内部资源以及风险管理的现状, 加大风险管理的投入, 加快各类模型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提高风险管理中定量技术的占比。模型的应用要以暴露风险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目标, 通过模拟或实践获得反馈信息, 用以验证模型的效果, 使之得到动态的调整。同时,
11、还需建立完整统一的数据库, 定期维护相关数据, 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进而满足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所有量化管理的数据需要。守好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加强前台业务人员风险素养培育是守好第一道防线的关键。要加强前台业务人员风险素养培育, 增强相互监督意识, 认真落实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要引导前台业务人员切实遵守好风险偏好、风险限度等风险管理政策制度, 履行好风险报告制度, 及时报告、主动化解业务经营中出现的风险。加强风险识别是守好第二道防线的关键。要持续监控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及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及时识别、
12、预警、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要建立逐户分析、逐笔测算和定期分析制度, 为风险识别提供早期信息。要充分运用现有的历史数据、客户资料和市场信息构建识别、分析和监督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逐步运用当前各种风险计量和分析方式, 满足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 及时、准确地提供经营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 在此基础上, 实现对风险的识别、监控和预警, 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是守好第三道防线的关键。董事会和经营层要对内部审计部门高度重视, 对其独立履行内部审计活动要给予大力支持, 明确其形成的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 督促高级管理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发现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持续监控, 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 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从而促进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持续提高。完善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与自身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文化。要将现代管理制度约束与文化引导相结合、外部监管与内部自我激励相统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导向, 制定员工全面风险管理责任目标, 进一步完善考核奖罚、问责追究机制, 抓实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真正落实到人, 将全面风险责任目标落实与民主评议、创先争优等相结合, 使员工对全面风险管理激励产生稳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