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帮帮残疾人 他们不容易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 2、理解残疾人的不容易。 3、教育学生要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教学过程 、表演、激情导人。 1学生扮演(表演内容:让一个学生扮演盲人,到讲台上取指定的物件)。 2提问,刚才在取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你的心情怎样? 激情导入:对于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课题:帮帮残疾人他们不容易。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看课文图片,残疾人怎样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常人完成的事情。 2组织讨论,教师小结板书: 3、体验生活: A、像一只手的残
2、疾人一样穿衣服,体会不容易。 B、扮演聋哑人进行交流; C、扮演盲人走路 你有何感想? 4、教师小结:像叔叔、阿姨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现在,不仅有少先队员在同情和帮助他们,而且人民政府、全社会有的人也都在关心和爱护他们。 三、发散思维,理性升华。 1看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录相,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一项社会公德。在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 2看图画: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举措。 3说说自己身边帮助残疾人的故事。 4小结: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全社会都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应该从小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助残
3、活动。 四、辨析导行,加深认识。 1,读评一评谁的想法好?为什么? 帮助残疾人推车上夜校的四个同学受到表扬, 红领巾报的小记者采访他们,问:“你们这样做,心里怎么想的?”周由说:“班里要统计好人好事” 。刘仪说:“我佩服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想帮他们。 ”王品说: “有一个是我的邻居,帮我织过手套,我就帮她。 ”丁红说:“将心比心,我同情他们。 ”周由、王品两个人的想法,都不是设身处地同情、帮助残疾人。比较起来,刘仪和丁红的想法更好。 2观看图画,议一议:如果你遇到下面的事会怎么做? 3知识抢答:(用灯片出示题目)每月的几月几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如何确定的? 假如今年的 5 月
4、1 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助残日? 五、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模仿小记者采访:假如你是残疾人,心中的愿望是什么? 2讨论: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我能为你做什么 活动目标 通过小调查以及爱心行动计划的制定,让学生从关爱亲人、关爱身边的老人转向关爱社 会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自愿组成调查小组,并确定采访纲要; 2利用节假日,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小组的同学采访残疾人或孤寡老人、特困户,并做好采访记录。 活动过程 一、调查 了解社区或亲友中残疾人的姓名、住址、学习和生活爱好。 二、采访残疾人、孤老、特困户、孤儿等 姓名: 年龄: 住址: 最大的困难: 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三、制订志愿者爱心行动计划 服务对象: 服务形式: 服务内容: 准备工作: 爱心日记: 残疾朋友对你说的话: 活动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与附近的残疾人建立经常性关系,制定长期的助残计划,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2、设计一张“爱心存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