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拓展资料第一课 萝卜的故事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土地养育着我们” ,介绍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教学旨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通过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本单元的教学,要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
2、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要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形成热爱和珍惜土地,崇尚劳动,感激、尊重农业和农业劳动者的态度。新课程强调“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要回归生活。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周围的,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日常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农业与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结合本地特点,拓展课外知识,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新课程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灌输式的
3、,被动式地接受学习。在“土地养育着我们”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学习感受人们在土地上耕耘;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解决农业是人类的摇篮问题;最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次体验,亲身实践,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劳动的喜悦。参考资料: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文化一、教学背景分析萝卜的故事是北师大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主题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中的第一课,落实课程标准中“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
4、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二、学情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广东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班学生虽处于农村地区,但生活水平与方式已接近城市,极少家庭有农业生产,再加上独生子女渐多,即使是农耕家庭,家长也不让子女参与田里劳作,因此学生对农作物、对土地的了解甚少,不能体会到农业劳动人民的辛苦,不懂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包括粮食与劳动所得的家庭收入。在这节课中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参与到耕种劳作中,如种萝卜,从而了解耕种过程,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重组教学资源,创设主动探究的环境。这节课的
5、关键是创设一种自由、快乐的探究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课前参加实践、调查、讨论,上课时通过资料汇报、角色表演等形式,重现以萝卜为例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培养热爱土地,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熏陶。2、探究课题: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实践或搜集自己家乡农作物的耕种过程,以萝卜为例,明白了萝卜的耕种过程,就明白许多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因这节课中面对的孩子都是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的地方,比较容易接触到田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与土地亲密接触,切身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结合课堂玩一玩、吃一吃,从而产生热爱给我们财富和食物的土地、尊重农业劳动,
6、尊重劳动者的情感。教学评价让学生通过课前查资料、讨论、参与实践活动,上课时以各种形式汇报交流,重现以萝卜为例的农作物生长过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课中,当一个小组展示结束后,由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或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看、玩、吃的快乐情境下对土地及其农作物产生热爱与珍惜之情,为以后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打下基础。研究性学习“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在教学前就组织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询问农民,从中了解耕作的知识。在开展本节教学后,我又组织学生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种植萝卜等农作物的活动。活动开展时,我们邀请一位有丰富农作经验的家长到现场进行指导种植,每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在本组负责的土地上耕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松土、播种、浇水的劳动中,定期进行除草、施肥、捉虫等管理活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活动过程中,给各小组定下目标,并进行种植竞赛,把种植过程中的所做、所想、所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在收获时开展一个欢庆活动,体会、交流劳动中的酸甜苦辣,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尊重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