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1品格的试金石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诚”即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即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 “诚”与“信”之间存在着差别与不同。 “诚”主要是讲诚实;“信”则强调遵守诺言,说到做到。两者很难完全分开。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 84,小学生占 513,中学生占 201,大学生占 0
2、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有些人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诚信随之变得匮乏。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诚信的道德教育是那么的重要。导入中的一道讨论题,激起学生激烈的讨论,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诚实和信任是那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而金钱在它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接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也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没有诚信会让我们人格尽失,也让我们受到多大的损失。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取舍教材,创设情景,力求避免空洞,使“诚信”体现在每位学生说真话和说实话的实践中,容从生活实际中来,为诚信注入新内涵。由此看来,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看出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使“诚信”体现在每位学生说真话和说实话的实践中。就让我们发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