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异理论,“嫁接”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变异理论,源于瑞典学者马顿“现象图示学”研究理论,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事物间的异同点,进而深化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提升学习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笔者对变异理论进行深入实践与探索,“嫁接”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分离,聚焦文本核心 变异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不可能纯粹存在,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他们的分离意识。语文知识亦是如此。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受到多个干扰因素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辨别分离,聚焦文本核心,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以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时,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思绪纷繁中,笔者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核心,
2、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概括课文记叙的自然现象,理解其形成原因;二是结合课文记叙的自然现象,作者从中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分离掉那些枝枝节节的课文因素,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山谷东坡只有雪松的原因。从这一现象,作者联想到人生中的“弯曲”哲学,也教给了学生一门生动的处世之道。 所谓分离,并不是简单的丢弃,是对课文主题、写作目的更清晰的认识。 二、对比,促进自主感悟 所谓对比,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本、问题、事物、概念结合在一起分析判断、求同辨异。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感悟,运用对比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性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学难点,完成海量阅读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
3、教学生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笔者结合刚刚学过的两篇课文荷花赶海给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看,你觉得哪篇文章更接近于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最终有位学生回答说:荷花在写作方法上,更接近于望庐山瀑布,因为它们都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 对比教学,收获的不仅仅是阵阵热烈的掌声,还有学生自主感悟的学习习惯以及小学生知识、思维、能力的多元迁移。 三、类合,拓展学习空间 研究马顿的变异理论,其不仅强调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还特别关注其属性相同的特征,以引导学生多元类合,拓展学习空间。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创设“变中求同”的课堂情境,以类合手法培
4、养学生的归纳思维、概括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那扇门。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充满无限幻想的美好年龄,也是培养学生海量阅读的最佳时期。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海底森林”的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类比阅读,发现两篇文本的相同点。很快学生便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让笔者颇是欣慰。因为类合手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联系,完善知识架构 变异理论认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概念形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元联系,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地运用联
5、系手法,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层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时,笔者以“春”为着眼点,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多元联系,帮助学生建构了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一是燕子通过描绘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盛赞生机勃勃、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二是走,我们去植树以现代诗的形式,号召少先队员迈开轻快的脚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努力。三是江南春是一首古诗,在描绘江南春景的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讽喻之意。最后,笔者联系“习作1”中的作文练习,引导学生汲取以上几篇文章的精髓,结合生活认知,写一篇作文。联系手法不仅使学生写作文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潜能。 总之,以变异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有益于快速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