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思政教育功能的高校职业生涯实验室的创新设计及应用 葛建伟 黄艺 嘉兴学院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在国内各高校广泛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是指导大学生完成学业、求职探索、人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现状, 从科学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服务角度出发, 立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 提出了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的设想和基本原理。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 创新; 作者简介:葛建伟 (1982-) , 男, 浙江浦江人, 嘉兴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法学硕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
2、, 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黄艺 (1989-) , 女, 嘉兴学院团委干部, 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7-06-26Innovativ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 Career Laboratory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GE Jian-wei HUANG Yi Jiaxing University;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as various universities are widel
3、y used in hom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 their studies, exploration, finding a job, life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of a coll
4、ege career planning, career planning from a point of scientific teaching, practice service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func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basic principle.Ke
5、yword: career planning; design; innovate; Received: 2017-06-26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起源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最初兴起于美国, 起初以“职业指导”的名义和形式出现, 职业指导是指由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帮助求职者确定职业方向, 进行职业选择, 并谋求职业发展的咨询指导和服务过程。当前,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已大量引入高中和大学课程教学, 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二、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现状1. 课程教学工作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历史很短, 一般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 课时数一般在 16 课时左
6、右, 受人才培养方案等限制性因素影响, 课时数安排偏少, 很多理念和实践环节不能展开, 教学内容传播不够透彻。该课程专门教学师资队伍各高校配备参差不齐, 有些高校教学人员经过严格的专门培训执证教学, 有些高校教学人员无任何专门培训经历。近几年, 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咨询服务培训机构陆续到各地、高校开展类似 TTT 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GCDF 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BCC 全球生涯教练培训认证等内容。需要培训的高校和教师远超培训普及度, 在一定时期内, 还会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度不够的现象。另外, 理论创新艰难、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新技术教学辅助手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7、2. 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运用情况。职业生涯规划书是帮助大学生个人将自我特征与理想职业进行相互作用, 融入环境分析, 从而对大学期间学业和素质能力发展的可行性路径进行的设计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书有其固定的模式但又互不相同, 规划书大多要依托相关的测评软件才能进行。当前, 各高校间测评软件系统不一致, 网络版本众多, 很难进行测评结果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库本土化, 不利于分析总结中国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体系。3. 职业规划咨询服务现状。高校目前独立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咨询服务的在极少数, 开设面不广, 主要是受咨询场所、咨询设备、咨询人员业务能力等关系影响。事实上, 高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开放
8、共享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开设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指导辅导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指导督导个人学业发展路径、后期跟踪反馈就业一致性和有效性信息等应是完整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介于思政“两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中间媒介, 既有理论教学指导作用, 又有具体实践教育导向功能。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共同的教育目标, 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切入点, 抓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于巩固、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的设计基础1. 当前国内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缺失。据笔者了解,
9、目前国内高校尚无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建设成立, 且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和想法还是在本文第一次提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和当前建设的空白点, 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建设成为可能。2.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结构体系看, 借助于专业实验室是重要一环。职业生涯规划有五个基本部分:一是自我认知, 二是职业认知, 三是职业决策, 四是实施计划, 五是评估调整。结构内容顺序、步骤井然, 不可调换。其中自我认知部分要依托职业发展规划的专业系统测评工具, 得出有关代码和类型特征。职业认知部分、对职业世界的探索也可以利用现有或待开发集成的职业信息系统进行筛选。3.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发
10、展看, 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可或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模型、方法和工具基本都是西方引入中国的。由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和心理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指导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必须基于本国国情建立本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和具体数据库。这既是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广泛科学运用的要求, 也是该门学科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规划化、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 研究、建立、集成本土化的可供全国专业实验室数据共享的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于针对全国样本数据开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 该实验室还可广泛运用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的
11、各主要环节。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的设计原理及应用1. 中西融合与自主。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设计的总体思路目前还摆脱不了西方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熏陶和影响, 还必须按照现有西方的成熟先进理论来进行指导建设。但, 作为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实验室条件准备, 还要注意“洋为中用”, 体现一定的自主性和中国化。西方注重的是个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服务, 而中国更注重将集体层面上的普遍教育服务和个体咨询服务相结合。因此, 在空间、设备、结构等设计要求上有所不同, 既要满足高校集中教学实验的要求, 还要满足个体咨询服务的要求。另外, 职业生涯规划归根到底跟心理咨询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
12、规划和设计相应实验室时还要参照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和设施要求。2. 系统开发与共享。基于中西方的价值差异及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的要求, 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相关的测评软件工具系统应进行自主性、集成性开发, 不可直接照搬西方的测评软件工具系统, 应该做好有选择性的甄别性筛选。当前, 职业生涯规划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国内市面上各家咨询服务公司相继整合推出了各自的职业测评工作系统, 版本多, 表述不完全、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国内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研究和科学推广应用。开发一套较为科学、规范、准确, 并能够在全国推广应用的本土化的测评软件工具系统成为当前现实所需。建议组织国内相关专
13、家学者对国内外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体系、模型、测评软件工具系统进行集中研究、筛选、集合, 并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检查、更新和改进, 形成中国化的专业测评工具。最后通过全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的建设来推广普及, 实现全国的数据资源共享。3. 功能完善与衔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验室一般要满足如下功能:一要能满足成班级建制的集中理论教学。二要能依托于实验室的软件测评系统进行相关的职业类型测评并得出相应指向性结论。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团队角色、性格色彩等。三要能够类似心理咨询室般开设空间环境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个体预约式咨询服务。四是能够根据已测试留档的软件测评系统样本数据 (每人测评后均在系统留有测评结果数据) , 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科学研究。五是可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 面向规模以上企业提供求职者职业测评并提供专业分析报告, 供企业人事部门招聘参考。另外还可以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政府“就业援助”求职者提供职业测评, 根据结果, 再由人社部门导向推荐至相关岗位工作, 做到人职匹配。参考文献1宋君卿, 王鉴忠.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 2008, (12) . 2马金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