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得:我教昆明的雨.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94449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得:我教昆明的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心得:我教昆明的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心得:我教昆明的雨 第一。怎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孩子的积极性更加活跃,更加能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我教昆明的雨。 今天,我们学习汪曾祺的课文昆明的雨。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章善于从细小的生活入手,平淡质朴,如话家常。 这篇文章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也愿意去读,再加上是自读课文,所以,我很放心的把文章的解读交给了学生,在简单对作者梳理字词分析之后,我让孩子们再读课文,读的时候做了明确的分工,让1组和2组的同学设置问题(以命题人的方式和思路),其他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其他组的同学在前两个组问题没有出来之前,可以先预设问题,预设问题

2、的答案。 之后,就看到孩子们在认真的阅读,激烈的讨论。 不一会,前两个小组的同学竞相到黑板上板书问题,还因为写不开,有在后面排队的。他们的问题设置很规范,思路很清晰。主要有: 1.文章的题目是昆明的雨,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草木、菌子、杨梅等事物,作用是什么。 2.文章的开篇为什么从宁坤的画写起。 3.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用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写到了他的房东和养女。 5.文章最后写作者的诗有什么作用。 6.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里面的情味指的什么。孩子们没有参阅任何的资料,问题设置的如此恰当,真令人惊叹。 在回答问题的环节,中间四五六三个组明显预设不足,课堂回答比较少。后面的两个组回答比较活跃。张健、张若茜、田欣冉、张艺涵等同学回答的比较积极,为他们小组赚了不少分数。 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孩子的问题来不及展示。孩子们的热情比较高。我自我感觉要比我抛出问题分析问题要好的多。有遗憾的地方是孩子们只顾发现问题,对于答案的整合有点弱,如果,让孩子们抛出问题然后整理答案,判断别人的答案合不合理,可能比我判断效果更好些。 公众号:甘泉语文栖息湿地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