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息术的发展摘要 本文通过对全息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展望的介绍,来展现这种技术与其他传统方式相比的优势和相关的应用,以及在特殊场合的应用。关键字 全息术;全息类型;特点;发展阶段;Abstrac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l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to demonstrate the technology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other traditional way and the related applicat
2、ion,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n special occasions.The keyword holography; Holographic type; Characteristic; Stage of development引言 光全息技术是由英国科学家丹尼斯加伯(Dennis Gabor)在 1947 年提出的。但当时没有足够强的相干光源,全息术的发展陷入休眠状态。光全息术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体反射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再现,形成与原物体逼真的三维像.一、全息术的类型全息术的类型很多,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3、: 比如根据拍摄时物与底片距离的远近分为夫琅和费全息与菲涅耳全息; 根据参考光与物光共轴与否分为共轴全息与离轴全息; 也可以根据底片上乳胶层的厚度与干涉条纹间距的比例分为平面全息(乳胶层很薄以至全息片的性能不受乳胶层厚度影响) 和体全息(介质厚度大于干涉条纹间距, 介质内部也记录了干涉场的信息)。二、全息术的特点1、三维性因为全息图记录了物光的相位信息, 再现时,可观察到如同真实物体一样逼真的三维图像。当观察者改变位置时, 可以看到物体后面被挡住的部分, 可以看到逼真的三维图像。2、不可撕毁性因为全息图记录的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 所以具有可分割性。它被分割后的任一碎片都能再现完整的被摄物
4、形象, 只是分辨率受到一些影响。3、再现像的缩放性因衍射角与波长有关, 用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全息图, 再现像就会发生放大或缩小。4、信息容量大同一张全息感光板可多次重复曝光记录, 并能互不干扰地再现各个不同的图像。 三、光全息术的发展全息照相技术是 1948 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伯(Dennis Gabor)为改善电子显微镜成像质量提出的重现波前的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当时由于缺乏纯净的能够相互干涉的光,全息图的质量很差。直到十二年以后的 1960 年,激光器问世,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埃梅蒂利斯与朱里斯尤佩尼克拍成了第一张全息相片,全息技术才有了蓬勃快速的发展。1948 年,伽伯为提高电子
5、显微镜的分辨率,在布拉格的“x 射线显微镜”、泽尼克的相衬原理的启示下,提出了一种用光波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方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想法。960 年激光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高相干度光源。1962 年,美国科学家利思(Leith)和乌帕特尼克斯(Upatnieks)将通信理论中的载频概念推广到空域中,提出了离轴全息术,就是用离轴的参考光与物光干涉形成全息图,再利用离轴的参考光照射全息图,使全息图产生 3 个在空间互相分离的衍射分量,其中一个复制出原始物光。1969 年本顿(Benton)发明了彩虹全息术,掀起以白光显示为特征的全息三维显示新高潮。彩虹全息图是一种能实现白光显示的平面全息图,与丹
6、尼苏克(Denisyuk)的反射全息图相比,除了能在普通白炽灯下观察到明亮的立体像外,还具有全息图处理工艺简单、易于复制等优点。四、全息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同轴全息术同轴全息术是伽伯当时采用的技术,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 1960 年激光器出现以前。这种技术获得的物体的再现像与照明光混在一起, 不易观察。1948 年, 伽伯为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在布拉格的“X 射线显微镜” 、泽尼克的相衬原理的启示下, 提出了一种用光波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方法, 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想法。为了进一步证实其原理, 他先后采用电子波与可见光进行了验证, 并在可见光中得到了证实, 同时制成了第
7、 1 张全息图。从那时起到 20 世纪50 年代末期, 全息图都是用汞灯作为光源, 而且是参考光与物光共轴的共轴全息即同轴全息图。它与1 级衍射波是分不开的, 这是全息术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全息图存在 2 个严重问题 , 一个是再现的原始像与共轭像分不开 ; 另一个是光源的相干性太差, 因此在这 10 多年中, 全息术进展缓慢。2、离轴全息术离轴全息术是在激光器出现以后产生的用激光记录激光再现的全息术, 其特点是获得的物体重现像与照明光分离, 易于观察。 1960 年激光的出现, 提供了一种高相干度光源。1962 年, 美国科学家利思(L eith) 和乌帕特尼克斯(U patn iek s)
8、 将通信理论中的载频概念推广到空域中, 提出了离轴全息术, 就是用离轴的参考光与物光干涉形成全息图, 再利用离轴的参考光照射全息图, 使全息图产生 3 个在空间互相分离的衍射分量, 其中一个复制出原始物光。此后, 又相继出现了多种全息方法, 如大景深全息照相法、激光记录与激光再现的彩色全息照相法等。3、白光再现全息术白光再现全息术是用激光记录, 白光照明再现的全息图制作技术, 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赋予全息图以鲜艳的色彩,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全息术。由于激光再现的全息图失去了色调信息, 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研究第 3 代全息图。一个叫班顿的人发现了用激光记录, 使用白光还原影像的方法, 从而使这项技术
9、逐渐走向实用阶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 1 次使用白色光全息片贴在封面时, 销售量由 1 000 万份增加到再版后的 1 600 万份。这一技术后来由美国传到欧洲和其它国家, 激光全息摄影技术也随之风靡全世界。常见的有反射全息术、像全息术、彩虹全息术和合成全息术等。反射全息利用体积全息图对波长的灵敏性, 可以用激光记录, 白光再现出单色像; 也可以用 3 种波长的光(红、绿、蓝) 记录, 用白光照明再现产生物体的真彩色像, 3 种波长通常是用氦 2 氖激光器的红光(632. 8 nm ) 和氩离子激光器的绿光 (514. 5 nm ) 及蓝光(476. 5 nm )。4、白光全息术利用白光制作全
10、息图, 用激光或白光照明观察再现, 这是全息术的最高阶段, 至今虽有不少人做了一些初步工作, 但尚未有突破性进展。激光的高度相干性, 要求全息拍摄过程中各个元件、光源和记录介质的相对位置严格保持不变。这也给全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带来了种种不便。于是, 科学家们又回过头来继续探讨白光记录白光再现全息图的可能性。它将使全息术最终走出有防震工作台的黑暗实验室, 进入更加广泛的实用领域。5、最新进展1996 年, Shimizu 小组采用计算全息图观察到了第一幅原子束再现的全息像, 并开创了原子全息术的实验研究。1997 年, Tonomura 等人拍摄了第一张电子全息图, 不过全息再现时使用的是光波。具
11、有原子尺度分辨本领的中子全息照相术也已实现,它采用了“内探测器”方法, 这对于重现一个晶格内部的像是很重要的, 五、应用1、在医学中的应用全息以它独特的优点解决了许多其他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疾病的诊治做出了贡献。激光全息技术首先在眼科疾病诊治的应用中获得了成功, 一张全息照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当于 480 张普通眼底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在眼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 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整个眼睛的三维立体图像, 并可以用显微镜对整个眼睛图像的不同位置(如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等) 进行逐层观察和研究。也可以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提供眼睛各个部分单独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做深入的检查。在临
12、床检查中, 利用全息诊断方法可以查出直径在 1 mm 以上的乳腺癌, 有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超声全息可用于医疗上的透视等。2、军事领域的应用全息技术可以弥补一般的空中、水下监视系统的不足。例如, 一般雷达系统只能探测到目标的远近、方位和运动速度等, 而全息监视系统能提供目标的三维图像。这在国防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及时识别目标是飞机还是导弹, 是潜艇还是鱼雷, 对采取对策极为重要。全息术应用于军事将使通讯、导航、定位检测等技术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全息术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光学分支, 其应用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已渗透到多个领域, 成为近代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及经济建设中有效的测试工具。六、全息
13、术应用展望目前, 全息技术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 而且这种新技术正以极大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科技人员致力研究, 其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下述课题的研究有可能成为全息术研究的热点:1) 白光记录和白光再现的全息图将使全息术最终走出实验室, 进入更广泛的实用领域。2) 干涉计量用全息彩虹相机的研究, 研制出结构简单且实用的全息照相机; 数字全息图的研究。3) 模压光栅全息图的研究。这是将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引进模压全息工业的杰作, 制作三维物体以及二维、三维物体混合的模压光栅全息图,将成为全息工作者要解决的问题。4) 纳米级精度光学全息元件的研究。这是个学科交叉的课题, 需要有相关技术与全息技术相
14、结合才能完成。5) 寻找制作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的简捷途径, 使之实用化将是全息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可以相信, 随着全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它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生活中。6)研制性能更好的光全息存储器与已经成熟的磁性存储技术和光盘存储技术相比, 全息存储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高冗余度、高存储容量、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很快的存取时间即可进行并行内容寻址等。7) 发展激光防伪包装印刷。这一新技术,在包装、印刷和防伪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总得来说,从长远来看, 全息技术今后所带来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是无法估量的。参考文献1. 杨帆,杨宁 中州大学学报 第 25 卷 第 2 期2. 王典民 激光全息照相技术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83. 葛宏伟,裴敏 激光全息技术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74. 李明 激光全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趋势研究 激光杂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