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巨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还要迎接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那么,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又如何呢?,材料一、2001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检测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达2830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洞使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材料二、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再是一片蓝色,而是在表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些原来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若隐若现。 思考:上述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这表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那么,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20世纪,群众编成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身心受害。,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等 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十一黄金周,遍地是垃圾!,1995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席卷我 国西北地区,致使85人死亡,31人失 踪,264人受伤,12万头牲畜丢失或 者死亡,37万余公顷农田受灾,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每年流失的土壤
3、总量,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的地表土(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万亩),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我国的国情之一),环境问题的危害:(了解),1、威胁生态平衡地球上有17
4、0 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大量物种灭绝。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环境问题的危害:,2、危害人类健康 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人类癌症80%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20世纪十大公害事件,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环境问题的危害:,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9月7日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
5、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 .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绿色GDP),2006年08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北京作中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时指出,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应当刻不容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说一说: 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
6、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现状与后果)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要协调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振兴。(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环境友好型社会,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6页的信息平台,那么,应该怎样来保护好环境呢?,
7、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了解)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的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为代价)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为什么要以“防” 为主?)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先污染后治理是错误的(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保护环境,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1、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法制观念 2、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环保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5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倡 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仅要关心与我们有直接得害关系的环境小事,更要关心人类共同面对的环境大事 请为保护环境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