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课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课时 1 课时教学设计课 标要 求能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及学情分 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 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 时的内容,讲述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移项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 1 得出的,教学中应展现得出移项 法则的过程,说明移项变好的道理,体现移项法则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在理解道理的基础上记忆移项法则。教科书先后用两个思考引导学生考虑移项。移项法则不仅适用于解方程,而且适用于解不等式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七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容易粗心大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移项要变号的问题。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移项”解方程,动的“
2、移项”的依据。2、会用移项解方程,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找到相等关系,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通过方程解决问题。3、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重点 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炼课题利 用等式的性质探究移项的法则教法学法指导演示法、小组研讨法教具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提要2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回顾旧 知,引入新知1、运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2、问题:课本 P89 问题 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 3 本,则
3、剩余 引出课题3教学过程结合老师逐层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知道移项 的概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20 本;如果每人分 4 本,则还缺 25 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问题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 x 名学生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3、列方程:3x+20=4x-25问题 2:怎么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议程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 x 的项和常数项问题 3:怎样才能使它向 x=a 的形式转化?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右边没有含 x 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 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 号两边同减去
4、 20,即3x4x2520问题 4:以上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 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师生共同完成这道题的解题过程。问题 5:以上解方程中的“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 x=a 的形式。分层设置问题,将难点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攻克 ,从而得出移项的概念和法则,注意移项的依据归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教学过程规范书写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4、讲解例 3:解下列方程(1)72xx2314、讲解例 4:某 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
5、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t; 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 100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 2x t 和5x t.根据废水排量与环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 10205xx移 项,得. 合并 同类项,得.30x系数化为 1,得 .所以.50,2x答: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 200 t 和 500 t.解题过程的示范书写强化提升用方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5小结1、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3、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注意哪些问题?板书设计3.2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一元一次方程移项ax+bx=c合并同类型ax=b系数化为 1x=a作业设计复习巩固:p918-11 题6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