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定州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 1944 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 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A.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C. 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 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2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
2、这一现象反映了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3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 2 -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41925 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
3、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材料表明A. 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B. 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C. 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D. 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5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 ”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 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 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C. “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 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6 (题文)19 世纪后,
4、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7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 1856 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A.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3 -C. 陈腐观念逐渐淡化D. 学习西方成为共识8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
5、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9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10古代
6、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这反映了当时A. 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B. 公民大会常在节日召开C. 文艺家对民主政体的不满D. 政治现实影响文学创作11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 ”这一会议A. 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 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C. 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 推动中国
7、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 -12 (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 1 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说明A. 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B. 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 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13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
8、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14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 。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15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下列属于赫鲁晓夫时期
9、改革的措施的是A. 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B. 允许外国资本家办厂C. 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D.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16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5 -A. B. C. D. 17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 。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1819 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
10、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 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 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 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19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这样表述:从宋代(甚至从汉代)到明末和 18 世纪,中国- 6 -的主要财富均出自商业和手工业,它涉及到了整个帝国,而国家又是其主要受益者。那些贸易税和国家专营税在 11 世纪和 12 世纪初年确保了国家税收,而这种税收已经与农业收入相当了;在 1213 世纪时,它又远远超过了农业税。材料最想表达的是A. 商税成为
11、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 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放松抑商政策C. 南宋时期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D. 中国的自然经济形态并不具有典型性20虽然明淸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 19 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B. 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C.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D. 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
12、,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 ,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
13、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 7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
14、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8 -参考答案BACDC CCBDD BCDCA BCCDB21
15、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 世纪 70 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2 (1)原因:19 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2)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 ;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