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47431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18杭州期末)碳酸钙分解的反应需要在高温下持续加热,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 mol CO 2(g)和 1 mol CaO(s)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选 D。因为碳酸钙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所以 1 mol CO2(g)和 1 mol CaO(s)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CaCO3(s)的总能量,焓变大于零,A 、B 正确;在 CaCO3

2、中,Ca 2 和 CO之间存在离子键,CO 中 C 与 O 之间存在共价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23 23断裂,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 正确;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错误。2(2018上海奉贤区模拟)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小于零B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H2N 22NH 3 Q(Q0)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选 C。由题图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H0,为放热反应,故 A、B、D 均正确;热化学方程式需

3、要标明物质状态,故 C 错误。3(2018徐州考前模拟冲刺卷)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 2和 H2)通过下列反应合成甲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CO 2(g)H 2(g)CO(g) H 2O(g) H141 kJmol 1反应:CO(g)2H 2(g)CH 3OH(g) H299 kJmol 1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l) H3A反应为放热反应B增大反应的压强,H 2转化率提高2C反应使用催化剂, H2不变D H358 kJmol 1解析:选 C。反应焓变为正值,为吸热反应,故 A 错误;增大反应的压强,平衡不移动,H 2转化率不变,故 B

4、 错误;反应使用催化剂, H2不变,故 C 正确;根据盖斯定律 CO2(g)3H 2(g)CH 3OH(g)H 2O(g) H58 kJmol1 ,所以 CO2(g)3H 2(g)CH 3OH(g)H 2O(l) H358 kJmol 1 ,故 D 错误。4(2018广东四地六校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 2C(s)2O 2(g)=2CO2(g) H1;2C(s)O 2(g)=2CO(g) H2,则 H1 H2B已知 C(石墨,s)=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 H57.3 kJ/mol,若将含

5、0.6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D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解析:选 C。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所以 H1 H2,A 错误;C(石墨,s)= =C(金刚石,s) H0,即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更稳定,B 错误;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D 错误。5(2018天津河西区模拟)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 2(g) H1571.6 kJ/mol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 2O(g)=CO(g)H 2(g)

6、H2131.3 kJ/mol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 2O(g)=CO(g)3H 2(g) H3206.1 kJ/molA由反应知 H2的燃烧热为 571.6 kJ/molB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若改用新催化剂, H3不变化D反应 CH4(g)=C(s)2H 2(g)的 H74.8 kJ/mol解析:选 A。A.在一定条件下,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由反应知 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A 错误;B.反应的焓变大于 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正确;C.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

7、快反应速率,但是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所以改用新催化剂后 H3不变,C 正确;D.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 CH4(g)=C(s)2H 2(g)的 H(206.1 kJ/mol)(131.3 kJ/mol)74.8 kJ/mol,D 正确。6(2018保定第一次模拟)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 )A芒硝晶体(Na 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B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C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

8、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D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解析:选 B。A.芒硝晶体(Na 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选项 A 正确;B.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pH 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而不是富氧条件下,选项 B 错误;C.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选项C 正确;D

9、.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选项 D 正确。7(2018广东粤西四校联考)已知:2H2O(g)=O2(g)2H 2(g) H1Cl2(g)H 2(g)=2HCl(g) H22Cl2(g)2H 2O(g)=4HCl(g)O 2(g) H3则 H3与 H1和 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3 H12 H2 B H3 H1 H2C H3 H12 H2 D H3 H1 H2解析:选 A。2H 2O(g)=O2(g)2H 2(g) H1;Cl 2(g)H 2(g)=2HCl(g) H2;2Cl 2(g)2H 2O(g)=4HCl(

10、g)O 2(g) H3。由盖斯定律可知,2, H3 H12 H2,故本题选 A。8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2(g)2H 2O(l) H1 Q1 kJ/mol2H 2S(g)O 2(g)=2S(s)2H 2O(l) H2 Q2 kJ/mol2H 2S(g)O 2(g)=2S(s)2H 2O(g) H3 Q3 kJ/mol判断 Q1、 Q2、 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4A Q1Q2Q3 B Q1Q3Q2C Q3Q2Q1 D Q2Q1Q3解析:选 A。由 得 S(s)O 2(g)=SO2(g) H ( H1 H2)Q2。由 得 H2O(g)=H2O(l) H

11、 ( H2 H3)Q3。故 Q1Q2Q3。129(2018金华十校期末)常温下,0.01 molL1 MOH 溶液的 pH 为 10。已知:2MOH(aq)H 2SO4(aq)=M2SO4(aq)2H 2O(l) H124.2 kJmol 1 ;H (aq)OH (aq)=H2O(l) H257.3 kJmol 1 。则 MOH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H 为( )A33.1 kJmol 1 B45.2 kJmol 1C81.5 kJmol 1 D33.1 kJmol 1解析:选 B。根据题中 0.01 mol/L MOH 溶液的 pH10,知 MOH 为弱碱,MOH 溶液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可以看作两

12、个过程:MOH(aq)M (aq)OH (aq) H、H (aq)OH (aq)=H2O(l) H2,根据盖斯定律知 H12( H H2),则 H H1 H2(24.2 12kJmol1 ) (57.3 kJmol 1 )45.2 kJmol 1 ,B 项正确。12二、非选择题10请参考题中图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图是 1 mol NO2(g)和 1 mol CO(g)反应生成 CO2和 NO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E1的变化是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下同), H 的变化是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

13、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 3OH(g)H 2O(g)=CO2(g)3H 2(g) H49.0 kJmol 1CH 3OH(g) O2(g)=CO2(g)2H 2(g)12 H192.9 kJmol 15又知H 2O(g)=H2O(l) H44 kJmol1 ,则甲醇蒸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化学键 PP PO O=O P=O键能/kJmol 1 a b c x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 d kJmol1 ,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表中 x_ kJmol 1 (用含 a、 b、 c、 d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观察图像, E1

14、应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但是 H不变。(2)观察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作如下运算:322,即可求出甲醇蒸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P45O 2 P4O10,结合题图中白磷及其完= = = = =点 燃 全燃烧产物的结构,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与燃烧热概念可得等式:6 a5 c(4 x12 b) d,据此可得 x (d6 a5 c12 b)。14答案:(1)减小 不变(2)CH3OH(g) O2(g)=CO2(g)2H 2O(l)32 H764.7 kJmol 1(3) (d6 a5 c12 b)1411(20

15、18石家庄一模)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而氢气、二甲醚等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1)在 25 、101 kPa 时,1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55.64 kJ,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 2(g)=3CO2(g)4H 2O(l) H 2 220.0 kJmol1 ,已知 CO 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 2(g)=2CO2(g) H565.14 kJmol1 ,试计算相同物质的量的 C3H8(g)和CO(g)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比

16、值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氢气既能与氮气反应又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已知:2H 2(g)O 2(g)=2H2O(g)6 H483.6 kJmol 13H2(g)N 2(g) 2NH3(g) H92.4 kJmol 1计算断裂 1 mol NN 键需要吸收能量_kJ。(4)由合成气(组成为 H2、CO 和少量的 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CO(g)2H 2(g)=CH3OH(g) H190.1 kJmol 1CO 2(g)3H 2(g)=CH3OH(g)H 2O(g) H249.0 kJmol 1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 2O

17、(g)=CO2(g)H 2(g) H341.1 kJmol 1二甲醚合成反应:2CH 3OH(g)=CH3OCH3(g)H 2O(g) H424.5 kJmol 1由 H2和 CO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大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解析:(1)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2)2 220.0 kJmol1 kJmol1 7.9。(3)在反应 3H2(g)N 2(g)2NH 3(g)中,断565.142裂 1 mol NN 键和 3 mol HH 键,形成 6 mol NH 键,则 6E(N

18、H) E(NN)3 E(HH)92.4 kJmol1 ,则 E(NN)1 173.2 kJmol1 2436 kJmol1 392.4 kJmol1 946 kJmol1 。(4)根据盖斯定律, 2得:2CO(g)4H 2(g)=CH3OCH3(g)H 2O(g) H90.1 kJmol1 224.5 kJmol1 204.7 kJmol1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促进二甲醚的生成。答案:(1)CH 4(g)2O 2(g)=CO2(g)2H 2O(l) H890.24 kJmol 17(2)7.9(3)946(4)2CO(g)4H 2(g)=

19、CH3OCH3(g)H 2O(g) H204.7 kJmol1 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 和 H2的转化率增大,CH 3OCH3产率增加;增大压强,CO 和 H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12(1)CO、CH 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已知在 101 kPa 时,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mol1 。相同条件下,若 2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 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 6.30 倍,CH 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2C3H5(ONO2)3(

20、l) H12H2(g)O 2(g)=2H2O(g) H2C(s)O 2(g)=CO2(g) H3则反应 4C3H5(ONO2)3(l)=12CO2(g)10H 2O(g)O 2(g)6N 2(g)的 H 为_(用 H1、 H2、 H3表示)。(3)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 H92.0 kJmol1 ,将 1 mol N2和 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N2的转化率为 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 2 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_(填“吸收”或“放出

21、”)_kJ 热量。解析:(1)由题意可知,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283 kJ,则 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 6.30283 kJ891.45 kJ,则 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12程式为 CH4(g)2O 2(g)=CO2(g)2H 2O(l) H891.45 kJmol 1 。(2)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由 1252即得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则 H12 H35 H22 H1。(3)由题意可知,2 mol NH3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为92.0 kJ。恒温恒压下,合成氨反应中 N2的转化率为 20%,则相同条件下氨的分解反应中,氨的分解率为 80%,即该氨的分解反应中吸收的热量92.0 kJ80%73.6 kJ。答案:(1)CH 4(g)2O 2(g)=CO2(g)2H 2O(l) H891.45 kJmol 1(2)12 H35 H22 H1(3)吸收 7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