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

上传人:eco 文档编号:146500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高中3-100-2-2h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100 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三畢業考歷史科試題請於電腦卡上作答,務必寫(畫) 上班級、座號、姓名一、單選題(每題 2 分,不倒扣)1.若想要研究清末朝廷與英國的商務往來,請問:下列材料中,何者的利用價值最高? (A)某位學者所撰寫的近代中英關係史 (B)總理衙門的檔案報告 (C)當時留下的剪報資料 (D)英國駐華官員的回憶錄2.美國的一位報業鉅子,認為新聞及社論要確實且公正;他力主揭發社會的黑暗面,為公共利益和一般群眾發言;也主張獨立辦報,不受政府、黨派與財團的影響。他晚年捐贈巨款給哥倫比亞大學成立新聞學院,並在身後設立一個新聞獎項。請問這應該是下列何人? (A)亨

2、利.魯斯 (B)雷蒙 (C)普立茲 (D) 赫斯特3.某學者研究一媒體的發展時,指出:戰爭期間,充分發揮了作用。不管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把這個新的宣傳工具用來為戰爭服務。交戰國之間不僅在海陸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並且也在太空進行宣傳戰,有時又稱之為第四戰線 。美國宣傳問題專家羅樂當年更形容:在我們這代,觀念能驅使人民推翻政府、麻痺踞守在水泥工事後面的軍隊,已成為征服的絕頂重要的工具了。 請問:上文中的,應填入何者? (A)電視 (B)廣播 (C)報紙 (D)電報4.1860 年 6 月牛津大學裡有一場大辯論,主教韋伯佛斯(Samuel Wilberforce)以教會立場,責問代表達爾文的赫胥

3、黎(Thomas Huxley)。赫胥黎最後說了: 傑出的神學家放在生物學家旁邊,就好像大力士手上即將窒息的巨蛇 。請問:如果當時歐陸關心這件辯論的人想最快速得到這個訊息,可以透過什麼媒體? (A)報紙 (B)電報 (C)廣播 (D)電腦5.一句著名的阿拉伯諺語:人們像自己的時代,更甚於像自己的父親。 義大利史家克羅齊也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請問:克羅齊的名言所表達的意義為何? (A)我們應該重視現代的歷史 (B)我們在讀歷史時其實是用當代的想法去了解過去的事 (C)我們正在寫歷史,現在的事,將來都會是歷史 (D)讀歷史能鑑往知來,讓我們知道現在應該怎麼做6.某位史學家說:準確是責任,不

4、是美德 。若稱讚一位史學家敘述準確,就像是稱讚一位建築師,在建築中用了適度的混擬土。這是史學家進行工作的必要條件,卻不是主要職能。請問在上述內容中,史學家強調哪一點?(A)歷史解釋 (B)歷史事實 (C)歷史想像 (D)歷史意識。7.某一學者指出:歷史知識不僅使得讀者對過去某些現象擁有智性理解,它往往也具有對於特定人群心靈和情緒上的感動力量。 請問上述學者所言,主要在闡發何者的實質內涵? (A)歷史事實 (B)歷史解釋 (C) 歷史意識 (D)歷史證據。8.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卡爾曾說:歷史是歷史學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代和過去無終止的對話。 請問:卡爾認為歷史知識的性質為何

5、? (A)歷史知識是過去事實的客觀重現 (B)歷史知識在本質上近似於文學作品的性質 (C)歷史知識是客觀事實與史家主觀思維結合的產物 (D)歷史在本質上僅是意識形態經營下的一種形式 9.根據敦煌石室所發現的古代手卷式的書籍中,有一卷金剛經,是用印在七張紙上的(經文六張,圖畫一張) 。聯接起來,和手抄本一樣地成為一個紙卷。在紙卷的末尾,印著: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 請問:上文中,應填入何者? (A)影印 (B)複寫紙 (C)雕板 (D) 活字印刷210.一位學者說:歷史是過去的政治,政治是過去的歷史一類的論調,用在中國,比用在西方,尤為適合。 這位學者的意思是 (A)傳統中國的

6、政治制度較西方完善 (B)傳統中國比西方更重視歷史 (C)傳統中國的史書比西方更強調政治功能 (D)傳統中國的政治史較西方複雜11.梁啟超論傳統史學,謂二十五史 是一部帝王家譜 ,這種看法是批評以那一種思想為中心的一元式歷史思維? (A)性別的 (B)社會階級的 (C)種族中心的 (D)地域的12.史家在撰寫史書之時,有所謂的 直書或曲筆 ,這是指寫史的何種特色? (A)考證研究的差異性 (B)史料選擇的差異性 (C)記載方法的差異性 (D)工具使用的差異性13.資料一:史學家克萊曾寫道: 儘管(甲)的方法略顯粗糙,既像遊記又像口頭傳聞,但他絕對不是不加批判的,例如他區別了事實和神話,他知道耳

7、聞和目睹的分別,他也知道事件發生的原因與前奏。 資料二:(甲)在其著作提到:希臘的國土一直是貧窮的,但由於智慧及有效的法律,希臘人卻因此得到勇氣。而希臘人正是利用了這種勇氣,驅除了貧困與暴政。 請問:文中的(甲)應為哪位希臘史學家? (A)荷馬 (B)希羅多德 (C)修昔提底斯 (D)色諾芬 14.附表為美國 1950-1960 年代國內人口收視聽電視、電影與廣播時間的調查報告。請問:造成甲、丙選項逐漸銳減的因素為何?(A)電子報的出現 (B)收音機廣播很受歡迎 (C)電視的普及化 (D)經濟蕭條,人們無心看電影1950年 以 前 1950年 代 1963年 代 甲 項 目 每 人 每 天 4

8、至 5小 時 每 人 每 天 2小 時 12分 鐘 每 人 每 天 1小 時 53分 鐘 乙 項 目 每 人 每 天 5小 時 每 人 每 天 6小 時 丙 項 目 每 周 6,0萬 人 次 每 周 1,50萬 人 15.歷史學很容易讓人誤解為一門單獨而孤立的學科,事實上,歷史既然是人在時間脈絡中的表現 ,自然涵蓋了文化、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不同的面向。所以就歷史學的領域而言,至少就有國別史、區域史、專史、斷代史等種種分類,以資建構完整的歷史面貌。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國別史、區域史關注一國或一地區的發展歷程,例如:日本史、東亞史 (B)專史為各種專門事務或事物的歷史研究,例如:研究

9、某一地區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的關係等 (C)產業史是針對個別或整體產業情形之探究 (D)國際關係史則是指特定區域中,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對抗史。16.資料一:我們撰寫的滑鐵盧戰爭史必須使法國人、英國人、德國人和荷蘭人都能同樣滿意。如果不查閱作者名單,便沒有人能看得出張三在什麼地方停下了筆,以後是李四還是王五接著寫下去的。資料二:紳士們,請不要為我鼓掌。這裡並不是我在講話,而是歷史正通過我的口在講話!資料三:歷史是歷史學家的經驗,是歷史學家製造出來的。寫歷史就是製造歷史的唯一辦法。關於這三段資料的解讀,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資料二和資料三都認為歷史是歷史家製造出來的,資料一則否 (B)資料一和資料

10、二都認為歷史敘述可做到完全客觀,資料三則否 (C)資料二認為歷史家是歷史事實的傳聲筒,資料一和資料三則否 (D)資料一對歷史學家和歷史研究深具信心,資料二和資料三則否。317. 1901 年英國順利完成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工作,當時,英國因無線電通信的成功,為其海外殖民事業、軍事與商貿活動,帶來巨大的利益。請問這項偉大的成就應該歸功於何人? (A)馬可尼 (B)貝爾 (C) 波波夫 (D)摩斯 18.從中國發明了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及指南針到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及指南針是中國的四大發明 ,以下何者在此一意義上的轉化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A)史實 (B)史料 (C)發明物 (D)歷史學家19

11、.數位化時代來臨以後,資訊與國家的國力會產生怎樣的關係,下列那個圖表是正確的? (A)(B) (C) (D)20.美國總統柯林頓曾提出 資訊高速公路的施政計畫,顯示了何種時代的趨勢? (A)國家應主控資訊電腦業發展 (B)生活全面數位化時代即將來臨 (C)發展國際貿易交通網 (D)用電腦代替所有的傳媒21.所謂文化 ,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而人類生活方式會隨著時空改變而產生變化,因此文化也會隨之變化。請問大眾文化產生的時空背景為何? (A)城市興起之後,中產階級成為文化的主角 (B)十九世紀,教育與傳播媒體的發達,使得文化深入社會各個角落,產生大眾文化 (C)十八世紀印刷術普及世界各地,產生平

12、民文化 (D)十七世紀報紙的出現,創造大眾文化22.有一段關於胡適的資料: 胡適一生最主要的志業是為中國再造新文明,但此志業畢竟終究歸於失敗。失敗原因主要與胡適個人特質以及時代變化過速有關。胡適喜特立獨行,但又要與周邊各式不同人物周旋往來,使他與時代之間的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從實際影響來看,胡適最長遠持久的成績在推動我們今日仍然繼續使用的白話文,以白話統一書寫與口語的世界。這是書同文之後的一大變動。根據上述,下列何者正確?(A)這段資料是認識胡適的一手史料(B)這段資料比較偏向歷史真相(C)這段資料偏向對胡適的歷史解釋與歷史評價(D)這段資料是屬於客觀的歷史事實與研究23. 1960 年代,

13、著名的加拿大媒體理論大師麥克魯漢教授曾說:我們處在一個嶄新的時代,時間已經停止,空間已經消失,我們現在生活於地球村之中.有些事一發生,全球皆知。 請問麥克魯漢的這句話應是針對下列哪一項科技的出現而言? (A)網際網路的發明 (B)無線電廣播的出現 (C)彩色電視的發明 (D)透過通訊衛星的電視轉播。24.1764 年英國學者愛德華吉朋在歐洲大陸旅行,以下是他在旅途中的親筆紀錄: 10 月 15 日,我坐在卡庇多神殿山的廢墟上沉思,忽然傳來神殿裡赤腳僧的晚禱聲,我的心中首度浮出寫作這座城市衰亡的想法。 請問:吉朋在旅行結束後,耗費數十年寫成羅馬帝國衰亡史 。請問:憑弔古蹟,思古之情油然而生,許多

14、史學家更親身尋訪相關遺跡,探查所有可能的史料,以下哪一位史學家亦有此經歷? (A)司馬光資治通鑑 (B)司馬遷史記 (C)班固漢書 (D)陳壽三國志25.比較傳統史學及現代史學,二者之間的差異為何? (A)前者只重政治史,後者只重經濟社會史 (B)前者重視歷史解釋,後者排除歷史解釋 (C)前者不重視史料,後者非常重視史料 (D)前者多4偏菁英文化,後者多偏群眾文化 26.歷史學之重要目的,在於所謂 鑑往知來的學習,下列敘述,何者 沒有鑑往知來的意思?(A)成功的經驗傳承下去 (B)不斷重蹈失敗的覆轍 (C)了解過往的歷史走向 (D)提供後人行事參考。 27.關於文字閱讀的傳播時代發展,何者敘述

15、正確? (A)中國夏代已發明甲骨文作為記錄的工具 (B)商代時,簡冊、帛書的流通與毛筆書寫的方便,使知識、思想流通更為廣泛 (C)周代規定書同文後,對政令宣傳及思想傳播有所裨益 (D)漢代毛筆書寫廣泛使用與紙張的出現,使文字書寫更為普及。28.摘錄自 A 的實驗手冊:早上我把改良的儀器裝好,晚上就做實驗 華生先生守在裝有收話器的房間,發話器則在另一個房間,而且兩間房門都是關著,然後我(對著話筒)說:華生,請過來,我要見你。 令人震驚的是,他真的過來了,而且還說他不但聽到我的話,還能了解我的意思。 請問:上文的“A”應該是指何人? (A)貝爾 (B)羅傑 (C)摩斯 (D)馬可尼29.某位歷史學

16、家闡述他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觀察,提出一番新見解。他認為過去歷史學重視的政治事件就像大海波動頂端的浪花,瞬間便消逝無蹤,至於影響人類社會的思想技術革新,則是海上隨時會激發的浪潮,歷史學家應該要致力挖掘深藏在大海底層的潛流,才是真正理解人類文明。請問:上文對於歷史研究的觀點,屬於哪一種學派? (A)實證史學 (B)敘事史學 (C)年鑑學派 (D)新文化史 30. 1517 年,路德與天主教的衝突爆發。為了反對帖次勒(Tetzel) 在威騰堡販售贖罪券斂財的無恥行徑,路德將九十五條論綱釘在威騰堡教堂的大門上,邀請各界在贖罪券的買賣、教皇赦罪的權柄、以及教會的寶庫等三個議題上,進行公開的辯論。此舉震撼

17、了整個歐洲,教皇的權威與教會的財源,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請問下列那一事件對於當時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有莫大的幫助? (A)地理大發現 (B) 科學革命 (C)印刷術的傳入 (D)造紙術的傳入31.下列關於美國好萊塢 電影事業的陳述,何者正確? (A)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起源地 (B)位於美國紐約,將美國人的文化和生活傳遍世界各地 (C)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電影工業的最主要出產地 (D)美蘇冷戰期間,與歐洲電影激烈競爭 32.某電影評論描述一電影創作方法時,提到: (此方法)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法之一,相對於一鏡到底的長鏡頭表達方式。其是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

18、方法拍攝的鏡頭剪輯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使電影藉此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 。請問:此種電影創作方法稱之為何?(A)新浪潮(B)羅生門(C)蒙太奇(D)數位化 33.下表是每千人擁有電視機的數量統計表,閱讀後可以理解為 (A)電視發展到 1970 年代已經普及全世界 (B)西方電視科技的進步,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都遠超過亞洲每一個國家(C)亞洲國家在電視的軟硬體上已經追上歐美國家 (D)一直到 1980 年代,全球傳播媒體與資源還是失衡的 美 國 英 國 西 德 日 本 巴 西 中 國 印 度 1970年 413

19、 294 275 219 6 0 0 8年 8 3 6 60 204 27 27 534.二十世紀中期,英國某一歷史學派 以勞動者群體為共同研究的對象,並以由下而上的歷史學作為共同的史學方法,亦強調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的變遷為歷史演進的重要動力。 請問此學派為何? (A)年鑑學派 (B) 馬克思主義學派 (C)浪漫主義學派 (D)後現代主義學派。 35.十九世紀日耳曼與東歐的史學家,嘗試從過往的歷史中,追尋與歸納出民族的優越特質以及民族過往的光榮事蹟 ,期能有助於建構國民的集體認同意識。請問:史家的此種嘗試與努力是受下列哪些情勢的影響?(甲) 啟蒙運動;(乙) 拿破崙戰爭;(丙)浪漫主義運動;(

20、 丁)工業革命。 (A)甲乙 (B) 乙丙 (C)丙丁 (D)乙丁36.拿破崙曾說:三張敵對報紙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 ;梅特涅曾說:法國的報刊等於是拿破崙的三十萬大軍 。對於上述兩句格言的正確理解為何?(A)報紙言論比軍隊更具殺傷力與效力 (B)報紙的發行量達到歷史高峰 (C)兩人利用報紙從事反間諜戰 (D)當時的報紙主要刊載娛樂新聞37.下列關於報紙的陳述何者符合史實? (A)在印刷術和造紙術未發明前已有手抄的報紙出刊 (B)十五世紀時,歐洲已發行定期的報紙 (C)在電子媒體的強烈競爭下,報紙已失去了生命力和魅力 (D)十九世紀末出現在美國的煽色腥新聞 ,今日已漸消失 38.1998 年底全球

21、網際網路的用戶有一億五千萬人,到 2000 年初,已增到三億人,預計到 2005 年時可達十億人。請問下列何者不是網際網路的特點? (A)傳播不受時空限制 (B)保密的個人通訊 (C)雙向式的信息傳送 (D)個人化的信息傳播 39.某學者在其自相矛盾的民族 美國文化的起源 中,就林肯對南北問題的看法中提到:在十九世紀的四年代、五年代,亞伯拉罕林肯相信革命的權利,因為它有助於國家取得獨立和傳播政府的民主實踐。甚至在他的第一屆就職演說上,林肯令人難以置信地聲明這個國家和它的制度,屬於占據它的人民。請問,對於所謂歷史真相 ,其中的過程與結論正確與否,其實會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 (A)人物的時空差距

22、(B)研究者的主觀影響 (C)現實政治的約束 (D)資料本身的限制 40.以一位 1920 年代之初的紐約客而言,以下生活片段何者符合事實? (A)回到家最有樂趣的消遣是聽廣播和看電視 (B)當他休假要回家鄉時,只能以電話通知家人他要返家的消息,因為當時電報已絕跡(C)他在辦公室以電腦處理公事,當時電腦還是昂貴的奢侈品 (D)假日的時候可以到五分錢電影院看場電影 二、多選題(每題 2 分,答錯一項倒扣 1/5 題分,扣到單題零分為止)41.下列那些事情的發生,當時的社會大眾是經由電視的收看而普遍知道的? (A)日本無條件投降 (B)阿姆斯壯登陸月球 (C)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內容 (D) 美國

23、總統甘迺迪遇刺 (E) 波斯灣戰爭的消息42.司馬遷在史記中,以 本紀記載五帝、三代及漢初諸帝,但他同時也將項羽列入 本紀 。對於此一安排,以下理解何者正確? (A)反映了漢代士人的共同精神 (B)反映了史家的個人價值 (C)反映了史記的史料性質 (D)顯示了歷史解釋的實質意義 (E)顯示了歷史事實的真相43.下列有關造紙與印刷術發展的敘述,那些正確? (A)東漢改良造紙術,讓文字的書寫與傳播更加普及 (B)唐玄宗時代,阿拉伯人習得中國人的造紙術 (C)十二世紀時,中國的整頁刻板印刷術傳入歐洲 (D)十五世紀初,古騰堡發展出金屬活字版印刷術,聖經是西方現存最古老的活字印刷書籍 (E)木製印刷機

24、流行三百多年後,才有金屬製的印刷機問世644.湯姆是位 1960 年代的美國人,他可以過著怎樣的生活? (A)看電視臺即時實況轉播的籃球比賽 (B)用收音機收聽英國披頭四的搖滾樂 (C)欣賞奧黛莉赫本主演的電影 (D)買一份紐約時報來閱讀 (E)打一通電話給法國的好友45.光(司馬光)患歷代史繁重,學者不能綜,況於人主。欲上自戰國,下迄五代,正史之外,旁采他書,關國家興衰,係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依左氏傳體為編年一書,名曰通志。以下選項是針對這段敘述的理解,其中那些正確? (A)通志為司馬光除資治通鑑外的另一力作 (B)這部著作強調歷史的教訓功能 (C)這部著作期待能成為施政指導 (

25、D)這部著作在體例上有所創新 (E)這部著作並不能算是正史46.一個住在德國柏林的老先生回憶說:戰後每個人都想找點樂子,而那時找得到的就只有電影,因為當時電視還沒發明出來,每個人都把此種活動或娛樂像參加盛會一樣。 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這回憶的情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B)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是卓別林 (C)這時出門已有電車可坐 (D)當時能看到彩色電影 (E)當時電影以悲劇最受歡迎 47.甘迺迪與尼克森於 1960 年 9 月進行史上首次美國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當時看電視的人認為甘迺迪表現較好,但聽廣播的人卻認為尼克森的辯才較佳,結果是甘迺迪當選總統。由這件事可以理解到 (A)電視的影

26、音傳播,較廣播更具有說服力 (B)在當時,看電視已成為許多家庭重要的休閒活動 (C)看電視的人遠超過聽廣播的人 (D)廣播的黃金時代已成為歷史了 (E)電視已勝過廣播,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傳播媒體48.歷史知識中, 事實 和解釋並不相同。學習歷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兩者的區別。以下關於春秋戰國的敘述中,請將屬於解釋者選出來 (A)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大會中原諸侯,相約尊王 (B)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C)春秋時代,各國大體仍屬封建國家;戰國時代,才各自為獨立的國家 (D)戰國時代,各國多以富國強兵為務,紛紛走上軍國主義之路 (E)商鞅提倡軍功,規定爵位為二十級,有軍功者,依等級授爵49.由

27、 1930 年代卓別林的 摩登時代到 1990 年代的 鐵達尼號 ,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什麼變化? (A)由前期的流動電影院到固定電影院的發展 (B)後期電影越來越花費鉅資製作 (C)科技進步使得新技術、新技巧融入電影 (D)電腦在製片過程中運用漸多 (E)前者諷喻機器時代,後者可看出一貫的好萊塢風格50.有一個嚴謹的專業史家,專心一志地研究重要的歷史問題。但對於農民那種天高皇帝遠的隔絕生活有相當深切的感受,因此他從小便覺得帝王將相的歷史只不過是斷爛朝報 ,與芸芸眾生的平凡日子沒有關係。而農業技術的演進,人口的遷徙,疾病和對疾病所產生的抵抗力,氣候的變化,這些都影響人群的生計,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世界觀。在他看來,如果要研究歷史,那麼我們當然要研究這樣的歷史,而不應只在歌頌帝王將相、王公貴族或官僚紳士。 從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史家重視那些歷史研究方向? (A)以多元角度看歷史發展 (B)強調上層階級為中心的歷史思維 (C)重視由日常生活去看歷史 (D)重視由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來看歷史發展 (E)重視少數民族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