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单选:历年真题1、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2、依据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劳动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 )A、劳动法律后果 B、劳动法律结果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3、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 ( )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4、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 ,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其资源优势。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暂时性5、员工的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的关系
2、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与缺勤率正相关,与流动率负相关6、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 ) 。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员工的绩效管理C、人才的引进与配置 D、员工的技能开发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调节资源的配置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8、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9、 ( )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战略测评标准 B、战略实施标准C、战略评价标准 D、战略计划标准10、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蒂尔认为,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不包括( )A、
3、团队学习 B、绩效 C、成员满意度 D、薪酬11、在生产要素市场, ( )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A、居民户 B、市场 C、劳动者 D、企业1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不包括( )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13、正常情况下,每个月按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A、34 小时 B、36 小时 C、38 小时 D、40 小时14、顾客力量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不包括对( )的分析。A、顾客购买动机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C、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15、教师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不能回答某个问题,而第三个学生则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尽管他的回答并不
4、完全正确,可是教师还是会认为第三个学生更出色些,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16、 (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A、总需求 B、总需求价格 C、总供给 D、总供给价格17、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A、劳动争议处理法 B、工资法C、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D、工作时间法1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监督关系19、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承诺不包括( )A、感情承诺 B、继续承诺 C、规范承诺 D、口头承诺20、以下不属于员
5、工动态特征的是( )A、员工学习 B、员工自我保护机制C、员工激励 D、员工的成熟和发展21、 ( )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A、经济规律 B、经济交替 C、经济周期 D、经济变动22、关于社会保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23、 (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24、 ( )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
6、会。A、企业营销机会 B、企业竞争机会C、企业优势机会 D、企业实践机会25、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具有执行官的特权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D、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26、( )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A、经济规律 B、经济交替 C、经济周期 D、经济变动27、关于社会保险不正确的说法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28、(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
7、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29、( )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优势的市场机会。A、企业营销机会 B、企业竞争机会C、企业优势机会 D、企业实践机会30、面对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企业应当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决定采取什么策略,在何时退出市场,通常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不包括( )A、维持策略 B、集中策略 C、定价策略 D、收缩策略31、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A、感情承诺 B、继续承诺 C、组织承诺 D、组织承诺成果32、 ( )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A)对比效应(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印象
8、33、所谓( ) ,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原理(A)人本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生产组织管理(D)人力创新管理34、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 ) 。A、生产资料 B、劳动资料 C、资本投入 D、劳动投入35、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 )来实现。A、社会保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救济 D、薪酬福利36、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法的是( )A、促进就业法 B、社会保险法 C、工作时间法 D、劳动福利法37、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特点的是( )A、时间性 B、主观能动性 C、消费性 D、客观规律性二、练习题: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38、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 )程度的指标 A、人口密
9、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39、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 A Es0 B Es2 C Es1 D Es140、当( )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 A AP=0 B MP=0 C APMP D APMP4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A 摩擦性失业 B 技术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季节性失业4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A 国民收入 B 基尼系数 C 人均 GDP D 需求弹性第二章 劳动法43、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 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 物质帮助权 C 报酬权 D 休息休假权44、 ( )是劳动权的核心
10、 A 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 就业权和择业权 C 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 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45、 所谓(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利,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 A 基本保护 B 优先保护 C 全面保护 D 部分保护46、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即政府,工会, ( )共同参与决定 A 企业 B 员工 C 员工代表 D 企业家协会47、 (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 劳动法律 B 宪法 C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 劳动规章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48、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 A 领先原则 B 有效原
11、则 C 总成本最低原则 D 持久原则49、在一般竞争战略中, ( )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 A 低成本战略 B 差异化战略 C 重点战略 D 稳定战略50、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 )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A 家庭消费 B 个人消费 C 市场消费 D 社会消费51、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引起需求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排序正确的为( ) A B C D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52、 (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A 光环效应 B 投射效
12、应 C 首因效应 D 刻板印象53、 ( )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 A 首因效应 B 光环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印象54、 ( )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A 内因 B 外因 C 归因 D 知觉55、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 ) A 赫兹伯格 B 亚当斯 C 莱文泽尔 D 弗洛姆56、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 A 弗洛姆 B 爱德华桑代克 C 莱文泽尔 D 班杜拉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57、 ( )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 A 教育支出 B 管理支出 C 培训
13、支出 D 流动支出58、 ( )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 A 多元性 B 层次性 C 整体性 D 针对性59、 ( )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 A 目标制定的整体性 B 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C 各个目标间不孤立 D 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60、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A 以事为中心 B 以企业为中心 C 以人为中心 D 以社会为中心61、 ( )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A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 员工的绩效管理 C 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D 员工的技能开发一、历年真题1、B2 、D3、B4 、B5 、B6 、C7、B8、D9、C10、D11 、A12 、D13、B14 、B15、D16、C17 、A18、B19 、D20、A21、C22、A23、C24、A25、D26、C27、A28、C29、A30、C31、C32 、C33、A34、D35、A36、C37、D二、练习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38、C 39、C 40、B 41、C 42、B 第二章 劳动法43、A 44、B 45、C 46、D 47、B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48、B 49、C 50、B 51、A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52、A P108 53、D P111 54、C 55、D 56、D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57、B 58、D59、D60、C6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