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小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后,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因此,研究和调整确保中小学顺利衔接的策略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衔接;熟悉情境;素质;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35-01 我们注意到:小升初以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原因,从前小科课程未开全而导致的素质问题以及教育情境的改变等,都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进程。因此,探究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在这方面,主要有
2、以下几个有效策略。 一、超前备课,知晓中学课程 小学教师不但要熟悉所教的小学课程,还应了解或知晓相关的中学课程及其教学,才能够高屋建瓴。我们可以通过超前备课的行为来实现,如教语文或数学的,就可以熟悉相应的中学课程,熟读与领悟中学相应的课标部分,熟谙教材,细读参考书,可以将教学预设写在教科书中;教思品与科学的,也可以做相应的预设这样,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够自觉地为进入中学而超前用意,就可以居高临下、高瞻远瞩。 二、互相听课,熟悉教育情境 中小学教育教学不能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学段,而应是衔接紧密的联合体。中小学教师应当了解或熟悉彼此的教育情境学习情境、教学情境,如教学组织、学习方法、
3、兴趣与感知的异同等,做到心中有数。应当互相听课,小学教师听中学的课,中学教师听小学的课,以熟悉彼此教学情境;可以互相评课,交流、研讨如此,就可能对彼此的教学情境了然于心,从而运筹帷幄。 三、激发潜能,铸就人文精神 我们要有人文关怀,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智慧品质,更要关注呵护其心灵,眷顾其精神成长以激发潜能。同时,使每一个生命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坚守,拥有一种信念、向往与热望,始终在美好的憧憬与怀想中成长,而师生的和谐交往,就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响。 小学阶段的动机激发一般较为直接,如近景动机的激发,附属需要的满足之类;而中学随着志趣水平的提升,更关注远景动机,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
4、生向上的精神。 引领课外诵读就是教育激励学生的更好的方法,它是无声的教育,有助于励志而生成动机,有助于丰富情感、提升境界、坚定意志、涵养性格以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学习品质,一举多得。引领和激励孩子对读书发生兴趣,与贤哲低语,找寻心灵的一方宁静,汲取智慧,获得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实现知书达理,实现自我激励,生成动力。 要激发潜能,方法固然多,但还要特别关注正面评价的激励,不但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体现于过程之中。 四、上好小科,素质全面提升 当前,在不少地方,或因师资问题、或因其他条件的不足、或因评价机制的欠缺等,小科课几乎是形同虚设,即使规模大一点的学校,也有争占小科课的情况。以至于小学生因
5、总是“语数英”而渴盼“小科课”,乃至听说能上“音体美”等而欢欣雀跃。这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根本目的可谓南辕北辙。 任何一门基础课程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或牵制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上好各门功课,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养成习惯,关注自我管理 养成教育其实也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从中小学对接这一层面考虑,更是至关重要。倘若学生小学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中学后,就更多地要靠学习自觉,因而往往相形见绌。但如果在小学,就有了好习惯,尤其是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自我教育,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习惯,规范行为,眷顾养成教育,眷顾自我
6、教育。 六、实践教研,求索教育规律 不能搞教研的教师,虽然课也可能上得好,但充其量还是教书匠的类型,总是有缺憾的。我们评定的既然是专业技术职称,就决定了专业的性质,搞教研,勤于总结,也应是分内的事。总结教育经验,研究教育规律,学习、汲取,寻求教育理论的支持而不断求索实践,就能不断提升教育艺术水平。而要实现中小学的顺利对接,也同样需要实践与教研,这也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七、关注心理、生理之微妙变化 学生在小学大都天真无邪,进入中学,由于环境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而进入青春期,其心理、生理都会改变。我们要关注这节点上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引导,使之能够心智专一、心无旁骛,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思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2陈刚.把课程开全,再谈素质教育J.学园,2013(30).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