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与实践反思 李欣玲 成都博物馆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不断被运用的名词和概念, 然而将原本属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遗产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悖论。本文将通过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来讨论将生活方式遗产化所存在的问题;同时, 在另一方面, 本文将结合世界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 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现实作用。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科文; 遗产化; 活态传承; 作者简介:李欣玲, 成都博物馆助理馆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出于对文化和传统消失
2、的担忧而提出的文化名词与概念, 是当今社会提高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历史感的关键所在。遗产不同于历史, 它反映的不仅是过去, 更是一个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明确提出:加强不同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互鉴对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欣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主要是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活态流变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因此, 将文化和传统遗产化, 从而进行保护和传承的理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反思生活“遗产化”的悖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
3、和表现形式,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目前, 申请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各国保护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主要通过各国提交的申请档案来决定。因此, 建档在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建档又离不开文字和视频记录。对于表演艺术、节庆活动等形式而言, 视频记录除了保存记忆以外, 并不一定能保证传统的延续, 反而有固化记忆的危险。费伦曾在其表演艺术一书中提到, 表演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暗示, 通过表演者的身体进行
4、表达, 是当下的投入 (仅当下可见) 而后消失于记忆中, 是一种不可控的形式。因此, 对于表演这样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来说, 通过录像、建档的方式使其遗产化有着固化记忆的危险。将生活方式遗产化同时存在着“臆造记忆”的风险。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 申报名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现其文化资源之丰富,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也能让他们轻易地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以约旦贝都因人为例, 贝都因人的口头传统离不开其游牧生活, 而游牧生活的本质便是不断迁徙。约旦这一口头传统申报材料的编写将其认定为属于佩特拉和维地拉姆这一特定区域的传统, 通过过度强调故乡情节让一个社群拥有一个他们不
5、曾拥有的过去。德龙也在其研究中提出, 对于赞比亚人来说, 面具表演“kankurang”本身是一个只在丛林里对当地社群的一小部分人展示的神秘活动。然而, 为了保护这项表演, 使其在全球化、世俗化的影响下延续传承, 当地政府将其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然而这项表演的遗产化反而增加了公众的关注度, 让这个原本在丛林中只向一小部分人展示的传统变得公开化, 反而丢失了其神秘性, 让为了抵抗世俗化而采取的保护行为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世俗化”。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 2003 年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具影响力。而公约的出台也引起了各界
6、的激烈讨论。首先,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官方的行为。由于资源有限, 保护非遗没有办法对一切传统或文化一视同仁。换句话说,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极高的选择性。这便引起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标准的争论。其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各个社群的, 然而申报的机构都是国家文化部门, 整个评选的过程就具有高度政治性和主观性。比如此前四川彝族火把节习俗在教科文组织的申报受挫, 究其原因在于诸如斗牛这样形式的活动违背了教科文“尊重动物权利”的精神, 认为此类活动有虐待动物之嫌。然而在彝族人的意识形态里, 牛同人类一道参与到火把节的活动中正是体现了彝族人“万物平等”的思想。教科文
7、组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而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估遗产名录实质上却并没有真正能够尊重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同时也传递着一个思想, 那便是不同社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具备相同的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拥有它的社群来说, 都是至关重要的值得传承的记忆。因此, 一个国际机构如何可以定义哪个社群的遗产优于另外一个呢?不仅如此, 由名录建立起的民族认同感也是引起冲突的因素。比如此前在韩国“端午祭”成功申遗后, 中国网民在网络上掀起的“遗产保卫战”体现出将生活方式遗产化会上升为不同民族、不同社群间遗产归属权的争夺。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的现实意义笔者对生活
8、方式遗产化悖论的讨论并不等同于认为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没有必要。遗产是属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记忆, 它是提高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历史感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社会, 有着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对于经济发展稍缓的国家来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阻挡强势文化侵略、保护文化资源的有利盾牌。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 来自哥伦比亚的非遗培训师就提到, 哥伦比亚长期饱受内战折磨, 对领土的剥夺更是剥夺了哥伦比亚人的记忆空间, 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正是一个塑造记忆的过程, 让一个饱受战乱的民族仍然满怀民族自信。羌族, 作为中国 55 个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9、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县。2008 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的羌族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在这样的情况下, 保护属于社群独特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显示出了其特殊的意义。以羌绣为例, 羌绣是羌族妇女在劳动间隙所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其历史源远流长, 是羌族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羌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已在羌族人民中生根, 融合了羌族文化, 汇集了羌族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 羌绣作为手工技艺,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除了作为羌族妇女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外, 也是一种创造经济价值的途径。因此, 保护和振兴羌绣技艺对于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针一线计划”是发起
10、于 2008 年“512 汶川大地震”的“羌绣就业帮扶计划”, 这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灾后重建及农村援助计划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旨在广泛发动偏远地区农村妇女从事刺绣等手工劳动, 鼓励和帮助获得收入, 自力更生。计划启动之初, 在四川汶川、理县、茂县等受灾严重地区, 通过民族刺绣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能, 帮助当地农村妇女展开不离乡、不离土的就业援助。计划实施至今, 培训农村半高山妇女 15000 多人, 为当地家庭提供了不背井离乡便能扶贫增收的机会。让羌族血脉得以在羌地延续, 而对于羌绣技艺本身而言, 在其孕育、发展的原生地得以传承、延续保存了这项技艺的语境和整体性, 避免了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将
11、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语境中抽离出来保护, 影响其完整性的现象, 从而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效果。而羌绣不断被外界了解以及因此带来的收入更是反过来坚定了羌族妇女的文化自信, 让非遗传承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在不丹, 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的号召下, 许多传习所建立了起来, 以传承不丹传统纺织技术。我们都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 而不丹落后的经济状况让年轻群体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出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如果本地文化观念不再符合年轻人的价值观, 而外面斑斓的世界又在不断的吸引着他们, 要留下年轻人是不现实的。在外来影响不可阻挡的背景下, 不丹的纺织技术在传承过程中并没有一
12、味强调“原汁原味”, 而是在传统技艺中适当吸收了外来元素。其活态活力让年轻人不再认为纺织是一成不变的过时传统, 主观上更有兴趣参与进来;而国际市场对手工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使这项传统技艺重焕生机, 客观上给当地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由此, 更多的年轻人留在本地社区参与到纺织传习中去, 也让这项技艺得以传承。在不丹纺织技术的传承过程中, 全球化反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促进作用, 以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对抗了另一种形式的“全球化”。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在非遗传承过程中, 不需要警惕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全球化市场的驱动力会使当地的纺织生产一味的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 而失去了自身的特点, 而没有了自身特点
13、的产品将会很快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 笔者建议, 在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 非遗传承人要学会利用全球化的市场去对抗全球化审美趋同的影响。我们都知道, 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 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引导的。只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市场的需求是可以被引导的。从不丹的例子可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发挥现实作用。聚焦中东国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六届非遗节国际论坛上, 来自约旦的非遗专家提到, 在中东国家对石油的过度开采而影响生态文明的态势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
14、贡献减缓了过度开采石油的过程, 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各国的实例看到,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虽然仍有许多争论, 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动态性的保护在全球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程中都起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当代人“追求更加精致、美好生活”的诉求。而正如文章的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是一个概念, 更重要的是“让非遗回归生活, 使其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注释(1) (1) Alivizatou, M., 2011,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Eras
15、ure:Rethinking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Contemporary Museum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vol.18:37-60. (2)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8-12 页。 (3) (3) UNESCO,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ESCO 17 October 2003, Retrie
16、ved on 07 January 2014 from World Heritage Centre: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e.pdf (4) (4) Kirshenblatt-Gimblett, B., 2004, 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 Museum International, vol.56:52-65. (5) (5) Phelan, P., 1992, Unmarked: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Routle
17、dge:146-166. (6) (6) Bile, M., 2011, Assembling Heritage:Investigating the UNESCO Proclamation of Bedouin Intangible Heritage in Jord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vol.18:107-123. (7) (7) De Jong, F., 2007, A Masterpiece of Masquerading:contradictions of Conservation in Intangible He
18、ritage.In:De Jong, F.&Rowlands, M. (ed.) , Reclaiming Heritage:Alternative Imaginaries of Memory in West Africa, Walnut Creek, CA:Left Coast Press:181-184. (8) (8) 哥伦比亚非遗培训师 Andres Forero 在 2017 年 6 月 12 日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9) (9) 安德明在国家图书馆 2017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的第一场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性及其中国实践。 (10)
19、(10) 贾银忠: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民族出版社, 2010 年版, 第 149-157 页。 (11) (11) Emma, L., 2011,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 Modernizing Bhutan:The Question of Remaining Viable and Dynam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vol.18:179-200. (12) (12) 约旦非遗培训师 Hani Hayajneh 在 2017 年 6 月 12 日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