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441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金融协调看历史上的纸币制度 孔繁晔 山西大学工程管理系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摘 要: 纸币制度的变迁是不断追求金融协调的过程, 内外协调曾推动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走向全盛, 而对商业革命的不适应却导致了其衰败。与之相比, 可兑现银行券制度协调了纸币的商品性和信用性,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其与货币制度所要求的独立性和统一性不能协调, 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多次尝试后仍以失败告终。因此, 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的改革必须从内部和外部同时着手、相互配合、内外共同协调, 才能使当前的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关键词: 纸币制度; 制度变迁; 金融协调; 作者简介:孔繁晔 (

2、1988-) , 女, 山西太原人, 山西大学讲师, 山西财经大学博士生, 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收稿日期:2017-02-21基金: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中国纸币制度变迁研究” (2016BY110) Research on Paper Monetary System in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CoordinationKONG Fan-y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anxi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transition of paper monetary

3、 system is a process seek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nancial coordination.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 makes the inconvertible national credit money system bloom.Nevertheless, the inadaptability of 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leads to its failure.The convertible banknote system coordinat

4、es the credit with the commer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per currencies.However, in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the failure is inevitable after several attempt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different time because it is fundamentally inharmonious with the internal unity and external indepe

5、ndence requirements for an efficient monetary institution.Thus, the success of current RMB system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oordination.Keyword: paper monetary system;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financial coordination; Received: 2017-02-21我国纸币制度变迁的历史是一部金融协调史, 遵循“协调则兴盛, 不协调则

6、衰亡”的发展规律1。金融协调理论强调, 制度系统要同时达到与外部其他系统的协调, 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2。纸币制度系统的变迁, 就是不断追求内外共同协调的过程。纸币制度系统与外部环境协调问题表现在其不断受到外部环境输入的影响, 经济系统与纸币制度系统之间的互动体现在纸币数量这个关键因素上, 纸币数量应当与商品交易的规模相互适应, 商品和货币的对等关系可以抽象表示为:其中, “单个商品 y 占待售商品总额 Y 的比例”与“单项货币额 N 占流通决定的可用货币总额 Mm的比例”在人们的交换心理上是等价的, 单项货币额是单个商品的货币表现, 用价格 P 来表示, 可用货币总额 Mm是由货币总

7、量 M 和货币流通速度 V 共同决定的, 参照费雪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令 Mm=MV, 因此, 将公式 1改为:纸币制度系统的演变过程, 既是不断与经济系统协调的过程, 也是系统内部构成不断趋于复杂、现有系统从低级向更高级的演变过程。制度系统的内部构成, 主要体现在各种具体制度安排之间的层级关系上, 即基本制度和派生制度的关系。制度系统的子系统是指具有相同派生关系的集合, 各个制度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可以分为耦合、互斥和独立三种3。这些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的次序关系和相关关系, 可以借助图 1 的“有向圈线图”来说明。图 1 纸币制度系统的构成图 下载原图纸币制度子系统内部的要素, 即各项

8、具体的制度安排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次序关系和相关关系。具体而言, 纸币制度系统是由结构性制度安排子系统和总量性制度安排子系统组成的, 结构性制度安排子系统包含票面结构和券别结构两要素, 总量性制度安排子系统包含发行制度安排、流通制度安排和监管制度安排三要素, 每一个制度安排又包含若干的内容。本文研究纸币制度系统内部的协调性, 均以纸币制度系统的构成作为研究的起点, 在研究各个制度子系统的协调机理之后, 再明确整个制度系统是如何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我国纸币制度呈现“不足值准备软约束下的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 政治金融家主导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本位制度”的变迁路径, 本文着重探讨我

9、国历史上的纸币制度系统变迁中前两个阶段协调与不协调表现背后的根源, 为人民币制度的改革提供启示。一、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的协调性分析对于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而言, 在其初创和发展时期 (北宋金) , 由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铜钱数量有限性之间的不协调, 纸币制度应运而生。名义上的可兑现纸币制度产生之后, 解决了商品交易中货币数量不足的问题, 但却产生“铜币驱逐纸币”的不协调表现, 出现了偶尔的“禁铜”, 为全国范围内的、不足值准备软约束下的不兑现纸币制度的正式确立埋下了伏笔。在其扩展时期 (元明初) , 为了解决铜币驱逐纸币的不协调问题, 政府强制禁铜, 纸币成为行政强制规定的、全国范

10、围内流通的唯一法定货币, 全面建立了依靠封建国家信用力保证的、政府垄断发行的不兑现纸币制度。解决了“铜纸之争”, 却带来了新的不协调, 主要表现在商品资本与纸币价值不稳定之间的不协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明代确立了贵金属本位制度, 为民间建立足值兑现的非正式纸币制度奠定了基础。(一) 金融协调使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走向全盛1. 对外与商品交换的需要相协调联系当时的实际与公式 1 和公式 2 结合可知, 等式左边的 Y 上升意味着等式右边的 Mm也要同等增加, 例如, 在我国早期商品经济时期, 商品与货币之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钱荒”现象 (MVY) , 纸币的出现增加了货币的供应量 Mm, 解

11、决了这一矛盾。纸币具有比较低的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 能够有效提高货币的支出比例。纸币的出现, 一方面增加了货币的供应量 Mm,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V, 从而使得 MV 和 Y 相匹配。总之, 我国的纸币最初是由国家信用保证的、弥补上币缺位和下币不足的货币替代品。使用纸币替代钱币, 赋予其流通货币的地位是与早期商品经济阶段的对货币的数量、流通速度和流通范围的相互协调, 我国纸币制度在产生之初有效地节约了内在交易成本, 纸币制度体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2. 票面结构和发行收兑的内部协调(1) 票面结构的制度安排具有内在协调性。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的票面结构和其适用的商品结构相

12、协调, 这种协调性节约了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是纸币制度结构性制度安排子系统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北宋的交子最初主要服务于四川地区的大额交易, 如粮食买卖和税收缴纳, 交子的上限是十贯, 下限是五百文, 票面金额单位比较大, 体现出与四川当地大额商品交易结构相协调的特点。南宋时期, 会子进行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广, 交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因此, 会子在文这一单位层次上规定了三种金额, 更加方便化整为零, 便于找补, 便利了交易。较之宋朝, 金代的交钞适用范围更广泛, 用途更多样, 金交钞首次出现了大钞和小钞的分别, 以贯为单位的为大钞, 以文单位的为小钞, 各自又分为五等, 与交钞适用的商

13、品结构相协调, 方便交换使用。元朝的纸币使用范围较前代更为广泛, 为了与之协调, 元钞每级单位上纸币金额的规定更为丰富, 且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相适应。(2) 纸币的收兑、回笼渠道和发行主体、发行方式相协调。宋金元时期的纸币是由国家负责发行的, 纸币的发行和收兑的方式与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动相吻合。纸币的收兑、回笼渠道和发行主体、发行方式相协调, 这种协调性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节约交易的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 构成纸币制度自身结构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北宋纸币的发行机关是益州交子务, 主要针对四川地区, 后来扩展到北方, 之后又陆续增加了交子分界、发行限额、准备本金等制度。金代交钞制度事实上

14、扩大了纸钞流通的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 提高了使用纸钞的交易效率。与大一统的元帝国相互适应, 元代纸钞流通不限地区, 全国通行, 纸币广泛使用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政府用财政收支的形式为其保障, 借助于强大的财政力量, 元代的宝钞达到了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的顶峰。(二) 金融不协调使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衰败1. 券别结构和发行保证的内部不协调(1) 券别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性。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中的内部不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纸币的券别结构不够协调, 这种不协调性不利于维持纸币的价值稳定, 提高了交易面临的风险, 是结构性制度安排内部不稳定的部分, 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才能得以优化。纸币的券别

15、结构是指纸币的上、中、下限, 大、中、小额票面之间的整体以及主币与辅币之间的关系。结构性制度安排子系统的演变是内部协调和不协调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较之票面结构、券别结构具有更复杂的层次性, 体现的是各种票面之间的数量比例和质的关系。其实, 这一不协调性从开始就蕴藏在纸币制度的结构性制度安排之中, 只是在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 结构性制度安排中的票面结构占主要矛盾地位, 券别结构是次要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的解决, 券别结构就上升为主要矛盾。首先, 大额券别纸币和小额券别金属铸币功能错配, 主币辅币不明。事实上, 中国古代的纸币虽然具有较大的票面价值, 但是并不

16、能离开金属铸币独立完成交换的任务。不论纸币面额的大小, 都只作为“弥补上币缺位和下币匮乏的替代品”而存在4。因此, 券别结构的问题主要涉及纸币和金属货币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讲, 一个稳定的货币制度需要具有与面额匹配的功能分配 (图 2 左) 。当时, 纸币仅仅能够承担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价值贮藏职能却只能由纸币所代表的低值小额金属货币来完成, 大额纸币和小额金属铸币发生了功能错配 (图 2 右) 。价值稳定的小额铜币, 既要承担流通手段的职能, 又要承担价值贮藏的职能, 这加剧了铜币数目的不足。拥有较大面额的纸币, 既要承担政府债务的支付手段的职能, 又要承担流通手段的职能, 加之政府逐

17、渐增加的发行量, 加剧了纸币价值的不稳定性。图 2 大额纸币和小额铸币功能的匹配与错配图 下载原图其次, 纸币面额的上下限离差较大, 加剧了纸币价值的不稳定性。我国古代纸币的面额完全由政府决定, 在市场流通能力的限制下, 单位纸钞的票面金额越大, 其内涵的价值越低, 越不利于执行纸钞的流通手段功能和支付手段功能;同时, 我国古代的小钞缺乏财政收支和国家信用作为价值保证, 往往流于形式, 客观上使得纸币的面额上下限离差很大, 制造成本差不多的纸币与票面金额相差甚远, 使得纸币本身的膨胀性十分明显。(2) 国家信用保证缺乏制约。不兑现的国家信用制度依赖的是中央集权国家的财政信用作为保障, 由于国家

18、信用缺乏制约使得这种信用自身存在脆弱性, 纸币发行、收兑和回笼极大的随意性和财政的偏好性, 使得这种矛盾在历代末期尤为突出。纸币一开始就面临发行本钱不足, 加之发行量大, 官府缺乏铸币兑现, 纸币出现了轻微贬值。如果真正实现随时的足值兑换, 政府需要储备大量的金属, 这显然与政府发行利用纸币的初衷相悖, 不仅不利于缓解钱荒, 不利于增强流动性, 而且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这种条件下, 政府已经逐步转向依赖国家信用保障的办法。使用国家信用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 虽然能够增加纸币的发行量, 但是也增加了币值不稳定的风险, 尤其是在国家信用力自身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政府很容易采用牺牲纸币稳定的方

19、式保证其政权的稳定。在纸币制度实施的晚期, 往往会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 此时伴随的是统治政权的岌岌可危, 经济上的民不聊生, 财政上的入不敷出, 此时纸币制度会伴随着国家信用力的衰败而崩溃。2. 对外不能适应商业革命的新需要明清时期, 正值商业革命暴发, 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上, 公式 1 中 Y 的大幅度上升再一次要求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货币流通总量 Mm也要大幅度的增加。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 价值不稳定的缺点就凸显出来了, 相对而言, 贵金属面额大、价值高且稳定、能有效调节货币流通量的特点和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协调, 从而转向近代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二、可兑现

20、银行券制度的协调性分析对可兑现银行券制度而言, 在其产生时期 (明中期1848 年) , 纸币并没有因为政府放弃发行而消失, 政府对民间纸币发展的自由放任促使民间非正式纸币制度蓬勃发展, 依靠商业信用和货币信用的民间足值兑现的纸币制度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对商品资本的需求,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方式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民间纸币流通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政府的认可与保护, 其解决的方法是强化民间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合作, 利用政府信用强化民间纸币的信用。在其发展时期 (18481948 年) , 种类众多的本、外国民间纸币与货币主权统一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纸币制度不协调的最主要表现, 政府尝

21、试借鉴西方和民间银行券制度, 建立了地方与国家的银行券制度, 后来统一于法币制度。这一时期的纸币制度最大的不协调性表现在商品交易对具有独立主权纸币制度的需要与“双半”社会不独立的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纸币制度不能够真正实现独立, 在内忧外患中, 法币制度和随后的金圆券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一) 金融协调使可兑现银行券制度得以发展1. 对外适应商业革命的新需要纸币兼具商品性和信用性, 可兑现银行券制度是使用商业信用部分取代国家信用作为纸币发行准备的制度。通过上文的分析, 不兑现国家信用货币制度所采用的财政发行方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因为国家较难被替代, 其本身存在着短

22、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所谓的发行准备也只是扮演一个软约束的职能, 当纸币的商品性 (发行准备) 和信用性 (国家信用) 相互冲突的时候, 很容易违背市场规律, 纸币本身也不能被维持。相比较而言, 可兑现的银行券制度替代不可兑现的国家信用纸币制度, 是纸币制度的商品性与信用性相协调的结果。在中国商业革命中, 民间率先产生了可兑现银行券制度, 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可兑现银行券的产生顺应市场规律, 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商业资本积累的基础上的, 其产生之初就面临着竞争和替代, 使得纸币的商品性和信用性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可兑现银行券制度能够随经济社会所需要松紧, 有效调节了

23、当时的货币供求, 体现了商品性和信用性相协调的优势。事实上, 在这种纸币制度下, 纸币的商品性和信用性能够实现相互促进。2. 发行制度和收兑制度的内部协调首先, 民间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体现了发行制度与收兑制度的协调。民间票号以及后来的商业银行建立了严格的发行准备制度, 是用充足的金属货币作为担保, 形成对纸币信用的硬约束。建立在充足发行准备基础上的纸币发行, 其信用性是建立在商品性基础上的, 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商品性对纸币发行数量的约束作用, 利用纸币的商品性调剂纸币的余缺, 从而为纸币制度的完全信用化积累经验。产生之后的民间可兑现银行券制度, 其发行随盈利与风险大小灵活伸缩, 不断完善自身制度

24、的建设, 影响了国家银行可兑现银行券制度的建立。其次, 国家银行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发行制度与收兑制度的协调。民间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导致了国家银行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的建立, 从而引发了我国纸币制度新一轮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明清时期, 我国银本位制度下的可兑现国家银行券制度是在本土金融机构和信用发展的基础上, 汲取了国外先进的金本位制度而形成的。清末光绪时期的纸币制度已经十分重视发行准备的约束力, 体现出对纸币信用规律的重视。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制度在大清银行的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又更进一步, 将商品性和信用性充分结合起来。1935 年推行的法币改革, 曾设定严格的法定准备金制度5。

25、当我国的纸币制度进入到可兑现银行券制度这一阶段时, 在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商品性约束信用性的基础上, 国家银行也愈来愈重视贵金属的保证、重视运用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市场规律考察纸币的制度实际, 有意识地将纸币制度的商品性和信用性相互结合, 将信用制度与信用货币相互结合, 以维持纸币价值的稳定, 协调纸币的商品性和信用性, 这种协调促进了我国纸币制度向信用本位转变。(二) 金融不协调使可兑现银行券制度发展停滞1. 对内与货币的统一性要求不协调首先, 可兑现银行券的发行主体不统一。可兑现银行券的发行主体很多, 以商股为主要保证的有本土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 以官股为主要保证的有地方的官钱银号和省银行、国有

26、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还有以外国货币资本为保证的各种外资银行。不同发行主体发行的纸币的种类、票面、兑换比例、流通区域、流通条件都各不相同, 导致相互之间的交易非常不便, 交易成本高。其次, 可兑现银行券制度的票面结构和券别结构混乱。纸币制度的混乱和货币制度的混乱是分不开的6。大清银行发行银行券和北洋政府时期的纸币都是种类繁多、名目纷杂, 法币之后的金圆券同样具有混乱的票面结构。这些史实反映了可兑现银行券制度与货币的统一性要求之间的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性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降低了交易效率, 需要纸币制度不断创新以追求内部协调以求优化。2. 对外与纸币的独立性要求不协调商业信用水平的发展要

27、求纸币制度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纸币的发行机构和发行决策能够充分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根据市场交易情况的变化及时调剂余缺。但是, 我国的可兑现银行券纸币制度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 对外受到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 对内仍然经常沦为政府财政发行的工具。对外而言, 外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严重破坏了我国货币的主权。1894 年以后,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剥削方式由赤裸裸的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通过投资的办法收取高昂的贷款利息而取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国商业银行的纸币发行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的秩序, 而且还通过纸币的发行控制了我国的金融命脉。孙中山指出, 外国商业银行通过纸币、存款和汇兑进行经济剥

28、削, 外币和殖民统治相互配合, 是掠夺我国财富的重要手段。对内而言, 代表财政利益和政府偏好的国家信用对纸币制度的影响仍然大于商业信用。首先, 民间以商业信用为保证的银行券需要政府的承认和保护, 通过承办政府财政业务使得其发行的银行券广泛的流通和使用, 客观上导致了商业信用与国家信用彼此交织, 密不可分。商业银行的主要资本投入到政府的公债上, 厚利使商业银行以“超过资本领数倍”之款借给政府7, 以博大财, 而视投资工农业为危险之极之事。其次, 纸币的发行权仍牢牢掌握在官僚资本集团的手中, 纸币的信用性带有很深的国家信用的烙印, 纸币制度仍多次反映出政府的财政偏好。国家银行发行的可兑现银行券制度

29、的商业信用保证只适用于治世, 其实质还是由政府控制的国家信用准备制度, 在乱世时仍然习惯于借助国家信用, 可兑现银行券制度虽然有商业信用的保障, 但是国家信用的影响更大, 商业信用从属于国家信用。三、对纸币本位制下人民币制度改革的启示当今推行的人民币制度就属于纸币本位制, 对古代和近代金属本位制下的纸币制度的研究可以给当代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改革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我国的不兑现国家信用纸币制度和可兑现银行券制度背后的金融协调机理, 我们不难发现, 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对于一个成功的纸币制度都同样的重要。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改革要想成功, 需要以同时追求内外协调为目标, 将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30、有机配合, 争取互相促进。(一) 从内部协调性的角度而言, 要着力减少政府意志的干预19921994 年, 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孙金鹏的研究, 纸币人民币发行制度由财政经济时代的还账发行, 改为银行经济时代的盲目发行8。当时, 政府将商业银行系统看成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 政府试图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把信贷资金当成财政资金, 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事实证明, 这种方式缺乏约束机制, 人民币纸币滥发导致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 威胁到人民币的稳定性, 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人民币制度改革的失败尝试。

31、1994 年之后, 我国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制定了管理汇率制度。时至今日, 正在逐步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交换方式的改革, 导致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次改革依然是以人民币纸币的发行制度作为突破口, 人民币由之前的盲目发行, 转变成为以锚定美元为目标, 通过央行公开买卖外汇的发行, 以减少政府偏好对人民币制度的影响。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9。然而, 当前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 外汇占款增大了人民币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作用力度的强弱大小, 仍然处处体现政府的意志, 无法构建通畅的人民币纸

32、币的发行机制和流通机制, 导致人民币制度内部存在不协调的因素。因此, 减少政府意志的干预, 建立内部协调的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 是我们未来改革的重点。(二) 从外部协调性的角度而言, 要配合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中国经济存在巨大的结构性问题, 威胁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的稳定。外汇占款的人民币发行机制导致的巨大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在不合理的经济系统中进一步放大10, 形成恶性循环。银行为了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乐意于以较低的实际贷款利率把纸币大量借贷给央企和国企;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却面临着极高的融资成本。很多民营企业家们宁愿把企业关闭, 拿着纸币去炒楼也不愿继续生产;而拿到贷款的大

33、型企业盲目的上项目, 大量的扩大生产规模, 造成供求失衡, 有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11。结构性的失衡使得这些企业进入了不可避免的规模不经济的生产阶段12, 负担沉重, 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为了偿还银行的巨额债务, 这些企业只好用新的贷款偿还旧的贷款, 或者靠新股 IPO、债券不断的发行来“补窟窿”, 然而, 这样的做法使其不可避免地陷入恶性循环中, 就好像绷紧了的弦一样, 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可能一损俱损, 影响深远, 造成纸币价值的波动, 威胁纸币本位制下的人民币制度的稳定。因此, 要想实现制度的成功改革, 从长远来讲, 需要将人民币纸币的发行、流通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改

34、革相互配合、彼此协调、互相推进。只有同时重视货币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才能实现制度改革的成功。参考文献1孔祥毅.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41-48. 2武巧珍.对货币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4 (6) :48-50. 3张旭昆.制度系统的关联性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 2004 (3) :79-84. 4张杰.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J.东岳论丛, 2009 (8) :5-25. 5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199. 6戴建兵, 陈晓荣.中国纸币史话M.天津

35、: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113. 7崔晓培.中国实业银行概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9:7. 8孙金鹏.货币发行机制的三十年变迁J.南风窗, 2008 (22) :64-65. 9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J.福建政报, 2000 (5) :37-38. 10于学军.从渐进到突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220. 11李连济, 王云.中国转型期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 2012 (12) :29-32. 12陈庆修.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的综合治理方案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27 (71)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