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管理,5.1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质量管理5.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配置管理5.3物流软件及部件外购的主要评价因素,5.1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质量管理,5.1.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5.1.2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5.1.3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5.1.4软件采办能力成熟度模型5.1.5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5.1.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1.核心标准2.八项原则3.ISO9000系列标准与软件开发,1.核心标准,(1)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和术语(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2、-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阐明了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制定的理念和原则,确定了2000版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规范并确定了2000版ISO9000系列所使用的概念和术语。(2)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履行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是对产品要求的进一步补充,目的在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1.核心标准,(3)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3、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Guideline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提供了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内容的指南,可以指导使用者实现持续的自我改进,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绩效,实现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更高层次的目标。,2.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3.ISO9000系列标准与软件开发,ISO9001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标准,是具有通用性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标准。它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
4、系给出了一个宏观的框架,描述了一般质量系统的需求,适用于硬件、软件、流程材料和服务四大类。对于软件开发企业而言,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软件开发企业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实用法规要求的软件产品的能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可作为所有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维护时质量保证的参考文件,是评价软件质量的首要标准。相对而言,ISO9001标准较容易在制造业实施,而对软件开发缺乏一定的针对性,IT企业(软件、集成)的质量指标体系与制造业的质量指标体系不完全相同。后以ISO9001标准的追加形式,制定出ISO90003标准,用做软件开发、供应及维护的指南。ISO90003标准的
5、核心思想是将质量制作于产品之中,强调质量并非在产品检验中得到,而是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ISO90003描述了如何进行有组织的质量保证活动,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软件,也规定了从签订开发合同到设计、实现以至维护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应当实施的质量保证活动。该标准指出软件在完成编码以后,不论花多大的力气用于测试,提高质量都是有限度的,而且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说明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是测试无法发现的,所以,软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软件生命周期所有阶段尤其是前期的活动。ISO90003要求明确供需双方的职责,对所有可能影响软件质量的各个因素都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全过程中始
6、终处于受控状态。,5.1.2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1.基本概念2.CMM的成熟度等级3.CMM的内部结构4.CMM的过程改进模型5.ISO9001与CMM的比较,1.基本概念,所谓成熟(Mature)是指项目开发依据企业早已明确的过程准则来实施;开发结果较少依赖个人能力和自然因素;对项目管理实施过程控制并可对整个生产作出预测;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监控(借助客观定量化的数据);过去的开发项目中所获经验得以积累并可系统地用于现行和未来的项目之中。成熟的软件组织具有全面而充分的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的能力。例如,管理人员监视软件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制定一系列客观基准来判别产品质量
7、,并分析产品和过程中的问题;进度和预算可以按照以前积累的经验来制定,具有实施的可行性;预期的成本、进度、功能与性能和质量都能实现,并达到预定目的;能准确及时地向工作人员通报实际软件过程,并按照计划有规则地工作;凡规定的过程都编成文档;软件过程和实际工作方法相吻合;必要时,过程定义会及时更新,通过测试,或者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改进过程;全体人员普遍、积极地参与改进软件过程的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各项目中,每人在软件过程中的职责都十分清晰而明确,每人各守其责,协同工作,有条不紊,甚至能预见和防范问题的发生。,2.CMM的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Initial)。(2)可重复级(Repeatable)。
8、(3)定义级(Defined)。(4)管理级(Managed)。(5)优化级(Optimizing)。,3.CMM的内部结构,图5-1CMM的内部结构,3.CMM的内部结构,表5-1CMM 18个关键过程域的分类,4.CMM的过程改进模型,(1)在过程改进的启动阶段,根据外界对过程改进提出的需求和刺激,组织确定过程改进的范围,建立责任制和过程改进所需的基础设施与条件。(2)在过程改进的诊断阶段,评价和刻画当前的实践活动,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将阶段结果制作成文档。(3)在过程改进的确立阶段,将前一阶段提出的改进建议排出优先级,制定改进策略,建立过程改进行动组,并策划改进行动。(4)在过程改
9、进的实施阶段,定义过程和度量,策划和执行先导性试验,策划、执行和跟踪改进后的过程。(5)在过程改进的提高阶段,组织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制作成文档,最后修正组织的软件过程,从而提高到新一轮的过程改进。,5.ISO9001与CMM的比较,(1)共同点。1)关注产品质量。2)关注顾客的感受。3)重视数据的作用。4)重视文件及记录的控制。5)强调过程保证产品质量。6)采用PDCA循环方法,强调组织要持续改进过程业绩。7)强调领导的作用。(2)主要差异。,5.ISO9001与CMM的比较,表5-2ISO9001与CMM的主要差异,5.1.3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1.CMMI的内容2.CMMI
10、模型结构3.CMMI与CMM的区别,1.CMMI的内容,(1)软件工程(SW-CMM)。(2)系统工程(SE-CMM)。(3)集成化产品开发(IPD-CMM)。(4)外购协作(SS-CMM)。,2.CMMI模型结构,表5-3CMMI的两种表达方式,(1)阶段表达方式。,2.CMMI模型结构,表5-4CMMI成熟度等级的特征,表5-4CMMI成熟度等级的特征,2.CMMI模型结构,图5-2阶段表示法的CMMI结构,2.CMMI模型结构,表5-5CMMI1.1的24个过程域阶段表示法的分组,(2)连续表达方式。,2.CMMI模型结构,表5-6CMMI能力等级的特征,表5-7CMMI的24个过程域连
11、续型表示方式分组,3.CMMI与CMM的区别,表5-8CMMI与CMM的区别,5.1.4软件采办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采办能力成熟度模型(Software Acquisition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SA-CMM)是为需要采购或分包软件系统的公司或组织设计的能力成熟度模型,用来评估、改善或控制软件系统的获取过程。物流组织采取系统开发外包的目的就是通过外包方式来追求项目的成本缩减、进度超前、管理高效和产品的质量保证。因此,物流组织需要从提高自身的角度出发,获得必要的专业技术,以降低项目风险和成本,并重复利用已有的产品和经验。软件采办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帮助物流组织
12、对系统开发外包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5.1.5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1.软件质量保证小组2.软件质量保证计划3.定期评审和检查4.其他质量保证活动,1.软件质量保证小组,1)软件质量保证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有关软件质量保证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制订软件质量保证计划。2)项目总体组代表负责有关阶段评审、项目进展报表检查以及软件验收准备这三方面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工作。3)项目的专职配置管理人员负责有关软件配置变动、软件媒体控制以及对供货单位的控制这三方面的质量保证活动。4)各子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应该根据对子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软件质量
13、保证计划的所有要求,负责测试复查和文档的规范化检查工作。5)用户代表负责反映用户的质量要求,并协助检查各类人员对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1.软件质量保证小组,6)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协助组长开展各项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负责审查所采用的质量保证工具、技术和方法,并负责汇总、维护和保存有关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各项记录。,2.软件质量保证计划,(1)文档清单。(2)文档编写要求。(3)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1)完备性。2)正确性。3)简明性。4)可追踪性。5)自说明性。6)规范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规范性。(4)标准、条例和约定。,3.定期评审和检查,(1)阶段评审。
14、(2)日常检查。(3)软件验收。,4.其他质量保证活动,(1)软件配置管理。(2)软件质量活动的工具、技术和方法。1)软件测试工具。2)软件配置管理工具。3)文档辅助生成工具与图形编辑工具。(3)媒体控制。(4)对供货单位的控制。(5)记录收集、维护和保存。,5.2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配置管理,5.2.1软件配置管理的角色与职责5.2.2软件配置管理计划5.2.3软件配置管理活动5.2.4软件配置管理工具,5.2.1软件配置管理的角色与职责,(1)配置控制委员会(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简称CCB)。(2)配置负责人。(3)配置管理员。(4)配置审计员。(5)
15、项目经理。(6)软件开发人员。(7)集成人员。(8)QA人员:其需要对软件配置管理有较深刻的认识,其主要工作是跟踪当前项目的状态、测试、报告错误并验证其修复结果。,5.2.2软件配置管理计划,(1)管理。(2)软件配置管理活动。(3)工具、技术和方法。(4)对供货单位的控制。(5)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5.2.3软件配置管理活动,1.配置标识活动2.配置控制活动3.配置状态报告活动4.配置审计活动,1.配置标识活动,图5-3基线和配置项的关系示意图,2.配置控制活动,配置控制(Configuration Control)活动是指在配置项的标识正式确定以后,对配置项的更动情况所作的估价、协调
16、、批准或不批准的过程。必须严格控制配置的更改,制定配置控制修改处理规程,建立不同层次(型号系统、分系统和单个软件项目)配置控制组织和修改管理机构,明确各个层次的不同修改批准权限;应非常重视对各类接口的控制及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还应制定与特殊产品(例如非交付软件、现有软件、用户提供的软件及内部支持软件)有关的配置规程。配置控制活动的主要工作就是版本管理。版本管理一般是借助配置管理工具来完成的。版本管理包括变更控制以及建立和发布基线。,3.配置状态报告活动,1)配置管理员每次建立或变更配置项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配置状态记录。2)配置管理员定期或及时发布配置状态记录给项目组的相关人员,以便项目组相
17、关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项目配置项的状态。,4.配置审计活动,(1)配置负责人组织配置审计员组成审计小组,并明确相关职责,根据审计的目的收集相关审计材料及安排具体的审计日程。(2)配置审计员准备配置审计报告中所需要的审计信息,包括以下内容。1)配置项是否按照配置管理计划进行配置。2)配置项的变更是否按照变更控制流程执行。3)配置管理库系统是否可正常使用。4)软件基线库的结构是否正确。5)对软件基线库的存取权限是否正确。6)配置库是否做了安全备份。7)基线库记录与基线库内容/实体是否一致。8)验证软件基线的完整性。,4.配置审计活动,9)待提交的产品源代码与运行系统中相对应的部分的版本是否一致。10)
18、生成的配置管理信息是否符合配置管理标准和规程。(3)配置审计员按照配置审计规程实施配置审计,具体步骤包括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4)填写配置审计报告。,5.2.4软件配置管理工具,1.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2.几种常用的软件配置工具,1.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的主要功能,(1)版本控制。(2)工作空间管理。(3)基线管理。(4)构建与发布管理。,2.几种常用的软件配置工具,(1)VSS。1)优点:易学易用,安装和配置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培训,采用标准的Windows操作界面。2)缺点:只能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不能跨平台,安全性低,不提供流程管理功能,不支持远程管理。(2)CVS。1)优点:简
19、单易用,源代码和安装文件都可以免费下载、跨平台、支持远程管理以及支持并发版本控制。2)缺点:由于CVS是免费的,所以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不提供对变更流程的自动管理功能。(3)Clearcase。1)优点:功能强大,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跨平台。,2.几种常用的软件配置工具,2)缺点:Clearcase的安装、配置、使用比较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团队培训。,5.3物流软件及部件外购的主要评价因素,1.对开发商的评审2.对外购软件的评估,1.对开发商的评审,首先对外购软件的开发商进行调研和评估,包括充分了解开发商开业时间的长短、开发商的背景和信誉、开发商的财政情况以及资质和发展目标;充分了解开发商
20、的已有用户对其的评价和意见;充分了解开发商人力资源的投入;充分了解开发商对本物流软件开发项目的支持情况以及承诺;充分了解开发商对物流业务和本物流软件项目的需求的理解程度等。因此,最终用户与技术人员必须参与COTS供应商的选择,考虑的重点要放在业务需求上而非技术本身。在开发商的资质方面,一般考虑开发商是否通过了ISO9000认证,或开发商达到了CMM或CMMI的相应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级别。CMM/CMMI已经逐渐被国际和国内用户所接受,成为了检验软件企业开发和设计的一项重要资质。在软件项目招标评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多个开发商的软件开发能力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便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软件项目的具体需求,对CMM/CMMI进行合理的剪裁,以剪裁后得到的模型版本作为一种评价标准。,2.对外购软件的评估,(1)外购软件的前期历史。(2)外购软件的成本。(3)外购软件提供的能力。(4)外购软件的质量要求。(5)外购软件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