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43671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章 多维成本概念,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基于存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成本观念2、理解和掌握基于控制目的的成本观念3、理解和掌握基于决策目的的成本观念4、使用高低点法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课时:教学 课时,引例: 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罕见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面临重大冲击。于是企业纷纷召开会议,研究不部署“开源节流”,尤其是“节流”,以便度过“寒冬”。 说道“节流”,人们马上想到裁员减薪,目的就是削减和控制成本。一时间,许多人都担心裁员或遭遇减薪,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其实,裁员裁的是人心。更重要的是,裁员或减薪未必就能够真正有效地削减或控制成本。因为企业有些成本非

2、发生不可。削减或控制成本可能危及企业的竞争优势,乃至核心能力。 那么,何为成本?企业的哪些成本可以削减而不至于危及竞争优势呢?,2,成本 是为取得可为某组织带来当期或未来利益的某种产品和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指非现金资源。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3,一、基于存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成本观念 主要满足企业组织存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信息需求。这类成本通常成为财务成本。(一)财务成本按其管理职能分类 1.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主要成分并易于追溯到特定产品的材料成本。

3、直接与间接的划分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2)直接人工,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所耗用的并能追溯到特定产品的人工成本。(3)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是不能归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的所有其他费用。通常分为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间接费用。,4,1)间接材料,指在生产过程中耗用但无法归入特定产品的材料成本(如修理设备用材料)。 2)间接人工,指为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服务但不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 3)其他间接费用,指不属于间接人工、间接材料的其他各种间接费用,如厂房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税金等项目。 2.非制造成本(非生产成本),指不属于生产制造

4、过程,但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分为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1)销售费用,指为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广告费等。(2)管理费用,指为组织、指导和控制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非经营用固定资产的保险费、折旧费等。(二)财务性成本按其时间归属分类,5,1.产品成本,指与产品的生产存在直接关系的成本。其承担成本的客体是产品,按产品来归集并计算成本。其成本随着产品流动而流动,如果销售出去了,如果未销售出去2.期间成本,指在某个特定期间内发生的成本,有当期的损益负担,不结转到下一个会计分期。这类成本与特定产品无关,而与该期间

5、的时间长短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三)财务性成本按其归属于产品的难易分类 1. 直接成本(可追溯成本),指可以直接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成本(不可追溯成本),指不能直接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如制造费用。思考:财务性成本都是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吗?,6,二、基于控制目的的成本观念 基于控制目的的成本观念主要满足企业组织经营控制的信息需求。(一)控制性成本按其管理权限分类 可控成本:指某一部门能够计量、控制和调节其发生数额的成本。 不可控成本:指某一部门无法计量、控制和调节的成本。 二者是相对的,就整个组织而言,所有成本都是可以控制的,就一个部门而言,则存在可控与不可控

6、之分,如 。可控与不可控的区分,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一切成本项目,从长期看都是可控的,而从短期看部分成本项目却是不可控,如,7,8,(二)控制性成本按其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通常控制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成本。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征:(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按照固定成本的支出额在一定期间是否可改变,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判断: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

7、租金、管理人员工资、广告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科研试验费各属于哪一类?,9,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10,思考:从企业经管角度看,单位固定成本是否有意义?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特征有以下两个:(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11,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变动性也有其“相关范围”,一旦超过了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变动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如下图:,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12,总成本公式及性态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8、(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y代表总成本,a代表固定成本总额,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x代表业务量则上述总成本可以改写为:,总成本的性态模型,13,混合成本有些成本项目可能同时包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因素,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但不存在绝对严格的比例关系,这部分成本叫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分解 高低点法是历史资料分析法的一种,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14,该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选择高低两点的坐标,找出最高点业务量以及相应的成本,从而确定高点坐标(x1,y1),同样确定最低点坐标(x2,y2);(2)计

9、算b值,公式如下: b=y1-y2/x1-x2(3)计算a值,公式如下: a=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或a=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y2-bx2 高低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易于理解。但该法只是选择了历史资料诸多数据中的两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使建立起来的成本性态模型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只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情形。,15,例:某企业有关电费的历史资料如下: 项 目 高 点 低 点 业务量(小时) 75 000 50 000 成本(元) 176 250 142 500上述电费成本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部分。该企业曾对低点业务量为50 000小

10、时时的成本总额142 500元作了分析,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50 000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 000元 混合成本总额 32 5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对该企业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并写出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2)若该企业计划期的计划机修小时为80 000小时,其总成本将会是多少?,16,解:(1)首先,计算出高点的混合成本总额: 由于低点业务量为50 000小时时的变动成本总额为50 000元,则可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和高点的混合成本总额如下: 单位变动成本( b )=50 00050 000=1(元) 高点混合成本总额=176 250 1 75 000

11、60 000=41 250(元) 其次,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单位变动成本( b )=(41 250 32 500)(75 000 50 000)=0.35元固定成本总额=41 250 0.35 75 000=15 000(元)或 =32 500 0.35 50 000=15 000(元)则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式为:y=15 000+ 0.35x(2)当企业计划期的计划机修小时为80 000小时时,其总成本可计算如下: 产品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混合成本总额 =80 000 1+60 000+(15 000+ 0 . 35 80 000) =183 000(元),17,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一)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1、成本性态分析是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前提条件。2、成本性态分析,为成本产量利润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方便,有助于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和日常控制,3、成本性态分析,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的基础。4、成本性态分析,也是正确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的基础。,(二)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1、“相关范围”的限定有局限性(只在一段有限的业务量范围内)2、“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完全线性联系”的假定,不尽切合实际,三、基于决策目的的成本概念,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