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

上传人:eco 文档编号:143967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最新优秀学习笔记最新优秀学习笔记最新优秀学习笔记编者按: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经常与老师们在一起听课、研讨、交流和学习,耳闻目睹了学子们学习的辛苦。有些老师上一节课,写几黑板,讲的内容实在太多太繁了,甚至还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原始概念都抄写下来,老师讲的内容都要记下来。学生们一节课忙于记笔记,便耽误了听讲,不记吧,那么多学习内容,学生不在课余时间消化,有的课程学起来还真感到吃力。再翻开学生的学习笔记,又多、又乱,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不知道,焦点、热点不清楚,思路、方法不明白。如何理解物理概念,如何进行知识整理,如何探讨思路方法,如何记笔记,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盲点。每每想到这些,我就

2、感到实在不是滋味。我一直在想,我们不是在搞研究性学习吗?我们不是搞校本课程的实验吗?为什么老师不能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出来,梳理出来,把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模型和特点、公式和常识、条件和结论,特别是学习物理的思想和方法总结出来,写出一本优秀的笔记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繁多的课堂笔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为了澄清物理概念,真正搞清物理规律,深入探索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我把这些东西以比较的方法、表格的形式编写出来,并且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整理出来,通过比较澄清物理概念,理顺物理规律,明确思路方法,搞清公式常识,吃透条件结论。从而把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的物理思想以及物理的学习方法以

3、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可以说这本笔记本是高中物理概念的仓库,知识的海洋,方法的熔炉。学生无需记笔记,打开新笔记本,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含金量较高。对高中各年级的学生都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工具性。它是一本优秀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教学参考书,是一本优秀的物理学习笔记本,是高中师生必备的物理学习工具。这本笔记本分二大部分,第一编高中物理思想体系,第二编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第一编共列出 100 个表格,同时还附加了中学物理的一些常识如:高中物理的常量,高中物理学史知识,高中物理的解题思想方法,高中物理的科学思想,物理现象规律成立的条件,常用物理量的函

4、数关系,高中物理的全部公式等。第二编着重介绍了 63 种高中物理基本概念、规律、重点、难点的学习方法。这就是我编写这本资料的出发点。从 2000 年起我就着手编写这本高中物理思想方法笔记本,并且在昔阳中学进行了广泛的试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订。在太原市十二中校长曹福全的大力支持下,在物理特级教师、副校长贾凝谦的鼎力帮助下,在国家级骨干老师、副校长闫禾军的直接指导下,在物理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协助下,这本高中物理最新优秀笔记本终于编写出来了。书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我想在此提醒高中的同学们高考失分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知识的失分,原因是平时学习的精度与深度不够。二是

5、能力的失分,原因是平时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三是技术的失分,原因是 对高考命题改革走向认识不够;教、学与考缺乏针对性;解题方法欠科学;心理障碍。高考取胜的法宝:知识是得分的实力能力是较量的资本方法是竞争的关键意志是成功的力量知识必须有广度、精度、深度与效度方法必须讲究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广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意志+勤奋+能力=成功!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最新笔记本助你成功!主编:姚维明目 录第一编 物理思想表 1、位移与路程2表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2表 3、加速度的几个公式对比2表 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表 5、物体的运动状态3表 6、运动学的两类图线3表 7、匀变速运动的重要考点3表 8、

6、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4表 9、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4表 10、物体的平衡条件 4表 11、牛顿三个定律 4表 12、超重与失重 5表 13、质量与重量 5表 14、力的合成与分解 5表 1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表 16、各种抛体运动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6表 17、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6表 18、万有引力定律的各种运用 6表 19、求功的各种方法 7表 20、功与冲量 7表 21、动能、动量与速度 7表 22、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与功能关系 7表 23、三大守恒定律 8表 24、保守力做功与非保守力做功 8表 25、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8表 26、动力机车的运行问题 9表 27、单摆与弹簧

7、振子 9表 28、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 9表 29、分子间力比较 9表 30、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10表 31、固体、液体分子直径与气体分子间距的估算10表 32、温度、内能和机械能10表 3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方式10表 34、气体实验三定律11表 3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克拉珀龙方程11表 36、热力学两大定律11表 37、电场强度三个公式11表 38、电场强度与电势差12表 39、电场、电势、电势能的判定方法12表 4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12表 41、安培力与洛仑兹力12表 42、电容器的两种情况13表 43、直流电与交流电13表 44、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13表 45、金属与电

8、解液的电流强度计算13表 46、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14表 47、欧姆定律两形式14表 48、电路中的功率14表 49、电功与焦耳热14表 50、电阻的测量15表 51、电表的改装15表 52、测定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的三种方法15表 53、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15表 54、电池的串联与并联16表 55、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16表 56、电场线与磁感线16表 57、各种感应电动势的计算16表 58、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17表 59、椤次定律与右手定则17表 60、电偏转、磁偏转和速度选择器17表 61、单相交流电与三相交流电17表 62、交流电的四大值18表 63、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到器18表 6

9、4、变压器与分压器18表 65、电容与电感18表 66、电阻、感抗和容抗19表 67、远距离送电的两措施19表 68、LC 振荡电路各量比较 19表 69、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19表 70、波的四种物理现象20表 71、机械波与电磁波20表 72、实像与虚像20表 73、凸透镜与凹透镜成像规律对比20表 74、透镜成像规律(附表 61)21表 75、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性质对比21表 76、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分类对比21表 77、电磁波谱比较21表 78、各种可见光的特点22表 79、激光的三个特点22表 80、三种射线及本质22表 81、原子核的人工转变22表 82、四种核反应23表 83、光电

10、效应与康普顿效应23表 84、物质波与电磁波23表 85、玻尔理论三点假设23表 86、 粒子散射实验与原子核式结构24表 87、两类核反应24表 88、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24表 89、电阻、电容和弹簧的串联24表 90、电阻、电容和弹簧的并联25表 91、照相机与幻灯机25表 92、显微镜、望远镜与放大镜25表 93、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25表 94、物理现象及重要结论26表 95、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七种方法26表 96、物理学中的平衡问题26表 97、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27表 98、各种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27表 99、各种图线的“几何面积”物理意义27表 100、物理量之间的微积分关系

11、27附表一、高中物理常用规律的条件28附表二、高中物理的常量28附表三、高中物理的物理学史知识29附表四、高中物理的解题思想方法29附表五、高中物理的科学思想30附表六、常用物理量的函数关系30附表七、高中物理的常用公式总汇31第二编 物理学习方法1、学习物理的方法 342、力的正交分解方法 343、力的合成思路方法 344、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355、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356、如何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公式 357、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常用的两个重要公式 368、中间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中点的速度 36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3610、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3711

1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371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3813、动力机车的运行问题 3814、圆周运动的条件问题讨论 3915、万有引力定律与物体的重力 4016、卫星的运动的研究方法 4017、同步卫星的特点 4118、变速运动的最大速度思想 4119、动量定理的学习方法 4120、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 4221、功的概念及内涵 4322、功率的学习方法 4323、求功的思路方法 4324、动能定理的学习方法 4425、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方法 4426、摩擦生热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想 4527、力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4628、单摆的知识要点 4629、机械波的思想方法 4730、阿佛伽德罗

13、常数的估算方法 4731、固体、液体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 4732、气体分子间距离的估算方法 4833、压强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等效思想 4834、物体的内能的内涵 4935、电场强度三个公式的含义 4936、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问题 4937、何时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 493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思想 5039、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学习方法 5040、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思路方法 5041、电容器的问题 5142、计算电流强度的思想方法 5143、对电功 W 与电热 Q 的理解 5144、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重要特点 5145、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 5246、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问题研

14、究 524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学习方法 5248、安培力作用下的力学问题研究思路 5249、等效安培力问题的思想方法 5250、计算通电线圈的磁力矩的方法 5351、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 5452、磁通量的计算方法 5453、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 5454、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5555、感应电动势的有效长度的分析 5656、椤次定律的应用 5657、交变流电的有效值应用 5758、自发辐射光子数的计算 5759、氢原子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规律与等效电流 5760、半衰期及质量衰变的计算 5761、核能的计算方法 5762、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及特例学习 5863、

15、求解极值的思路方法 58第一编物理思想方法物理思想方法物理思想方法表 1、位移与路程物理量 定义 意义 性质 对应量 图示 关系位移 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表示位置的变化 矢量 平均速 度路程 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的长度 表示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 标量 速率只有在同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表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 定义 定义式 特例 对应量AB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tsvt0limatvt0时刻平均速度质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速度 t匀变速运动 2t时间,位移表 3、加速度的几个公式对比式子 物理意义定义式 tva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决定式 m

16、F合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匀变速运动 2)(Tnsa常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sn、s m 为相等时间 T 内的位移圆周运动 rv向 是变量;是由指向圆心的合外力提供的,对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就是向心力单摆 弹簧振子加速度特例简谐运动 xLgaka是变量,当 a=0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表 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物理量 意义 公式 性质 说明位移 表示位置的变化 s=s 2-s1速度 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即运动快慢 tsv加速度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率 ta都是矢量三个物理量没有必然的关系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

17、同表 5、物体的运动状态状态 特点 种类 运用规律a=0 共点力平衡 F=0平衡状态静止匀速运动 力矩平衡 M=0atvt0201atvs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t22tt匀变速运动a=常量即 a 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 tvx021ay加速状态非匀变速运动a=变量变加速直线运动 动能定理 12mvW合变加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rvmF2向 W合 =E K表 6、运动学的两类图线运动情况 图线 物理意义匀速直线速度 v 一定,st,s-t 图线的斜率 k表示速度;k0 表示沿正方向运动,k0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k0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 图图线的“面积

18、”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表 7、匀变速运动的重要考点表8、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摩擦力 状态 产生条件 方向 大小计算 特点静摩擦力方向判定F=F N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有相对运动与两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 合 =ma系统可以产生内能Q=f 动 S相F 合 =0静摩擦力相对静止粗糙接触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沿着接触面与两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 合 =ma有最大值不能产生内能可做动力阻力正功负功零功定义判定;平衡方程判定;牛顿第二定律判定;牛顿第三定律判定;表 9、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两 种 力 研 究 对 象 定 义 不 同 点 相 同 点作 用 力反 作 用 力 两 个 物 体两 物 体

19、间 相 互 作用 的 一 对 力 同 性 质 同 产 生 同 消 失 作 用 于 不 同 物 体一 对 平 衡 力 一 个 物 体 同 物 体 所 受 的 相互 平 衡 的 一 对 力 不 一 定 同 性 质 不 一 定 同 生 同 灭 作 用 于 同 一 物 体等 大反 向同 直 线表 10、物体的平衡条件条件 21aTsn位置中点 的速度 212vs实验考点 tvt2中间时刻的速度12t 位置中点速度大于中间时刻 速度 2tsvatvtt 相邻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1:3:5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21tsst 2 初速为零 相邻等位移内的 时间之比为 t1:t2:t3=1

20、:( ): tvtstv平 衡 研 究 对象 特 点 状 态 平 衡 条 件 不 同 点 关 健 方法共 点 力平 衡小 物 块质 点各 力 交 于 点静 止 ,匀 速 直线 运 动 F=0某 个 力 必 定 跟 其 它几 个 力 的 合 力 平 衡分析受力画受力图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力 矩 平衡杆 、 棒(有 轴 )各 力 不都 交 于 点静 止匀 速 转 动 M=0顺 时 针 的 合 力 矩 必等 于 逆 时 针 的 合 力矩定 转 轴找 力 臂求 力 矩求力矩的代数和表 11、牛顿三定律牛 顿 三 定 律 内 容 含 义 说 明 指 明 了 惯 性 的 概 念牛 顿 第 定 律 指 出 了

21、力 是 改 变 物 体 运动 状 态 的 原 因一 切 物 体 总 保 持 原 来 的 静 止 状 态 或 匀 速直 线 运 动 状 态 的 性 质 叫 做 惯 性 。质 量 才 是 物 体 惯 性 大 小 的 量 度 。力 是 使 物 体 产 生 加 速 度 原 因牛 顿 第 二 定 律 指 出 了 力 和 加 速 度 的 定 量关 系 即 : F=ma 定 量 说 明 了 加 速 度 的 决 定 因 素 是 物 体 所受 的 合 外 力 。牛 顿 第 三 定 律 指 出 了 物 体 间 的 作 用 是 相互 的 作 用 力 和 反 作 用 力 总 是 等 大 反 向 , 同 生同 灭 , 同 直 线 , 作 用 在 不 同 物 体 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