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

上传人:eco 文档编号:143962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6O2 与 18O3 互为同位素B氧元素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均能形成酸性氧化物C氧与钠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DO 2 变成 O3 以及 16O 变成 18O 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解析:选 C。同位素是原子之间的关系, 16O2与 18O3不是原子之间的关系,故 A 错;氧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 H2O、H 2O2均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B 错;钠氧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 Na2O2(其阴离子为 O)中 ,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 12,故 C 正确;O 2变成 O3属于化22学变化, 16O 变成 18

2、O 不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和酸都是电解质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属于化学变化C钢铁生锈主要是铁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D碱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构成的解析:选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都属于非电解质,故 A 项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故 B 项错误;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故 C 项正确;一水合氨中没有金属阳离子,故 D 项错误。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混合物:盐酸、氯水、水银 化合物:CaCl 2、NaOH 、HD 电解质:胆矾、冰醋酸、氧化铝 同素异形体:C 60、金刚石、石墨 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

3、化碳高温化合生成CO、甲烷燃烧A和 B和C 和 D和解析:选 B。水银属于单质,错误;HD 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胆矾、冰醋酸、氧化铝均为电解质,正确;C 60、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生成 CO 属于吸热反应,错误。4重水(D 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H 与 D 互称同位素B 1HD 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实现C H2O 与 D2O 互称同素异形体D 1H O 与 D 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182 162答案:C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

4、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C光束通过胶体和浊液时都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不能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答案:B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 BC D答案:D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解析:选 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A

5、 中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包含关系;溶液与胶体同属于分散系,是并列关系;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A 盐酸 NaOH 石墨 K2SO4 溶液B 空气 Fe(OH)3 胶体 铁 Na2CO3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D 氯水 KNO3 晶体 O3 NaCl解析:选 D。A 项 K2SO4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 项胶体是混合物;C 项,CuSO 45H2O 是纯净物 ,不是混合物,铜是单质,其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9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

6、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解析:选 C。“水乳交融”时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 项正确; “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说蛋白质在高温下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B 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CaCO3CO 2H 2O=Ca(HCO3)2,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反应,C 项错误; D 项,包含了燃烧、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多种变化。10若 X酸= =盐水,则 X 不可能属于( )A氧化物

7、B单质C碱 D电解质解析:选 B。B 项,Fe2HCl =H2FeCl 2Cu2H 2SO4(浓),CuSO 4SO 22H 2OC 4HNO3(浓) ,CO 24NO 22H 2O 均不生成盐和水 。11辨析以下的说法: 16O 与 18O 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选 C。 16O 与 18O 的转化是原子核内部的变化 ,不是化学变化,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O 2和 O3混合是混合物。12下列关于 Fe(OH

8、)3 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Fe(OH) 3 胶体与食盐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 Fe(OH)3 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C胶体中 Fe(OH)3 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 Fe(OH)3 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解析:选 B。Fe(OH) 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移动,B 错。13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根据是否仅含一种元素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是水溶液中导电性强弱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 H 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Mg

9、O、Na 2O2、CuO、Al 2O3 都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A BC D全部错误解析:选 D。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 1 nm)、胶体(1100 nm)、浊液(大于 100 nm),故错误;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否单一,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化合价升降是外在表现,故错误;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是水溶液中电离程度,故错误;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 H3BO3,1 个酸分子中含有的 H 原子个数为3 个,但只

10、能电离出 1 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错误;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是两性氧化物,故错误。14化合物 A、B、C、D 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 C 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合物 A、B、C、D 均为气体B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只有一种是电解质解析:选 A。甲能与两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反应,则甲可能是氧气,化合物 C 是一种有机物(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A 、B 分别是 CO2、 H2O

11、,乙是碳,D 是 CO,丙是 H2时符合题图转化关系,故 A 项错误;B、C 项正确;涉及的化合物中只有 H2O 是电解质,D 项正确。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 B、C 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2)将 C 归为化合物,将 D 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A 物质和生成的 C 物质的质量比为 。(

12、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 都含有氧元素 (2) 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3)2CO2NO N22CO 2 1522= = = = =催 化 剂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6取少量 Fe2O3 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 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2)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

13、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制得Fe(OH)3 胶体。(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 20 mL 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 1 mL FeCl3 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 )与盛有 Fe(OH)3 胶体的烧杯( 编号乙 )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4)用 Fe(OH)3 胶体进行下列实验:将其装入 U 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 ,这种现象称为 。向其中加入饱和(NH 4)2SO4 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14、 ,原因是 。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其原因是 。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 。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 =2FeCl33H 2O,FeCl 3溶液呈棕黄色 。(4)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说明阴极附近 Fe(OH)3胶粒浓度变大 ,胶粒向阴极发生了移动,说明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加入电解质(NH 4)2SO4饱和溶液后 ,胶体发生聚沉生成了红褐色沉淀;加入稀硫酸,开始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生成沉淀,然后发生反应 2Fe(OH)33H 2SO4=Fe2(SO4)36H 2O,使沉淀溶解;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答案:Fe 2O36HCl= =2FeCl33H 2O (棕 )黄(1)FeCl33NaOH= =3NaClFe(OH) 3 复分解反应(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4)Fe(OH) 3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电泳 产生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 渗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