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 周文泳 杜珂 周新晔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客观评估知识供应链效率状态, 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知识供应链理论、DEA 模型和聚类分析法, 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3-2014 年) 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 给出了我国 31 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总体较好, 不同类型省市的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规模差距悬殊;消除投入资源浪费,
2、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主要着力点。本研究成果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提供了实践启示。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知识供应链; 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法; 作者简介:周文泳 (1969-) , 男 (汉) , 浙江嵊州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导,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科技金融与知识供应链管理。作者简介:杜珂 (1992-) , 女 (汉) , 浙江金华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作者简介:周新晔 (1993-) , 女 (汉) , 上海杨浦人,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
3、 (集团) 有限公司财务助理, 硕士, 研究方向:科技金融。收稿日期:2016-09-28基金:同济大学 2015 年多学科交叉项目“我国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配套政策研究” (1200219307, 2016.7-2017.6) A classified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of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Zhou Wenyong Du Ke Zhou Xiny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
4、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enture (Group) Co., Ltd; Abstract: To evaluate objectively the efficiency condition of Knowledge Supply Chain (KSC) is conductive to promoting regional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tech industries.Through using KSC theory, DEA model,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5、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relatively systematic clas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of KSC efficiency in regard to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s hi-tech industries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3-2014)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put and output, classified evaluation r
6、esults and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 s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KSC efficiency in regard to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 are provided in this paper.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KSC efficiency of Chinas hi-tech industry is generally quite good.However, great disparities exist for different scale
7、s of KSC input and output when comparing hi-tech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rovinces and cities.Eliminating the waste of input resource, enhancing the amount of efficient invention patents and the sales revenue of new products are main points to improve KSC efficiency of hi-tech industries in
8、 backward provinces and citi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ome practical enlightenment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improving KSC efficiency of hi-tech industries.Keyword: hi-tech industry; knowledge supply chain; efficiency evaluati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Received:
9、2016-09-281 引言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 促进推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实需求。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产业内部形成了以知识流为活动中心的知识供应链。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高低, 不仅影响产业内知识产生、传播和使用等过程的效率, 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诊断和改进知识供应链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国内外学者在知识供应链领域的相关研究看,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供应链概念诠释, 侧重于从企业导向1和顾客导向2两个视角
10、进行界定; (2) 知识供应链理论研究, 涉及知识供应链模型3,4、特性2,5、主体5,6及知识网络7等方面; (3) 识供应链应用研究, 涉及电子商务管理8、高校知识转移9、图书知识服务10等方面; (4) 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 涉及供应链知识管理体系效率11, 知识共享效率12等方面。在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领域,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协同转化13、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知识共享14、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15等方面, 但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领域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 本文以中国大陆 31 省市高技术产业为对象, 依据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具体特征, 借鉴现有知识
11、供应链效率评价、创新效率评价和创新能力评价中投入产出要素方面的研究成果, 选取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16, 对中国大陆不同省市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进行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投入产出规模对中国大陆 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进行分类;通过诊断出不同类别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评价体系 (包括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现有研究的不足, 也为中国大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省市提供了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实践启示
12、。2 研究设计2.1 研究对象与目标本文选取中国大陆 31 省市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评价体系 (包括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 , 为诊断和改进中国大陆 31 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的问题提供积极帮助。2.2 研究变量与测度选取供应链效率评价指标时, 通常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加以遴选17。依据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的基本特征, 借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16,18,19、发展效率20和企业绩效21等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文给出如下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评价指标: (1) 三类投入指标 (知识创新组织、知识创新人员、知识创新资金
13、) , 知识创新组织以产业内企业数 (X 1) 和科技机构数 (X2) 加以测度, 知识创新人员以产业内从业人员数量 (X 3) 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 (X 4) 加以测度, 知识创新资金以研发活动资金 (X 5) 加以测度; (2) 两类产出指标 (知识性产出和经济性产出) , 知识性产出以专利申请数量 (Y 1) 、有效发明专利数 (Y 2) 加以测度, 经济性产出以主营业务收入 (Y 3) 、新产品销售收入 (Y 4) 和利税 (Y 5) 加以测度。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变量测度说明如表 1 所示。表 1 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指标 Table 1 Inpu
14、t and output indexes for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knowledge supply chain 下载原表 2.3 研究方法与模型在对中国大陆地区 31 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运行效率分类评价中, 选取了如下研究方法: (1) 选取 DEA 方法中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可变的 BCC 模型, 利用 DEAP2.1 软件测算 31 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2) 选取 SPSS19.0 软件 Ward 系统聚类法, 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对各省市进行聚类分析, 划分各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
15、规模类型; (3) 选用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 分类评判各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运行状态, 诊断效率问题及其成因。3 实证分析3.1 数据收集考虑到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从投入到产出需要一定的转化周期, 本文将投入产出转化时间设定为 1 年。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 31 个省市为分析样本, 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 2013-2014 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其中, 投入指标为 2013 年度数据, 产出指标为 2014 年度数据, 相关数据见如表 2 所示。表 2 的数据表明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规模差异非常显著。表 2 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指标数
16、据 Table 2 Input and output index data for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knowledge supply chain 下载原表 3.2 数据处理利用 DEAP2.1 软件, 测算各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 各省市效率指标数据、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指标项详见表 3。鉴于不同省市之间的投入产出差距悬殊, 按投入产出规模分类考察各省市效率指标才能得出更为合理的分析结果。运用 SPSS19.0 软件 Ward 系统聚类法, 先按投入规模维度对各省市进行聚类分析, 从投入规模从大到小划分为高投入 (G 1) 、较高投入 (G 2
17、) 、较低投入 (G 3) 、低产出 (G 4) 等四类地区, 再按产出规模进行聚类分析, 将产出规模从大到小排列得出高产出 (T 1) 、较高产出 (T 2) 、较低产出 (T 3) 、低产出 (T 4) , 然后按投入产出规模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得出中国大陆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分类结果, 如表 3 所示。值得注意的是, 在纯技术效率为 1, 规模效率不为 1 的情况下, 无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表 3 不同类型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分析表 Table 3 Result of regional hi-tech industriesknowledge supply chain ef
18、ficiency analysis 下载原表 3.3 结果讨论经测算, 31 省市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 0.889、0.913、0.974, 表明目前中国大陆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知识供应链运作效率整体良好。依据表 3 的相关数据, 对我国六类省市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及其成因展开讨论。(1) G1-T1型地区 (包括广东和江苏) 。广东省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各项效率指标都是 1, 表明该省在投入要素、产出结果和规模效益等方面处于很好态势, 可以作为其他省市的学习标杆。江苏省的纯技术效率为 1, 而规模效率为 0.873 低于全国平均
19、水平, 表明该省尽管不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现象, 但应进一步提升其知识供应链运行中的规模效率。(2) G2-T2型地区 (包括上海、北京、四川、山东、浙江) 。上海、北京和四川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各项效率指标都是 1, 表明这三个省市在现有投入产出规模上在知识供应链运行状态是有效的。北京和上海两地受到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等硬件资源要素约束, 两地知识供应链运作中分别对其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尚未在测算过程中得以体现出来, 尽管没有达到广东的投入产出规模水平, 但其知识供应链依然可以作为其他省市的学习标杆。与广东省相比, 四川省的知识供应链在投入产出规模上依然存在继续突破的空间。山东和浙江
20、的纯技术效率为 1, 规模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为 0.961、0.764, 说明两地不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现象, 但应进一步提升其知识供应链运行中的规模效率。(3) G2-T3型地区 (包括福建、湖北、陕西) 。上述三省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规模效率尽管没到 1, 但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明知识供应链基本处于规模有效的状态。纯技术效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仅在知识创新组织、知识创新人员和知识创新资金等投入要素上都存在投入冗余, 而且在知识性产出和经济性产出方面都存在不足指标项, 需要优化知识供应链的结构和性能, 优化现有投入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以提升产出结果水平。(4) G
21、3-T3型地区 (包括天津、重庆、河南、安徽、湖南、江西、辽宁) 。天津、重庆、河南和安徽四个省市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为 1, 不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规模效率等问题, 处在投入产出较低水平上的有效状态, 需要通过合理加大投入要素资源配置、提升产出结果水平, 使其提升到更高层次上的知识供应链的有效状态。湖南、江西和辽宁的知识供应链在知识创新组织、知识创新人员和知识创新资金都存在投入冗余问题, 同时存在有效发明专利产出不足问题, 此外, 湖南和辽宁存在规模效率问题, 江西和辽宁存在经济性产出不足的问题;上述三省都需要在优化现有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 提升有效发
22、明专利产出水平, 合理提升投入和产出规模水平, 进而优化其知识供应链的层次和有效性。(5) G3-T4型地区 (包括贵州、黑龙江和河北) 。贵州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处于较低投入和低产出水平上的有效状态, 需要通过合理增强投入规模和提升产出结果水平, 争取实现向更高层次上的知识供应链的有效状态转变。黑龙江和河北都存在各类投入要素冗余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 河北还存在有效发明专利、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有效产出不足的问题, 需要优化投入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出水平, 以优化现有知识供应链的有效性。(6) G4-T4型地区 (包括广西、吉林、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海南、山西、
23、甘肃、云南、宁夏) 。广西、吉林、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处于低投入和低产出水平上的有效状态, 迫切需要通过合理增强投入规模和提升产出结果水平, 实现向高水平的知识供应链的有效状态转变。青海和海南的现有知识供应链处于较为有效状态, 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问题, 但存在规模效率问题, 需要在提升规模效率的基础上, 大力增强投入要素资源配置力度, 实现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规模和效率的持续提升。山西、甘肃、云南和宁夏的知识供应链的各投入要素资源都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规模效率等问题, 需要在合理利用存量的投入要素资源和提升产出水平的基础上, 提升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规模和效
24、率。4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4.1 研究结论借鉴知识供应链、DEA 模型和聚类分析等理论与方法, 本文设计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评价体系,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3-2014 年) 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测算了 31 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各项效率指标 (见表 3) , 从投入和产出规模高低两个维度将中国大陆 31 省市分为六类地区 (见表 3) , 并对六类地区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类评价, 进而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 本文设计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评价体系, 适用于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 其中, 评价指标分为 3 类投入指标 (包括知识
25、创新的组织、人员和资金) 和两类产出结果指标 (包括知识性产出和经济性产出) , 评价方法包括 DEA 模型 (测算效率指标) 、Ward 系统聚类法 (划分区域类型) 、对比分析法 (评判运行状态) 和因果分析法 (诊断效率问题) 。(2) 中国大陆 31 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总体效率水平处于较高状态;但各省市投入产出规模非常悬殊, 呈现出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如广东, 江苏两省显著领先) , 中西部地区较为不足, 西北部劣势尤为明显 (如西藏, 青海, 新疆等省市严重不足) ;知识创新的组织、人才和资金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效应, 是引起我国各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规模悬
26、殊问题的根本原因。(3) 广东、上海和北京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处于高层次上有效状态, 可以作为其他兄弟省市的学习标杆;四川、天津、重庆、河南、安徽、贵州、广西、吉林、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知识供应链效率处于有效状态, 分别处于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甚至是最低层次上的有效状态。(4) 江苏、浙江和山东的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和产出的规模水平较高、转化效率高, 但规模效率上依然有待突破;青海、海南的知识供应链效率较好, 但存在投入产出规模低下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5) 福建、湖北、陕西、湖南、江西、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甘肃、云南、宁夏等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都处于知识供应链的纯技术效率低和规
27、模效率“双低”状态, 普遍存在投入要素资源冗余严重以及产出不足的问题。4.2 管理启示针对中国大陆不同类型省市面临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问题, 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1) 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规模地区差距悬殊问题而言, 有如下三个切入点:一是国家层面进一步增强对中西部省市在高技术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培育和创新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或引导力度;二是东部发达省市进一步提升与中西部省市在高技术产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等方面的对口帮扶的力度和效率;三是中西部落后省市通过学习和借鉴标杆省市经验, 持续提升管理能力水平, 优化知识创新的政策和环境, 逐步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
28、入产出水平。(2) 对知识供应链效率处于不同程度较低层次有效状态的省市而言, 建议以增强创新人才投入强度和提升知识性产出水平为抓手, 实现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提升更高层次的有效状态的质的飞跃。(3) 对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低的省市而言, 建议以增强知识创新组织规模、加强高层次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有效发明专利产出水平为着力点, 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的规模效率, 进而提升知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水平。(4) 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低”状态的省市而言, 建议以消除投入资源浪费、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着力点, 进而提升有效产出水平, 以实现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水
29、平的根本性转变。参考文献1Markusen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 1996, 72 (3) :293-313. 2李长玲.知识供应链及其管理J.情报杂志, 2004 (11) :9-11.Li Changlin.Knowledge supply chain 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04 (11) :9-11. 3Holsapple C W, Singh M.The knowle
30、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1, 20 (1) :77-98. 4王晰巍, 靖继鹏, 范晓春.知识供应链的组织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 2007 (2) :83-87.Wang Xiwei, Jing Jipeng, Fang Xiaochun.Research on organization model of knowledge supply chainJ.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Knowledge, 2007 (2)
31、 :83-87. 5蔡翔, 严宗光, 易海强.知识供应链:概念特征主体J.科学管理研究, 2000, 18 (6) :12-14.Cai Xiang, Yan Chongguang, Yi Haiqiang.Knowledge supply chian:ConceptfeaturessubjuectsJ.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 2000 (06) :12-14. 6温有奎, 徐国华.知识链管理研究J.情报学报, 2004, 123 (4) :476-479.Wen Youkui, Xu Guohua, Research on knowledge chai
32、n managementJ.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4, 123 (4) :476-479. 7姜照华, 隆连堂, 张米尔.产业集群条件下知识供应链与知识网络的动力学模型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5 (7) :55-60.Jiang Zhaohua, Long Liantang, Zhang Mier.A study on the dynamic model of knowledge supply chain and knowledge network
33、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 2004, 25 (7) :55-60. 8Oppong S A, Yen D C, Merhout J W.A new strategy for harness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commerce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5, 27 (3) :413435. 9黄伟, 吴洁, 张朝宾, 等.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 2
34、010, 29 (7) :88-92.Huang Wei, Wu Jie, Zhang Chaobi.Research on the value-added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transfer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10, 29 (7) :88-92. 10徐恺英, 张勇, 于海莉, 等.图书馆知识链生态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11) :32-35.Li Kaiying, Zhang Yong, Yu Haili.E
35、cological model of library knowledge chain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2, 56 (11) :32-35. 11黄青良, 卢祖展, 刘长波.基于模糊评估的供应链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8) :173-177.Huang Qingliang, Lu Zuzhan, Liu Changbo.The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upply chain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fuzzy ev
36、aluatio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 33 (8) :173-177 12郑传均, 邢定银.知识型联盟中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 2007, 26 (2) :10-12.Zhen Chuanjun, Xing Dingyin.Th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to the efficiency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knowledge strategic allianceJ.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
37、07, 26 (2) :10-12. 13李云梅, 乔梦雪.合作意愿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14) :17-21.Li Yunmei, Qiao Xuemeng.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e willingness affecting on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of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J.Science&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5 (14) :17-21. 14庄亚明, 李金
38、生.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 2004, 25 (6) :50-55.Zhuang Yaming, Li Jinsheng.Study on knowledge transfer of knowledge alliance in high technology corporation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04, 25 (6) :50-55. 15李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分析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6) :90-93.Li Lin.Analysis framework of knowledge flow i
39、n high tech industry cluster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6 (6) :90-93. 16刘俊杰, 傅毓维, 基于 DEA 方法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 :28-30.Liu Junjie, Fu Yuwei.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high tech enterprises based on DEA method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
40、008 (3) :28-30. 17赵树宽, 赵鹏飞.中国汽车业技术供应链技术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0 (10) :172-179.Zhao Shukuan, Zhao Pengfei.A study to evaluat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supply chain in Chinese auto-industryJ.China Soft Science, 2010 (10) :172-179. 18刘伟, 李星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三阶段 DEA 模型与 Bootstrap 方法J.
41、财经问题研究, 2013 (8) :20-28.Liu Wei, Li Xingxing.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high tech industry-Based on the three stage DEA model and bootstrapmethod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2013 (8) :20-28. 19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42、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4) :3-17.Feng Zongxian, Wang Qing, Hou Xiaohui.Government investment,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industrial enterprisesJ.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Technical Economics, 2011 (4) 3-17. 20杨清可, 段学军.基于 DEA-Malmquist 模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
43、际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34 (7) :103-110.Yang Qingke, Duan Xuejun.The time-space measurement of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of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and provincial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DEA-Malmquist TFP indexJ.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 (7) :103-110. 21Ou Dai, Xiaohui Liu.Returnee entrepreneur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ese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9, 18 (4) :37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