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大家好,我是李杨!这段时间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使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从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天,我们首先就要详细地了解一下礼仪的概念及学习礼仪的重要性。“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
2、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 “礼者敬人也。 ”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但是你只是口头说说尊重没用。心里想什么?这就要求你善于表达,它需要一定的表达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历史上,中国曾被视为“衣冠上国” 、 “礼仪之邦” ,只要读一点历史,就可以知道我们祖先在 3000 年前所达到的高度文明:父母给长到 20 岁的男孩子举行冠礼,给 15 岁的女孩子举行笄礼,取表字,告诉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担当成人的职责;用六道仪节完成婚礼;士人之间有专门的士相见礼,以此
3、表达友情的高洁非功利;为表达尊贤敬老,举行乡饮酒礼;置聘礼以教诸侯相接敬让;国际交往时列国使节吟诵诗经表达各自对对方国家的礼节,这在左传中连篇累牍;我们的祖先在歌舞之中进行射箭比赛,即乡射礼和大射礼,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指的就是从射礼的竞技表象中挖掘礼让虔敬之义;如此等等。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成俗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1、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这样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
4、体现细节,细节展示形象。2、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也就更方便交往与应酬。著名传播学家布吉尼教授提出了三 A 原则:一是接受对方。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二是重视对方,实际是欣赏对方。怎么欣赏,比如与人交往要善于使用尊称。对有行政职务的人要称行政职务,即使他是你的老朋友,在正规的场合也要称其行政职务,因为对方是代表单位,有决策权。也可称技术职称,就高不
5、就低,王教授,一般不说王副教授。重视对方还表现在记住对方,每人都认为是独一无二,名字不能说错。三是赞美对方。发现别人的长处是美德,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即使是你的好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赞美他,所谓扬善公庭,规过私室。3、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活体广告。企业形象的好与坏实际就是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与低。首先,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
6、,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素面朝天上班;面黄唇无色,发乱指甲长的护士,病态的样子对着病人;穿着睡衣逛市场、遛弯,西装革履游公园,透露装束进出办公室,O 型腿、下肢静脉曲张穿短裙;靓妹吐脏言,当面揭人断;手指指人,用脚指物,握手成了点头哈腰的乞讨;不守信时,散漫拖拉-比比皆是。这对个人形象有着极大的损害,也阻碍着自己和所在部门事业的发展。一般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小节、细节,无碍大雅。然而,举不盛举的事实证明,就是这些小节,往往决定了事情、事业的成败,分
7、辩出了人的文明教养程度。无论身份高低,人们依然在内心根据一个人的举止是否展示礼仪来判断他的修养、教养、涵养以及是否可以合作的潜在利益。不论你有多少财富,也不论你有多少成就,教育程度有多高,资历有多深,你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都会一笔一画地勾画你的形象,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你的过去和未来。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礼仪对提高道德素质,塑造高尚人格具有十分重要教育和导向作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礼仪对人的要求包括表里两个方面,它即要求一个人要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求有优雅
8、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注重礼仪修养的人,其人格成长与高尚有缘。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的形象。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将会如沐春风,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而且他自己就是一片春光,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温暖和欢乐。一个人如果能懂得并且运用不同场合的礼仪知识,就能够更容易地与交际对象打成一片,使他们倍感亲切自然,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熟悉、理解和尊重,从而把你当成自己人,乐于接纳和接近你。礼仪本身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把特殊钥匙,能够较轻易地打开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礼节虽是小生活小节,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着个人、单位甚至民族、国家的形象,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也是衡量人们的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仪态大方、彬彬有礼、举止庄重、不卑不亢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