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293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王宜胜 中共济南铁路局党校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是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内涵基础上,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 基本国情; 国际地位; 作者简介:王宜胜, 男, 中共济南铁路局党校讲师,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这是我们党统揽全局、审时度势, 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科学判断,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矛盾、全面分析矛盾、切实解决矛盾,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一、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期望、需求 (即需求侧) 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即供给侧) 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是确立国家大政方针,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表述, 相较于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 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从需求侧来看, 将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拓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因为, 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5 年,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

4、难题, 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在扶贫减贫、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就, 总体实现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 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需求日益呈现出了个性化、多样化、广泛化的特点。人民不仅希望物质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 而且在民主权利、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 “物质文化需要”一词已经无法准确描述人民的全方位需求, 而“美好生活的需要”则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前人民需求的时代特点, 这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期盼关切的及时回应。(二) 从供给侧来看, 将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调整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是因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5、的快速发展, 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增强,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在高铁、互联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毫无疑问, 当前中国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 并且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因此, “落后”一词已经无法客观描述当前中国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而“不平衡不充分”一词则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新时代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 这已经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来说, 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人群之间的发展存有一定差距, 发展失衡现象较为突

6、出;不充分主要体现为总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 尤其是社会保障、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发展不成熟、不完善, 同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存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崭新提法,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 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看,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展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7、、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实践角度来看, 它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5 年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新政策、新举措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破解发展难题, 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而巩固和壮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变与不变的内在统一, 我们必须认识到,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并没有改变我们对基本国情的判断, 也没有改变我们对国际地位的判断。“两个没有变”深刻说明了新时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只是发生了阶段性的量变,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它仍然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主要矛盾, 仍然是在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矛盾, 只不过相较于过去, 它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表现形式。这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也是我们深刻总结历史、清醒认识当下、科学谋划未来的重要逻辑基点。(一)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情作出的总体性、全方位判断, 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初级阶段”指的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

9、 即“初级的不发达阶段”, 其总体特征就是不发达, 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水平不先进、综合国力不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等等,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再次强调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其深刻用意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 提醒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面貌相较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但这些变化的发生仍然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框架之内, 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没有因为伟大成就的取得, 而发生改变。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 也要看到问题和短板,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

10、出, 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仍然存有不小差距。因此, 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 立足国情, 脚踏实地, 绝不能脱离现实, 盲目乐观。另一方面, 提醒我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至少上百年的发展跨度中, 它会分别呈现出若干个既特征鲜明又紧密相连的分期阶段, 而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由改革开放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进入新时代, 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内涵和外延、党的奋斗目标和施政纲领都随之产生变化。因此, 虽然我们承认基本国情没有变, 但不能简单僵化地将前一个时期的政策、理念和举措延续或移

11、植到当前, 应当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实现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二)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对我国国际地位作出的总体判断, 是新时代处理国际关系, 确立外交战略的基本依据国际地位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它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基础,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 我们还要看到, 从人均 GDP、国民可支配收入、创新能力、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来看, 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实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目标仍然

12、任重道远;从国际局势来看, 虽然我国国际话语权稳步提升, 并成为新体系下国际力量的平衡者, 但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受发达国家制约的状况。因此,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国力最强、国际地位最高、发展势头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这种国际地位将会长期保持。当然, 承认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并不是否定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 更不是否定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同时作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大国, 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所以, 我们要正视当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而更好地发展综合国力, 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三、坚持“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13、, 促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并以此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发展理念, 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灵活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促进矛盾的解决。一方面,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认识新矛盾、顺应新时代、展示新作为, 始终保持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要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和战略耐心, 坚持我们的基本判断, 避免超越实际、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决定命运,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和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习近

14、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1,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因此, 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也必须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逻辑起点和必然选择, 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共命运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为我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暂新思路和宽广视野。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 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深刻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助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15、二)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历史反复证明,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4这是因为, 坚持党的领导, 我们才能够凝聚一切改革发展的合力, 才能够确保人民利益的实现, 才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因此, 解决主要社会矛盾,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这是一项根本政治原则。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对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执

16、政所面临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依然严峻。迈入新征程, 我们仍然丝毫不能动摇党的领导, 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 直面危险, 迎接挑战, 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贯彻新发展理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准确抓住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 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牢牢”的基本原则, 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真正融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伟大实践之中。同时, 进入新时代, 面对新矛盾, 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破解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努力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参考文献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112、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8.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 年版)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