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几点思考 王位军 吉林省四平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 1 建筑废弃物现状近年来, 随着四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每年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主要是指以废弃的混凝土、砖、砌块、砂灰、渣土为主的建筑弃料。2016 年, 四平市建筑废弃物产生量为 46万 t 左右。四平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 截至 2016 年底, 全市仅建成 2 座建筑废弃填埋场。目前, 四平市建筑废弃物以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为主, 不仅浪费大量土地, 对地表水、地下水也会造成深度污染, 而且, 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 随意倾倒现象普遍存
2、在, 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传统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和机制已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加快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2 充分认识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途径。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 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量减少废物排放, 对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抑制城市扬尘, 减少环境污染,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是落实扩内
3、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在城乡建设领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技术及产业的资金投入, 可以促进绿色建材、机械制造、建筑安装、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扩大就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心, 以减少建筑废弃物产生和提高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为目标, 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 强化源头减量, 推进分类收集, 健全收运体系, 提高综合利用能力, 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完善法规政
4、策标准, 加强监督执行管理, 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 推动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如果把建筑废弃物掺入其中生产新型墙材, 将大大消耗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比例达到 74%。(1) 源头减量, 综合利用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建设特点等因素基础上, 优先选择投入少、效益明显的源头就地利用模式;(2) 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原则。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应根据地区情况与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工作相结合, 整合政策资源, 发挥最大效益;(3) 政府引导, 市场推动原则。政府通过财政资金适当的奖励, 引导和带动其他社会资金自主投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
5、用, 建立长效机制;(4) 示范引领, 稳步推进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建设新区或旧城改造区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工作, 形成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政策、技术体系, 探索扩散机制和发展模式。5 加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目前, 四平市全市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发展到 30 余家, 大多以水泥、炉渣、粉煤灰为原料生产新型墙材, 全市新型墙材生产总量达近 4 亿块 (标砖) 占墙材总量 90%, 新型墙材应用垃圾生产新型墙材, 不仅能解决建筑垃圾无处存放的问题而且可以代替河沙、碎石, 减少了河沙、碎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由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
6、圾再生原料新生产品”的新型建材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产运营模式的转变。将建筑垃圾、炉灰渣、粉煤灰等废渣, 经破碎、筛分处理后作为集料, 加入水泥等掺合料加水搅拌, 经成型机振压成型, 再通过自然养护制成混凝土制品。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分捡破碎筛分配料搅拌振压成型养护检验出厂。根据不同强度等级与不同需要, 采用相应比例的配方。物料的配比见表 1。表 1 物料配比 下载原表 使用该产品的墙体具有稳固、抗裂、抗渗、隔音、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低碳经济的目标。据统计, 如果建一座年产 18 000 万块 (折标砖) 混凝土多孔砖
7、(砌块) 的企业, 年可利用建筑垃圾、炉渣、粉煤灰约 20 万 m, 其中:建筑垃圾占 40%60%, 按我国统一的计算方法“每生产折合 60.6 万块标砖的新墙体材料, 节地 1 亩”, 本企业年节地 297 亩, 节约 15 631 吨标煤, 减少建筑能耗 21%。同时减少了堆放废弃垃圾物场地的占地面积, 年可节约耕地约 60 亩。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发改、工信、公安、交通、国土、财政、环保、物价、质检、科技、税务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 研究落实政策措施, 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 积极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利用产业化。建立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领导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 落实各成员单位管理责任, 及时通报情况, 协调解决问题, 推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