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记得原来一直很喜欢看中央 12 套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 ,觉得特别有意思,把中国各地的所有美食都介绍了一番,每次看这个节目都特别想吃,肚子就咕咕响。最近生活中,大家现在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舌尖上的浪费” 。 态度栏目首期聚焦“舌尖上的浪费”。统计数据显示,人均 GDP 在世界百位之后的中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而中国尚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同时,中国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然而抛开那些惊心和触动,静下来,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呢?答案有这么几点。第一,中国人
2、富裕之后,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变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教授讲述了他去韩国访问时的一个小故事:“去韩国吃的第一餐饭,没有特别丰盛的宴席招待,和我一起去的部分中国大学生开玩笑说根本吃不饱,对方接待人员却非常认真地讲述,韩国是一个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他们需要节约而不是浪费,这种诚恳和忧虑感让我非常震撼。 ”教授说,中国地广人多、资源丰富,国人富裕起来之后,认为有用不完的资源、吃不完的食物,因此对节俭的概念逐渐淡薄。以前的人是穷怕了、饿怕了,现在稍微有点钱,就会控制不住、挥霍无度,加上很多人好面子,从心理上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体现在对食物的态度上,就是“多多益善” 。第二,没有社会财富的概念。 “这
3、是我买的,你管我吃多少?!”这是很多人在被批评浪费食物后的第一反应。环境、食物等都属于社会财富,即便个人对其拥有支配权,但也没有权利浪费。专家认为,这是个人行为和公共道德脱离的表现。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事情本身,而不能放远目光,跟全社会联系起来。 ”第三,公款吃喝随意挥霍。餐桌浪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主观,有公众爱面子,也有人吃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无所谓,这部分人就是公职人员。公款吃喝早已不是新鲜事,也是要禁止的。但从效果来看,公款吃喝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吃饭是正常之事,公款吃喝不犯罪,不会受到监督。据了解,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达到 3000 亿元,公款买单的餐桌,成为
4、食物浪费的最大阵地。 “反正不用自己花钱,想点多少点多少,想点多贵就点多贵” ,是不少公款吃喝人的真实心态。第四,节约意识一代代丢失。现在问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可能根本不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什么意思。社会学家表示,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家长恨不得准备一大堆食物供他们挑选,不喜欢吃的马上扔掉,这样会让他们认为一切都来得容易,不需要节俭。还有就是待客上的陋习,中国人讲究待客之道,而待客就是要让客人吃好喝好,所以,每当有客人来访,必“大摆筵宴” ,做出最拿手的菜,拿出最好的酒。待客的饭菜一定要有剩余,如果酒桌上的菜被吃得精光,那是很失脸面的。这样一来,无论谁家待客,每次都要剩下一大堆饭
5、菜。过去,待客都在自己家里进行,客人走后,剩下的饭菜留着自己享用,浪费问题不太突出。可现在不同了,人们待客都在饭店进行,点一桌子菜,客人走后,吃不完的都被店主倒进了泔水桶。尽管有些人请客后会“吃不了兜着走” ,但奢侈待客造成的浪费依然数目可观舌尖上的浪费源头在观念,其解决方法,也应从观念着手。 1.公民要倡导节俭型餐饮文化 中国并不是一个富 裕的国家,严重的餐饮浪费与中国的国 情完全背离。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节 俭型餐饮文化,是唤起人们的节俭意识, 实现节俭型餐饮最有效、最可行的措施。 要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我们消费的每 一样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即使我们的 消费是合法的,但是浪费仍然是可耻的。
6、 一个不懂得珍惜辛勤劳动果实的民族是 没有良好文化修养的民族。要大力倡导 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消费、文明消费, 才是生活中的新时尚。中国是一个人口 大国,如果人人都从自我做起,从节俭 每一粒粮食做起,人人节俭的风尚就会盛 行开来,就会产生滴水成河、聚沙成塔 的效果,最终在社会上形成节俭型文化。 同时,餐饮节俭的好风尚还会影响到其 它各个领域,对建构节约型社会通起到 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培育正确的餐饮价值观,建立适度餐饮的消费观,持续开展有关节俭型餐饮的教育。2. 杜绝公款吃喝铺张浪费民间流传顺口溜: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夸张的描画折射部分实情,一些人借口“工作需要” ,把浪费变成潜
7、规则,任意挥霍理直气壮;也有人被风气裹挟,无奈何整日觥筹交错迎来送往,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只有以完善的举措、有效的监督,才能打消无所谓的心理,管住铺张浪费的流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借助公众力量的广泛监督,让各种浪费无可遁形。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监督渠道,就能借助公众力量的广泛监督,让各种浪费无可遁形。要主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搭建公众监督平台,把刹住浪费之风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群众,提高遏制奢侈浪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执行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拒绝浪费并不难,只需从吃饭开始。少点一道菜,不够时再加;多打一个包,吃不了带回家;服务员多些提醒、引导,餐厅多些半份菜、小份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种菜点少了丢面子的风气才能扭转,那种浪费点不算什么的观念才能改变,餐桌上的文明才能形成。”2013 年让我们开始减少浪费,加入“光盘”行动,不做“剩”男“剩”女!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相信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做起,从集体做起,一定可以使更多的农村扶贫对象脱贫,过上幸福的日子,使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