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给侧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速取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理论,在中国流行已久,此理论在被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2021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高层在会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称去年最重要指示。首提“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信号重大,它预示着在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中,在管需求还是管供给的左右纠结中,已有清晰定论。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怎样理解供给侧改革相关概念。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
2、、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而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供给管理”是指政府针对供给侧问题而进行的管理,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供给政策”是指为进行供给管理和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制定的配套政策,像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3、就属于供给政策的范畴。 图1供需侧与经济增速关系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按市场规律办事。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进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完善科学宏观调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供给侧,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决定消费,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本质:经济主要矛盾发生
4、变化。“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三、西方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美国曾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于是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
5、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四、如何认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和特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着眼长远、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过去多年里,每当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建议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办法,来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
6、题,结果是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不回避矛盾,面对问题,并用改革制度的真办法,去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强调市场。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激发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的活力。 二是重视效率。需求管理政策强调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三是着眼长远。需求管理政策强调解决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故凯恩斯指出“长期,我们都死了”,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7、四是侧重制度。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政府政策的作用,故常常运用财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来管理经济,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制度的作用,强调优化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化解深层次矛盾。 五、供给侧改革的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打赢这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1、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十三
8、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
9、、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以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2、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
10、;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21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
11、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
12、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图2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手段 六、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效应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
13、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