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15385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综述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3)04-0012-03 【摘 要】目前产后抑郁症越来越成为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对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以便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全面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预防 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一种危害孕产妇身心健康的情感性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为了10%20%,国内用相同的诊断方法研究,其发病率为5.36

2、%11.09%1。但近几年来国内研究报道为3.42%38.7%,有上升迹象,不少学者进行了有关病因探讨及干预措施的研究,学者给予归纳综合, 以便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常发生于产后2周内,产后46周逐渐加重,有25%50%的患者可持续至产后6个月,甚至更长2。通常有失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不明原因的的哭泣、易怒,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评价下降,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等心理社会功能下降的表现,还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胃部烧灼感等症状,严重者

3、甚至自杀或杀害婴儿。 1.2 诊断标准目前产后抑郁症比较明确的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学会在精神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中制定的:在产后4周内发病,具备下列症状5条或5条以上,必须具备或条,且持续2周期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社会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症状包括情绪抑郁;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失眠或睡眠过度;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疲劳或乏力;遇事均感无意义或自卑感;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想法。 2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2.1 生理因素产后抑郁的病理生理相当复杂,在产妇经历怀孕及分娩过程中,内分泌激素特别是性激素水平大幅度变化。如雌激素水平迅

4、速下降,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作用下降,导致GABA-A受体对苯二氮卓类不敏感,诱导GABA-A-4亚单位或是抑制GABA能神经元活动,造成抑制性神经冲动不足,多巴胺功能亢进,产后抑郁情绪。陆竹梅3研究提示产后抑郁症患者确实存在性腺激素的代谢紊乱。 2.2 心理因素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90%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担心分娩疼痛、母婴安全、婴儿健康等,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母亲的角色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的敏感,形成心理障碍。有关研究报道4,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或37.5%,

5、这说明产前孕妇心理状态是产后抑郁证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2.3 家庭及社会因素家庭支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丈夫、家人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徐英5对32例产后抑郁证患者调查分析认为,家庭矛盾、夫妻关系不和、产后亲属关心较少和妊娠合并症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过不良产史的产妇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生,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6。 2.4 身体因素分娩疼痛与不适,使产妇过度紧张,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多数研究报道,伴产科并发症的产妇其产后抑郁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原因可

6、能是产妇缺乏对产科并发证的认识,突然的应激事件使产妇发生了剧烈的心理变化,这种心理变化不利于甚至加重产妇并发症的病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诱发产后抑郁证。 2.5 个性特征孕产妇的个性特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孕产妇平时情感脆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多虑、情绪不稳定,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 2.6 分娩方式及婴儿情况国内报道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有关。产钳、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发病率高,剖宫产次之7。谢小华等研究发现8,产妇家庭因婴儿性别不能与理想中的孩子相吻合而感到失望,从而使家庭亲密度降低,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 3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3.1 产前预防 3.1.1 孕期及产后教育9教

7、育课程可针对高危孕妇,也可能整个孕妇群体进行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孕妇了解在分娩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提供如何照顾婴儿及避免产后抑郁证的专业信息。教育课程多为10次左右,从产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产后,可请孕妇配偶同时参加,教育内容包括如何做父母,如何应对分娩的焦虑和产后抑郁,保持精神健康,如何解决问题和提高社会支持等。 3.1.2 产前人际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可帮助孕产妇及积极的态度对待新角色,提高处理新角色关系的能力,并建立和发展适应新角色的社会支持系统。内容包括:产后抑郁证的心理教育、角色转变、识别潜在的人际矛盾的技巧等。 3.2 产时预防 产时预防主要由助产士提供,包括导乐分娩、与产妇谈论分

8、娩的感受,也可持续到产后跟踪服务。 3.2.1 导乐分娩导乐分娩是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可提供指导和心理支持。周敬珍10研究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其结论是: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阻断产前焦虑、抑郁情绪、不良个性因素、产后心理及生理变化等高危发病因素,提高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2.2 倾听与讨论倾听与讨论是在分娩 后由助产士与产妇讨论分娩 的过程和经历,强调产妇对分娩这一压力实践所表现出的反应是正常的情感变化,教育产妇如何初为人母。 3.2.3 助产士全程连续护理近年来MARKS研究将导乐分娩扩展开来,进行助产士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程连续

9、护理,收效良好。 3.3 产后预防 3.3.1 产后抑郁知识的介绍 目前有些医院已开始对产后妇女进行常规产后抑郁知识的介绍。 3.3.2 产后家庭访视 由家访护士、社区助产士或社区工作者、儿科保健护士对高危产妇提供生理和情绪的支持可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增加家访次数可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长时间的家庭访视在减少产后抑郁证的发生上有一定的作用。 3.3.3 产后早期心理治疗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专家进行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作为预防产后抑郁证的手段,也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代替药物进行治疗,而且对哺乳产妇更适宜。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极易被人们忽视,其

10、相关因素较多,包括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身体因素及个性特征等,针对相关因素不少学者进行了产前、产时及产后干预措施的研究,但如何从孕期筛查到高危人群,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新艳.产后临床与心理初步分析研究J.中国心情卫生杂志,1999,13;119. 2 陆雯,汤月芬.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处理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356. 3 陆竹梅,林文秀.产后拥有症患者雌、孕激素及催乳素变化的研究J.华夏医学,2006,2(19):188-189. 4 冬燕,于莹.孕妇产前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

11、003,20(6):34. 5 徐英.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症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 69-70. 6 黄仙萍.对产后抑郁症问题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4,18(1): 109-110. 7 王增艳.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J.工企医刊,2006,1(19): 79-80. 8 谢小华,洪普,莫海燕.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产后康复影响的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4): 240. 9 吴丽萍,何仲.产后抑郁症预防和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工作,2006,2(17): 111. 10 周敬珍,尹春艳,贾晓江,等.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6,9(21):1188-1190.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